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前言 在YT上常看到求解幾何問題的影片,我最先想到的多半是高中數學的工具,因為鄙人在高中比在國中教學更久。繼續把影片看下去,許多油挑伯(Youtuber)用的是古典幾何方法,國中數學層級。古典幾何常用的解題工具包括全等、相似、比例線段、畢氏定理等;而高中數學裡,解決幾何問題的工具多了方程式、三角函
Thumbnail
讀友如果閱讀過之前的拙作《舊業重溫8--求平方根近似值的簡便方法》,可能會採取以下的計算步驟: 主解的油挑伯(Youtuber)用類似的概念,經由配方也為兩個平方根推出相同的有理數近似值,得到一樣的答案。 就本題而言,這個答案是對的。然而方法有瑕疵,亦即碰巧對了,但不保證改變數字或條件仍適用。
Thumbnail
前一篇《舊業重溫9》提到,高中數學課程裡,並未有一套可解所有四次多項方程式的固定方法,雖然文中談及轉化成解二次方程原則,但前人仍發展出許多方法,應對各種不同的情況。該文儘管提供三種解法,猶然遠遠不足。剛好最近在油管(YouTube)上看到一則解四次方程式的影片,本文且藉由該方程式,來提供多一些技法,
Thumbnail
雖然四次多項方程式有公式解,高中課程並不教。高中生遭遇的題目通常最終可以轉化成解二次方程。解法大概有以下四種類型: 一、試算找出兩個解,便可分解成一次與二次因式的乘積。 二、嘗試分解成兩個二次因式乘積。 三、引進新變數代換成二次方程式的形式。 四、經由提示一個虛根,可分解為兩個二次因式乘積。
Thumbnail
國中數學第三冊開始學根號√,把一個正數x放進裡面,代表x的正平方根,也就是平方以後剛好等於x的正數。這裡的x一般都從正整數開始學起,當x恰好是完全平方數(可等於某一正整數的平方),例如1、4、9、16、25等, √x會等於正整數;否則不但不等於任何整數,也不能等於任何兩個正整數的比值(數學家把這樣的
Thumbnail
據說這是哈佛大學的考題,吸引幾個油挑伯(YouTuber)製作解題影片,妙的是解法都用一樣的巧招,這留待後面來談。 先解釋一下,本題不是求近似值,用手機上的計算器或找谷歌幫忙,會得到近似值答覆,不滿足要求。所謂化簡,是指計算成a+b√2形式,其中a與b是整數,可能正也可能負。
Thumbnail
在四五十年以前的遙遠年代,中學的數學課有教解無理方程式--就是像這種未知數藏在根號內的方程式,現在則為了減輕學生負擔,已經廢棄了。不過,對於好學敏求的人,其實並不難學習,只要能化為多項方程式,接下來就是現行課綱所教的了。對於有根號的無理方程式,應如何化為多項方程式?
Thumbnail
看起來,即使不是競試題,也像是培養競試選手的練習題,因為數字是嚇死人的大。當然如果允許使用計算器,那比的是操作計算器的技能,不是考數學,就沒意思了。目前中小學考試通常尚未開放使用,還得靠手、腦、筆、紙,但真要硬把4個四位數乘起來,結果是一個14位數,再來個開根號,可不是尋常學生能辦到的,估計要困住
Thumbnail
他花了20分鐘,寫了好幾張紙,先把所求設為x,經過高達四位數的冗長計算,推出一個x的方程式,還有一項分母帶未知數,x的頭上都有5次方。這已經夠嚇人了,竟再引入另一個未知數m = ( x – 2/x ),再歷經辛苦的計算,變出一個m的五次方程式,推出一個合理解,再回頭據以求x。哎呀呀,他是想把學生嚇退
Thumbnail
 1.本文提供的三種解法,似乎後兩種在計算上比較輕鬆,但其實計算的難易可能因題目給的數字或條件不同,而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譬如,當一元二次方程式的兩根是整數,那用解法1最簡單,何須大費周章?  2.題(2)求立方和,解法3要利用計算平方和的結果,而解法2則不必,所以題目如果不要學生算平方和,
Thumbnail
前言 在YT上常看到求解幾何問題的影片,我最先想到的多半是高中數學的工具,因為鄙人在高中比在國中教學更久。繼續把影片看下去,許多油挑伯(Youtuber)用的是古典幾何方法,國中數學層級。古典幾何常用的解題工具包括全等、相似、比例線段、畢氏定理等;而高中數學裡,解決幾何問題的工具多了方程式、三角函
Thumbnail
讀友如果閱讀過之前的拙作《舊業重溫8--求平方根近似值的簡便方法》,可能會採取以下的計算步驟: 主解的油挑伯(Youtuber)用類似的概念,經由配方也為兩個平方根推出相同的有理數近似值,得到一樣的答案。 就本題而言,這個答案是對的。然而方法有瑕疵,亦即碰巧對了,但不保證改變數字或條件仍適用。
Thumbnail
前一篇《舊業重溫9》提到,高中數學課程裡,並未有一套可解所有四次多項方程式的固定方法,雖然文中談及轉化成解二次方程原則,但前人仍發展出許多方法,應對各種不同的情況。該文儘管提供三種解法,猶然遠遠不足。剛好最近在油管(YouTube)上看到一則解四次方程式的影片,本文且藉由該方程式,來提供多一些技法,
Thumbnail
雖然四次多項方程式有公式解,高中課程並不教。高中生遭遇的題目通常最終可以轉化成解二次方程。解法大概有以下四種類型: 一、試算找出兩個解,便可分解成一次與二次因式的乘積。 二、嘗試分解成兩個二次因式乘積。 三、引進新變數代換成二次方程式的形式。 四、經由提示一個虛根,可分解為兩個二次因式乘積。
Thumbnail
國中數學第三冊開始學根號√,把一個正數x放進裡面,代表x的正平方根,也就是平方以後剛好等於x的正數。這裡的x一般都從正整數開始學起,當x恰好是完全平方數(可等於某一正整數的平方),例如1、4、9、16、25等, √x會等於正整數;否則不但不等於任何整數,也不能等於任何兩個正整數的比值(數學家把這樣的
Thumbnail
據說這是哈佛大學的考題,吸引幾個油挑伯(YouTuber)製作解題影片,妙的是解法都用一樣的巧招,這留待後面來談。 先解釋一下,本題不是求近似值,用手機上的計算器或找谷歌幫忙,會得到近似值答覆,不滿足要求。所謂化簡,是指計算成a+b√2形式,其中a與b是整數,可能正也可能負。
Thumbnail
在四五十年以前的遙遠年代,中學的數學課有教解無理方程式--就是像這種未知數藏在根號內的方程式,現在則為了減輕學生負擔,已經廢棄了。不過,對於好學敏求的人,其實並不難學習,只要能化為多項方程式,接下來就是現行課綱所教的了。對於有根號的無理方程式,應如何化為多項方程式?
Thumbnail
看起來,即使不是競試題,也像是培養競試選手的練習題,因為數字是嚇死人的大。當然如果允許使用計算器,那比的是操作計算器的技能,不是考數學,就沒意思了。目前中小學考試通常尚未開放使用,還得靠手、腦、筆、紙,但真要硬把4個四位數乘起來,結果是一個14位數,再來個開根號,可不是尋常學生能辦到的,估計要困住
Thumbnail
他花了20分鐘,寫了好幾張紙,先把所求設為x,經過高達四位數的冗長計算,推出一個x的方程式,還有一項分母帶未知數,x的頭上都有5次方。這已經夠嚇人了,竟再引入另一個未知數m = ( x – 2/x ),再歷經辛苦的計算,變出一個m的五次方程式,推出一個合理解,再回頭據以求x。哎呀呀,他是想把學生嚇退
Thumbnail
 1.本文提供的三種解法,似乎後兩種在計算上比較輕鬆,但其實計算的難易可能因題目給的數字或條件不同,而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譬如,當一元二次方程式的兩根是整數,那用解法1最簡單,何須大費周章?  2.題(2)求立方和,解法3要利用計算平方和的結果,而解法2則不必,所以題目如果不要學生算平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