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很奇妙,似乎能讓意識更容易抽離肉身,在人聲鼎沸中游離晃蕩,吵雜的寧靜
時隔許久再度前往酒展,或是更精確來說,再度好好接觸酒精
終於,充滿故事的豐富感官體驗,再度重逢
記得與酒精的初相遇,是在爸媽的帶領之下,無非是為了安全考量,也因此習慣獨自窩在家喝酒,無論是民訴期末前的高梁(我也不知自己當時哪來的靈感喝高粱讀著隔天早八期末的民訴),還是週末宵夜小確幸的水果酒與奶酒,在家由著靈感發揮創意嘗試各種搭配,喜歡穿著家居服看著劇喝著酒,舒服自在放鬆,也因此極少探訪酒吧。
之前有段時光,為著當時的另一半排斥飲酒,而勉強自己少碰到近乎戒酒,自然不像過去會偶爾跟朋友逛逛酒展,偶爾在家隨意開心調酒(打到這忽然有點緊張,因為我的靈感搭配向來有點怪,都不太好意思說自己在調酒,感覺懂酒的如果知道我的組合應該會想揍我哈哈),當然早已揮別那段憋屈,無論是那個不適合的對象還是那個委曲求全的自己,都已留在過去。於是,在友人J的提議之下,決定不要臉當個跟屁蟲去台北琴酒節玩玩,而且活動現場有來自首爾Villa Records的2位調酒師會去敲敲客座,因此久違地好好開開眼界體驗一番。
以下是小女子身為酒精小白的新奇體驗紀錄,主題應該會是敲敲,照片都是友人J拍攝的(沒錯,我不只不要臉當個跟屁蟲,還懶惰到直接蹭照片哈哈)。另外,我真的不太懂酒,只是感官體驗稍微豐富了點,或許基因加持所以酒量不算太差能多品嘗點,歡迎各位專業品酒大大多多指教,很希望能有機會與大家多多互動,拜託鞭小力點就好......
在台北琴酒節現場,熙來攘往,自己閒晃探索後便與J會合,J正忙著與許多朋友閒聊,我索性窩在角落靜靜觀察,這算是一種I人的樂趣嗎?當旁觀者看別人互動總特別有趣,比起親自互動更輕鬆自在。由於現場我只認識J,幾個朋友來來去去買了各種調酒一起分享,我乾脆負責看顧東西偷個懶。

這就是當時他們買的各種調酒,照J的說法全都是飲料,不過我這樣分著喝下來依然會達到快樂的微醺狀態很放鬆。
在與J的其他朋友閒聊時,其中唯一用玻璃杯裝的Negroni(黑色杯子後面那杯),我與那位朋友一致認為像被打了一巴掌,不是不好喝喔~而是風味過於獨特與衝擊,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像是被個陌生人拍了肩,一扭頭迎面而來一巴掌,隨即這人就很乾脆走掉,大概就是這樣莫名其妙的感受。而黑色杯子點綴著玫瑰花,喝起來花香清爽像在吃果凍,是小時候夏天午後雷陣雨踩著水玩的輕快。說起夏天與童年,有杯茶酒的尾韻引人懷念,茶香悠揚帶著隱隱桂花蜜的滋味,想起幼時夜裡巷子口的夜來香;還有杯是小玉西瓜味道的,歡快逗趣的活潑黃,是個開心的孩子;有片紅麴餅乾的那杯最讓我驚奇,那樣的烏龍茶色調喝起來竟然有生可可風味。大致都屬於清爽風味,有泡沫綿密像奶蓋的、有帶著洛神味的、有酸甜莓果味的......台北琴酒節是塊五彩繽紛的拼布,每喝一口腦中總浮現出一小塊鮮明圖案的碎布,各自獨立看似毫無關聯,卻又相得益彰凸顯出各自特色,拼布不斷連綿著,每一杯酒各自精采,目不暇給。
順帶一提,琴酒節現場,女廁門可羅雀,男廁大排長龍,難得一見的景象,終於有天能立場對調,幼稚的我莫名開心。

接著來到敲敲,這甚至是我第一次接觸"酒吧客座"的概念(不愧是超級小白哈哈),J發揮E人本色幫我要到了簽名,調酒師小姐姐好可愛,笑起來好甜,幸好我性別正確,一直盯著看也不會顯得奇怪。尤其是她在表演兩手shake不同調酒時,大家驚呼連連,我卻想起或許人人生活中總是如此,忙著扮演不同的角色,忙著表現恰當適合,忙著控制得剛剛好,我看著她熟練地分別倒出2杯酒,忽然心裡一陣酸楚,酒精似乎使我多愁善感......

哎呀呀...趕快拉回正題,這杯Bee's Knees是我當中最喜歡的,絕對不是因為附上的蜂蜜白巧克力太好吃(好啦...我承認身為sweet teeth難免被吸引,J與朋友後來讓我吃掉實在太幸福~~~),清爽帶點優酪乳的口感,若有似無的蜜像絲綢般滑過,是個身穿奶白色洋裝的活潑少女,雀躍跑過身邊時回眸燦爛一笑,隱隱約約留下一抹清爽卻又似嬰兒般奶呼呼的體香。

這杯Negroni的上層很特別,有2種不同泡沫,分別是橙子味與紅豆泥的,酸甜的橙香與綿密微甜的紅豆泥各有特色,不過可惜我只對泡沫有興趣,Negroni對我而言風味過於獨特與衝擊,就像琴酒節那杯,依然是突然被賞巴掌的錯愕。嗯...我為自己不懂欣賞的淺薄好好道歉一下,J說Negroni是許多品酒人的心中所愛,竟然被我說成這樣實在無奈。好吧...Negroni對我來說大概像楚辭吧...帶著神秘色彩與奇幻的詭異,希望哪天自己也能像欣賞楚辭般,懂得欣賞Negroni獨特的美......

這杯就是經典到小白如我都聽過的Martini,好玩的是J與朋友對於我會喜歡感到意外,那大概是因為敲敲這杯真的清爽順口,像是夏日裡山間的清涼小溪,舒暢痛快,根本就是"沁"字直接化身為酒。
再來就是敲敲的食物啦~~~J說敲敲身為酒吧但連食物都讚讚,甚至會有人純粹為了吃的而前往。

先是J大推的千層麵,豬頰肉軟嫩與麵融為一體化入舌尖,不同於常見的千層麵容易膩嘴,看似重口味的搭配卻無負擔感,會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這是起司捲,本體味道是能想像出的,有趣的是與紅糖搭配,雖然我私心會更愛黑糖啦...而這樣沾著吃也不會過於甜膩(在場只有我是sweet teeth喔)

身為sweet teeth怎能錯過甜點呢?其實是被J發現自己在看別桌的慶生蛋糕,而這份提拉米蘇剛好也是敲敲的特色,上面搭配的是肉鬆,會在桌邊將液態氮打入肉鬆再倒上。自己對於提拉米蘇的偏好是綿密口感,味道上有著不同層次卻能融為一體難捨難分,其實本來有點小小排斥肉鬆,不太喜歡那種乾乾粉粉的口感,但不知是因為液態氮還是其他緣故,肉鬆成了點睛之筆,將提拉米蘇本身的美味又提高了層次,是送來驚喜的甜點。

這杯是J的朋友自備藥草酒請敲敲調的,依然清爽順口,藥草們手拉手跳著舞,本以為味道可能衝擊卻相當平易近人。那位朋友黃色與綠色各帶一瓶,也讓我們嘗試純飲,我比較喜歡黃色的,藥草味不怎麼明顯,口感較為濃稠如蜂蜜,還帶了點花香,是個可愛的小精靈。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酒吧還能這樣操作,靜靜當個旁觀者看他們溝通,好像是敲敲當時現場沒有這瓶酒,結果沒想到J的朋友竟然直接自備。

這一杯也很喜歡,但我實在忘了名字,只記得J與朋友讚嘆著泡沫綿密,他們聊著這杯主要是材料的比例與stir的技巧,我後來意識不斷神遊,不知是因為環境還是酒精所致。這杯是花仙子,明明都入秋了卻好似春天到來,清新花果還讓我想起葡萄柚。
在敲敲的那2小時,喜歡觀察別人互動的我樂趣多多,看著霓虹燈下人們的臉龐,某種怪誕的不真實,又彷彿如此才是正常。忽然想起之前曾讀到的跳脫內向 I人與外向 E人,揭開第三種人「O人」的面貌:對融入群體無感不是社交障礙--《非群是種天賦》 ,好像終於找到自己的類別。雖然自己屬於I人,卻總被說是假I人,因為並非不善於社交,在人際互動上依然看似自在地游刃有餘,但我很肯定自己並非如常見的E人印象描述,享受社交且能透過社交充電。我享受獨處,尤其是深夜裡的一盞燈,燈下有本書、有紙筆,最好再來杯療癒飲料,像是香料奶茶、熱可可之類的,現在看來或許也可以是一杯酒,就是美好的獨處時光,盡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我也不排斥社交,喜歡嘗試新事物,喜歡四處開開眼界,尤其是當個旁觀者,像那晚在敲敲中,人聲紛雜我卻感覺心裡特別安靜,燈紅酒綠思緒也格外活躍流動,彷彿脫離了肉身,彷彿我不再只是我,各種念頭紛至沓來,各種豐富的感官體驗不斷衝擊,一杯杯酒帶來了各種意象,無論是人的模樣甚至是精靈,又或是浮現出某個場景畫面,勾起某段回憶的瞬間,僅僅一口,卻好似一曲精彩的交響樂,再一口,又像是一闕清雅中隱隱帶點憂傷的詞。
我想,我大概又會再度熱愛酒精吧......豐富到令人著迷。尤其是近日到J的家中嘗試各種威士忌,本來相當排斥威士忌的我,卻意外邂逅了當中的深層滋味,只想著...天啊...威士忌好適合寫詩~~~
最後,附上客座的Chocolate Penicillin,可以自己敲很好玩,而且小木槌還能帶回家紀念呢~~~雖然不太喜歡Penicillin的味道,有點過於濃厚有點太沉重,會讓我想到歷盡滄桑垂垂老矣,所以喝了一口便撤退,還是好好享受巧克力比較實在。直接喝像是正不斷傾訴自身的各種苦難與艱辛,過於沉痛難以負荷,而那巧克力吃來則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苦澀中帶點微甜,純正的生巧味道沾染上了酒氣,是看盡世間百態後的淡然,好似輕輕一句"卻道天涼好個秋"......
更:非常感謝方格子 vocus 編輯團隊,沒想到竟然第一次入選方格精選了,興奮到差點在辦公室裡跳起來好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