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阿依達的救援行動》:戰爭、母親與未癒合的傷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文/一樹@映後就談

看完《阿依達的救援行動》(Quo vadis, Aida?,2020),心裡久久沒有平靜。這部片不是那種用宏大場面重現戰爭的史詩,而是把鏡頭緊緊貼近一名母親的臉,一個翻譯員的眼神。她四出奔跑,她卑微懇求,她想方設法把丈夫與兒子留在庇護名單裡。那份焦急與絕望,比任何炮火聲都更讓人如坐針氈。


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發生在1995年,八千多名男子與少年被系統性處決。這段歷史對身在亞洲的我們來說或許遙遠,但電影卻讓它變得切身,好像隨時可能出現在自己身邊。想起加薩、想起新聞裡那些血泊中的平民,歷史並不只屬於某個國度,它是一面鏡子,逼迫我們去照見人性最深的裂縫。

艾達的奔跑,讓我想起生活裡那些看似不值一提的焦慮。孩子生病時,父母在醫院長廊裡不安地徘徊;工作受阻時,家人為了一紙公文奔走求情。那種「身不由己卻又不得不全力以赴」的掙扎,並不只發生在戰場。戰爭只是把這種無力放大到極致。

聯合國的維和部隊在片中顯得特別諷刺。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平民,但當死亡逼近時,他們舉杯與加害者共飲。有人說這是「現實政治」的無奈,但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一種冷漠的共犯。人道的價值,本該是守住每一個人的生命尊嚴,可是當程序與中立被放在最前面,真正被犧牲的永遠是最脆弱的群體

片尾的一幕極為平靜而震撼——多年後,艾達回到廢墟般的學校,看見孩子們在禮堂上表演,鏡頭轉向家長群,當年的劊子手與受害者家屬在同一斗室歡樂共聚,而這兒或許便是當年的屠殺現場。

歷史的血跡似乎被沖淡,但空氣裡依舊有無形的陰影。那一刻,我突然理解,電影的問題不只是「艾達,你要去哪?」而是「我們,要去哪?」

人道主義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而是母親緊緊攥住孩子的手,是陌生人之間分享的一瓶水,是在最黑暗的時刻,仍然有人願意守護彼此的微光。三十年過去,這部電影提醒我們,和平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一種必須持續守護的選擇。

或許,這就是電影想留下的重量。不是答案,而是一個永遠的問題:當死亡再次逼近,我們能不能選擇不沉默?我們能不能選擇站在彼此身邊?在艾達的奔跑裡,我看見的不只是母親的無助,更是人道最後的叩問。

【影評】《阿依達的救援行動》:戰爭、母親與未癒合的傷口

【影評】《阿依達的救援行動》:戰爭、母親與未癒合的傷口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這部電影的上映,在現實世界亦掀起不少風波。

《阿依達的救援行動》自上映後,便在波士尼亞與塞族共和國之間引發巨大爭議。對波士尼亞克人而言,這是一部必要的記憶之書,它揭露了被壓抑的創傷;但對塞族人來說,導演茲巴尼奇筆下的將領穆拉迪奇與士兵形象,幾乎是「徹底的惡魔化」。這樣的呈現使得電影至今無法在塞族共和國境內上映,沒有戲院願意冒險放映一部完全撕裂民族敘事的作品。

這樣的反彈也顯露出轉型正義的困境。就像台灣對二二八事件的記憶長期分裂一樣,雪布尼查大屠殺在波赫境內也是高度爭議的歷史。塞族共和國議會甚至在2018年廢除了先前的官方調查報告,要求把「在屠殺中死亡的塞族人」一併納入,好像這樣就能稀釋歷史的暴行。

面對這樣的政治操作,電影成了某種火種:它究竟能促進國家對話,還是加深彼此的仇恨?

聯合國的角色,也在影片裡徹底崩塌。口口聲聲維護國際規範,卻在槍口下輕易讓步;看似代表普世價值的組織,在不同國家利益拉扯下,成了無力的仲裁者。這不僅是九〇年代的故事,也讓人看清今日國際社會的無奈。當一部電影赤裸地呈現這種失能,它同時撕裂了國內的和解可能。

【影評】《阿依達的救援行動》:戰爭、母親與未癒合的傷口

【影評】《阿依達的救援行動》:戰爭、母親與未癒合的傷口

或許,導演並無意藉由電影為國家縫補破碎裂縫。

她拒絕偽裝,塑造一個「正面的塞族角色」來強裝和解,拒絕拍攝一部服務國家主旋律的電影。這種選擇,使得《阿依達的救援行動》無法成為一部促進寬恕的作品,反而更像是再次審視一道未癒合的傷口。

事件結束後,艾達回到已被鳩占鵲巢的「家」,憤然對新住戶說「這不是你的」,那份怨懟不只是過往的個人情緒,而是遊離在整個國家裡頭一股無法化解的敵意

三十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敵意仍在燃燒。導演茲巴尼奇或許期待電影能提醒人們記憶與反思,但它也揭露了另一個現實:當歷史沒有被共同承認,電影就不可能成為團結的工具。它可能帶來國際的掌聲,但在家園內部,卻更像是一記撕裂的刀口。

和平,不會因為一部電影而降臨。它需要誠實面對歷史的勇氣,需要跨越仇恨的意志。否則,《阿依達的救援行動》留下的問題,將不僅是一名母親的追問,而是對整個國家的質問:在敵意與分裂之間,波士尼亞究竟何去何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映後就談
0會員
26內容數
「映後就談」,是電影散場後,仍不願離席的那群人留下來繼續說話的地方。 有時是對劇情的回味,有時是對角色的辯證,也可能只是交換一點生活的片段。在這裡,我們不急著下結論,只是讓觀影的餘韻,順著語言延伸。 「就談」不是座談,帶有一點隨意、不受地域、場境限制,也像是影友間觀影後在電影院外徘徊,漫無目的地邊走邊聊。
映後就談的其他內容
2025/08/15
看畢《黑箱日記》第二遍後,「的起心肝」把評論改好。的確,這是一篇很難寫的評論。毋庸置疑地,《黑箱日記》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紀錄片,從制度至到個人,反映了日本父權社會面對性侵事件及當事人的態度及真實情況。 日本不同面貌女性的反應 比起男士,我更在意紀錄片中呈現其他女性對伊藤詩織的反應。觀眾看到支持伊藤
Thumbnail
2025/08/15
看畢《黑箱日記》第二遍後,「的起心肝」把評論改好。的確,這是一篇很難寫的評論。毋庸置疑地,《黑箱日記》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紀錄片,從制度至到個人,反映了日本父權社會面對性侵事件及當事人的態度及真實情況。 日本不同面貌女性的反應 比起男士,我更在意紀錄片中呈現其他女性對伊藤詩織的反應。觀眾看到支持伊藤
Thumbnail
2025/08/10
《Black Box Diaries》是一部由獨立記者伊藤詩織(Shiori Itō)自導自演的紀錄片,記錄了她在 2015 年遭到知名電視記者山口敬之性侵後,決定站出來追究責任的過程。影片以她的第一人稱視角展開,結合手機自拍、調查畫面與新聞片段,重構了案發經過與漫長的司法追訴。
Thumbnail
2025/08/10
《Black Box Diaries》是一部由獨立記者伊藤詩織(Shiori Itō)自導自演的紀錄片,記錄了她在 2015 年遭到知名電視記者山口敬之性侵後,決定站出來追究責任的過程。影片以她的第一人稱視角展開,結合手機自拍、調查畫面與新聞片段,重構了案發經過與漫長的司法追訴。
Thumbnail
2025/08/06
達格·約翰·豪格魯德(Dag Johan Haugerud)「性愛夢愛三部曲」的終章,《Dreams》與前作《Sex》《Love》相比,更年輕、更文學化,也更「不可靠」。它不只是青春片,而是一場敘事權力的遊戲。由少女親手執筆,將愛情、欲望與記憶重新編排,寫成一部屬於自己的版本。
Thumbnail
2025/08/06
達格·約翰·豪格魯德(Dag Johan Haugerud)「性愛夢愛三部曲」的終章,《Dreams》與前作《Sex》《Love》相比,更年輕、更文學化,也更「不可靠」。它不只是青春片,而是一場敘事權力的遊戲。由少女親手執筆,將愛情、欲望與記憶重新編排,寫成一部屬於自己的版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夏日情事》導演Mikhaël Hers在2018年的作品。本片描述大衛與外甥女亞曼達在遭逢意外的療傷之路。節奏緩慢平實,角色透過對話展現情感,最終也看到生活的轉機。
Thumbnail
《夏日情事》導演Mikhaël Hers在2018年的作品。本片描述大衛與外甥女亞曼達在遭逢意外的療傷之路。節奏緩慢平實,角色透過對話展現情感,最終也看到生活的轉機。
Thumbnail
「愛沙尼亞文:Mandariinid」是一部2013年愛沙尼亞和喬治亞合拍的劇情片,講述歐亞交界小國阿布哈茲在強權侵壓下的現實寫照,以橘子收成來講述人類與戰爭的意義。
Thumbnail
「愛沙尼亞文:Mandariinid」是一部2013年愛沙尼亞和喬治亞合拍的劇情片,講述歐亞交界小國阿布哈茲在強權侵壓下的現實寫照,以橘子收成來講述人類與戰爭的意義。
Thumbnail
戰爭是世界各地持續發生的題材,需要記者親身去記錄與呈現。《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地記者視角,呈現戰爭如何從各個面向改變國家的樣貌,以及記者在戰地如何面對內心掙扎。觀眾透過電影可以更深入瞭解戰爭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媒體在報導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戰爭是世界各地持續發生的題材,需要記者親身去記錄與呈現。《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地記者視角,呈現戰爭如何從各個面向改變國家的樣貌,以及記者在戰地如何面對內心掙扎。觀眾透過電影可以更深入瞭解戰爭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媒體在報導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距離上一本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作品已經有半年之久了,那是當時趁著電影上映之前就想搶先閱讀,卻在看完電影後驚覺被劇組虛晃一招的《萬聖節派對》,然而這齣電影,也堂堂邀請了馬來西亞拿督楊紫瓊也進去攪和了一陣子,增加了卡司名單的豐富度之外,其實整體安排還算可圈可點,相較於白羅第二次登場的《尼羅河謀殺案》來說,根
Thumbnail
距離上一本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作品已經有半年之久了,那是當時趁著電影上映之前就想搶先閱讀,卻在看完電影後驚覺被劇組虛晃一招的《萬聖節派對》,然而這齣電影,也堂堂邀請了馬來西亞拿督楊紫瓊也進去攪和了一陣子,增加了卡司名單的豐富度之外,其實整體安排還算可圈可點,相較於白羅第二次登場的《尼羅河謀殺案》來說,根
Thumbnail
以911事件揭開電影序幕,國際間的交涉、談判,一幕幕搬上大螢幕,一場23條生命的救援隨即展開。懂談判的外交官和了解當地政情的國家情報員,儘管行事風迥異、思維模式不同,最終仍走在一塊,為了最佳結局努力和賣命。 《火線交涉》是一部上映於2023年的韓國犯罪動作片,改編自2007年發生於阿富汗,韓國基督
Thumbnail
以911事件揭開電影序幕,國際間的交涉、談判,一幕幕搬上大螢幕,一場23條生命的救援隨即展開。懂談判的外交官和了解當地政情的國家情報員,儘管行事風迥異、思維模式不同,最終仍走在一塊,為了最佳結局努力和賣命。 《火線交涉》是一部上映於2023年的韓國犯罪動作片,改編自2007年發生於阿富汗,韓國基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