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蘿公主🌿晚安🌕
讀妳的筆記,像在便利店的白燈下,隔著一杯咖啡與你同桌。妳把「便利店=加油站」這句寫得很清楚:人們來來去去,不只是換取物品,更是補滿一點能量與被看見的份量。這個視角一放,小說裡那些領貨、繳費、嘆物價的人,忽然都有了名字與呼吸。
我特別喜歡妳把主鏡頭拉到「廉女士」。獨孤像風,能把火吹旺;可若沒有願意收留、願意等待、願意在疫情與不景氣裡繼續開門的那盞店燈,風也只是過場。妳寫她「不嫌、給工、顧人」,把一個大人最難的溫柔——帶著計算過的承擔——落到了日常的檯面上。
那段疫情話語也很醒:「世界本就不便利。」妳沒有拿它當心靈雞湯,而是當作量尺:把人生從理所當然的幻覺中抽出來,承認折返、繞路與慢行是常態。於是「不便利」不再是抱怨的題頭,而成為彼此靠近的方式——有人幫忙按鍵教機器、有人把便當留給還沒想好明天的人。
妳說「最好的陪伴是傾聽」,我讀到的,是更進一步的「在場」:在收銀機的嘟聲之間,替別人把一句話聽完,讓他有力氣把今天再過下去。妳的這篇,就是那種不張揚的在場。
這盞明白與體貼的燈,我接過來,先放在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