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當老師有時候就像在種一片看不到的田——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芽,只能一直灌溉、一直期待,然後希望某天,學生自己會說:「原來我真的可以。」
那年我們參加的是外交部主辦的「外交小尖兵比賽」,組隊的學生來自普通科。老實說,四位學生裡只有一位程度算可以,其他三位……我用「富有潛力」來形容比較禮貌。
他們一開始完全不信自己能得獎,不管我們怎麼講:「真的可以去拚拚看!」他們都懶洋洋地點頭,然後……放學時間到了,就是有各式各樣的原因無法前來。。
彩排時更誇張,整間教室只有我和另一位指導老師在等學生,一等就是半小時,終於來了一個,還問我們:「老師,我們真的有機會嗎?」
有時候實在氣不過,但又捨不得放手,我只好開啟「雞排救援計畫」──「來來來,今天先練完這段,老師已幫你們訂好飲料配雞排!」他們才願意乖乖背台詞。
他們知道自己英文說得不流利,於是決定走創意路線。今年的主題是疫情,別人都寫醫護、封城、口罩,我們想走不一樣的風格。有個學生忽然說:「老師,那疫情期間,人都不能外出,是不是動物們就可以出來呼吸了?」
我們一拍即合,決定用「動物的角度」演出疫情生活。劇本主角有企鵝、鯊魚、黑熊,還要配上動物叫聲,為了畫面更到位,我們蝦皮租了幾個超浮誇的動物頭套。
結果,命運來了──比賽前一週,頭套還沒到貨。
店家不讀訊息、不回電話,簡直想逼老師開啟魔法暴怒模式。眼看比賽前幾天仍一團亂,學生忘詞、聲音收不到、動作不協調、海報格式印錯,我心裡默默想:我們該不會真的……要去比賽丟人現眼?
但那時,我選擇「再相信一次」。
我反覆帶他們站上司令台練習,對!沒錯!就是面向操場的司令台,而操場上此時是有學生慢跑、打籃球、以及一堆嬉鬧的聲音等,學生們再三和我確認練習地點,我和他們說,就是司令台沒錯!因為你們不能保證到時正式表演時,台下觀眾都會專心聆聽,都會安靜無聲不打擾你們,然後你們要說的英文台詞都不會受影響,越是刻苦的環境練習,到時正式比賽,你們反而越不會緊張,學生心領神會的,就沒有繼續在問了,而在彩排時,我也細心留意觀察學生走位要走到哪裡才比較收得到聲音,拿著手機忙著做紀錄,以及教他們怎麼樣不要背錯台詞 ,以及再怎麼緊張也要撐住動物頭套的重量,一切的練習,就在沒有冷氣的司令台不斷的進行..........不斷的重複,太陽的光此時還散發著它的熱往司令台照射,無疑是再加深我們的考驗,而學生戴著頭套,結束拿下來時,全都是汗水…。
比賽當天一早,我還在偷偷檢查音效檔案,深怕播錯「動物聲音」變「車禍聲響」。
早上表演時看到其他學校表演整齊、音準清晰、服裝專業,我的學生直接弱弱地說:「老師……我們可以不用等下午頒獎吧?感覺不會得名耶。」
我微笑說:「我們就等一下,不怕輸,怕的是我們沒撐完這一場。」
結果,奇蹟發生了。
我們得了「表現優良獎」並且與市內的第一志願學校齊名。
學生瞬間跳起來,叫得比他們所扮演的動物還大聲。
頒獎後,我的訊息突然爆炸:
「老師對不起,我那時候真的不相信我們可以!」
「老師,我不應該說不要等頒獎!」
「我們有點厲害欸!」
我看著手機笑了笑。
沒錯,你們真的有點厲害。因為你們終於開始相信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