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

含有「中國文學」共 26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以幽默卻滲透辛酸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普通農民在社會動盪與家庭責任下的人生轉折。主人公許三觀因賣血而牽動命運,不僅為了娶妻、養家,更在一次次選擇中完成了從「自我」到「家庭」再到「他人」的價值觀昇華。小說不僅揭示了中國農村在大時代下的艱辛,更深刻呈現「人人有苦」的人生真相。
Thumbnail
4/5許三觀賣血記
跟我一起快速學習國學常識吧。 天下的範圍有多大?天下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答案卻隨著時代不斷變遷,也側面折射出中國人從古至今世界觀的演進。 「天下」不只是一個名詞,更是一種文化、政治與心理上的深刻概念。
Thumbnail
這些理想國從未存在、或根本難以企及。 那麼,為何我們還需要「理想國」的想像?理想國存在的意義究竟為何? 在《桃花源記》中,作者設計了兩種不同的尋訪情境,看似進一步證明桃花源的不復存在,但其實引導我們思考:或許桃花源的存在並不是一個理想實現的終點,而是不斷尋找理想的過程。
Thumbnail
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溫一溫。 透過許三觀十二次賣血的經歷,余華讓我們看見了中國社會從傳統農業走向市場經濟時,底層人民所面對的各種矛盾與衝突。許三觀一次次賣血,不只是為了餬口活命,更像是在用沉默的方式質問這個時代。他的血,某種程度上成了他與這個變動社會之間最直接的連結,也是最深刻的控訴。
Thumbnail
5/5許三觀賣血記
這篇有好多! 大家可以先點開目錄,看看你需要的資訊是什麼喔!ʕ • ⋃•ʔ 我們常說「讀〈出師表〉不墮淚者不忠」,讀到此處,同學們是否已感動落淚?或許尚未。 那麼,「忠」究竟是什麼?「精忠、忠誠」等概念,對於現代的我們而言,似乎有些遙遠。究竟「忠」有何值得我們學習的現代意義?
Thumbnail
虯髯在我的教甄生涯裡抽到了三次。第一次沒準備好上台胡扯,第二次是不信邪會抽到兩次,第三次是發憤把會用到的課文句子背起來^^在這課幸運上榜了⋯⋯到底是誰在逐鹿中原⋯⋯
Thumbnail
Jl Lin-avatar-img
2025/07/03
謝謝老師的分享,我也曾想到以天命論切入,去比較虯髯客跟李世民的差異,沒想過這個角度,學到了一課~~
一、版書配置 黑板配置的模板,詳細可參前一篇 ■ 試教時間:15分鐘 ■ 試教範圍:第五段 (分段依版本而異,記得明確的跟委員說今天要講哪裡就好~)這一段我會一邊說解課文和生難字
Thumbnail
Jl Lin-avatar-img
2025/07/02
好喜歡這一課的解釋與延伸,很靈活,又有延展性
Chrixx-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2
Jl Lin 謝謝您的喜歡!
(一)詞源 「小說」一詞始見:「飾小說以干(求取)縣(=懸,高)令(美好名聲),其於大達亦遠矣」,此「小說」指的是瑣碎、淺陋、無關大雅的語言。
Thumbnail
《論語》是孔子的言行錄,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言談,成為儒家思想的核心經典之一。這部作品不僅是古代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後世的道德觀和倫理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對《論語》中的幾個重要主題進行賞析,並探討其對現代社會的啟示。 首先,《論語》中強調的“仁”是其
Thumbnail
喵喵-avatar-img
2025/06/06
論語是一個不錯的觀點,隨著時空更迭,道德經有剛大的空間
藍光雨-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7
喵喵 確實,道德經是一部特別的經典,也是發人省思的書°很高興你喜歡這篇文章,謝謝你的回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