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美術館,photo by bookarchery
從連假開始(2025/10/10)到連假結束(2025/10/26)的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
行,ㄏㄤˊ,可是行業別。行行有料,步步有味。
行,ㄒ一ㄥˊ,可是城市旅行。一行一會,步步有味。土地與人民共生,歷史與文化共振,所有不曾知曉的城市記憶,彷彿沿著記憶的伏流,喚醒那些過往出現在日常生活裡的台灣製造。鹿港頂番婆的水龍頭、社頭的襪子、員林的輪胎、大村的自行車,及和美的織帶。

八角產業學展館,photo by bookarchery
十點整,彰化美術館準時開館開展。踏入展館,立刻被八角產業學上的標語給吸引駐足,『在台灣製造之前是彰化製造』。除卻上市櫃公司(寶成、正新/建大、美利達等等)外,更多無數的隱形冠軍們,從員林、和美、秀水、福興、鹿港、溪湖一路綿延,讓產業成為聚落,形成聚集經濟。

行車記錄器,photo by bookarchery

打氣筒,photo by bookarchery

自行車鈴,photo by bookarchery

自行車杯架,photo by bookarchery
走過台灣勞力密集產業的時代紅利,傳統產業先是西進,爾後轉往新南向政策。隨著展區一層層遞進製造業所面臨的轉型、創新、永續。參展者如我會訝異打氣筒居然設計得如此新潮、自行車鈴更是各式造型都能完美化身,其中最讓我讚嘆的是自行車水壺架拿來當花架使用一點不違和,反倒有種mix x match的美感。

跨界行展,photo by bookarchery

廢輪胎製成的塑膠磚,photo by bookarchery
當面臨低價傾銷的襪子,曾經的「織襪產業-社頭」該如何因應?當綠色永續成為ESG,SDGs主流,過往被認定的高污染製造業又該如何因應?這一切在「跨界行」,「永續行」的展區給出新解法,顯示產業韌性。When old is new bold, or perhaps old will be new gold.
走出設計館前,館方志工不斷提醒一定要去隔壁「武德殿」參觀。曾經的武德殿,作為日治時期的演武場,專供柔道及劍道使用。民國90年(2001)登錄為歷史建築、民國94年(2005)完成修復。

武德殿,photo by bookarchery
如今,2025年的武德殿,展場以『未來習武場』為名,殿裡展出全球化4.0的模樣,AI, Big Data, IoT,是已然出現在排隊參觀戶外教學孩子們教學現場的algorithm, Chat GPT, machine learning. 傳統場域與現代科技的對話,這個展,實在非常會,不單非常有味,也非常到位。

未來習武所展區,photo by bookarchery
當美術館、圖書館、藝術館連成線,才是旅人走讀『彰化行』的第一步,還有鹿港展區,田尾公路花園等著讓人尋味而去,興味而歸。而在那之前,我們得先穿街走巷,找尋那些據說包著干貝的肉圓、排隊肉包、爌肉飯、肉燥飯、麵線…..
一行一會,步步有味,三步五步,食得好滋味。2025台灣設計展,是,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