小總結
這本小說集有幾點讓我很是觸動:其一,關於「良民」;其二,關於「重現」。
43大屠殺當中的被害者,有很大比例的死傷都是無辜無罪、手無寸鐵的「良民」,他們並不是赤色份子,沒有槍械武器,也沒有造反意圖。或者有時,只是因為是赤色分子的親友族人,或是被莫名指認陷害,或是被武裝份子挟持上山,或是以為可以避禍被騙上山,或是警察找不到人等等,就都一律當作「叛亂者」對待,連家族也要連坐。他們成為夾心餅乾,要不「被成為」武裝分子的人質,要不就是被軍方移送海邊地做苦工,不管何者,總是最先被犧牲、炮灰掉的一群。這樣殘忍的屠殺方法不會為人詬病嗎?當時的施令官:「如果是為了建立新國家,即使犧牲全島三十萬島民也無妨」,因此數萬人就怎麼死於槍管、海濱、洞穴、放火⋯⋯,而那些持槍的外來者,累積了無數的勳章。
再來談談重現——小說中的敘述是一種重現,島民進行非官方的祭祀典禮是一種重現,家族挖掘悲傷的記憶,讓後代記住這段歷史,更是一種重現。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人談,沒有人面對,沒有人討論,那麼真相將永遠被掩蓋,正義也永遠不會到來。作者作為首先將43小說化發表的人,甚至促使了居民爭取正義,促使更多人前來了解真相,真的是一位很有勇氣的人。島嶼,被當作軍事要塞的島嶼,被海洋包圍成無路可逃的監獄的島嶼,哪個時候才能破除邊緣,哪個時候才能伸張正義呢!不只是被屠島的濟州島,包括全世界歷經最長戒嚴的金門島、政治犯「自己的監獄自己蓋」的綠島、被當作核彈試驗地的比基尼群島、佈滿軍事要塞的沖繩島、成為核廢島的蘭嶼島⋯⋯等,因為它們的孤立,因為它們的軍事戰略,而被犧牲,被威脅,被冷漠以待⋯⋯人權、和平、正義,在所謂的「大局」面前都恍如笑話。
最後,只願全世界悲傷的靈魂可以安息。只願全世界不要再有戰爭屠殺與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