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適合看個恐怖片讓自己背脊發涼,但我其實對女鬼或幽靈之類的耐受性很低,所以東洋恐怖片通常不會列入我的降溫選擇(小時候被咒怨嚇爛)。但是西洋恐怖片,有關異形、女巫、殺人魔的類型我接受度就比較高,所以就選擇了《凶器》這部恐怖電影 。
不過最一開始引起我興趣的,其實是因為這部電影的預告,不太像典型恐怖片的預告。它開頭即破題,某個班級的所有小學生,在凌晨兩點十七分,不約而同的起床離開家,用怪異的姿勢奔跑,然後消失在黑暗之中。
WTF?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部電影想玩的梗是什麼?這些小孩跑出門是因為被外星人的腦波影響?還是大家同一時間被鬼附身?又或是外表人畜無害的小學生其實私底下共同醞釀著邪惡陰謀?該死!我如果不去看一定猜不出來,但也是因為這種強烈的好奇心壓過不想被嚇爛的心情,所以我就決定放膽一試。
好奇心殺死貓,嗎?
身為好奇小貓的我看完電影後,可以慎重的跟大家說,我沒死。
我沒被嚇死,這部電影也沒有難看的讓我想死,但不是因為預告片埋的梗在電影中有多麼精彩而讓我折服(甚至很普通),而是因為整部片的故事很流暢,轉折也合理。它有懸疑、有Jump Scare、還有喜劇,是讓觀眾在走出電影院的當下,心情可以愉悅的電影。
故事分成六個章節,分別是女教師 Justine、學生家長 Archer、警察 Paul、毒蟲 James、校長 Marcus 跟小學生 Alex。電影從六條故事線依序出發,並讓六個人的遭遇巧妙的連在一起,看得時候會讓你覺得,「喔……因為他做了什麼所以另一個人就發生了什麼。」用這種愉快的轉折把故事串聯起來,讓觀眾坐了一趟不算刺激但很有趣的兒童版雲霄飛車。
恐怖片的細節不重要
當然這部電影跟其他恐怖電影一樣,當你開始注重細節的時候,就是讓你覺得電影難看的時候。不是每部電影都能像《天能》一樣讓你抽絲剝解每個細節,同時又覺得合理。《天能》的邏輯,畢竟是架構在物理世界上的時間倒流,而《凶器》這部片可是無中生有的恐怖幻想,那你為什麼要去挑剔現實世界中本來就不存在的天馬行空呢?
當然這部電影邏輯謬誤確實不少,但只要放寬心,享受導演為你製作的雲霄飛車,不要想著軌道設計不合理,整天想要跳車,當體驗結束,你就可以享受著愉悅的心情回家了。
總而言之,這部片推薦給想要看恐怖片,但又不想要被嚇得半死,回家睡覺怕會夢到鬼的人。是一部體驗好又不會過度刺激的恐怖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