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
含有「封存」共 4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11/03
碳礦化技術報告:原理、風險與未來展望
本文詳述由石油與天然氣氣候倡議組織(OGCI)委託CarbStrat SRL撰寫的碳礦化技術報告。報告深入探討碳礦化的基本原理。此外,報告亦全面剖析該技術所面臨的重大風險,並對大規模應用提出了潛在的顧慮,同時也強調了儘管面臨挑戰,碳礦化在氣候變遷應對和碳移除領域的潛力。
含 AI 應用內容
#
碳礦化
#
碳移除
#
OGCI
4
留言
限時公開
PACM 陋室說書
2025/10/31
南方國家的負碳工廠革命:當製造業有能力開始「吃掉」自己的排放
在東南亞的新興工業區,有些工廠開始做一件聽起來很不合理的事: 不是排碳,而是「吃碳」。 他們正在做的是「負碳工廠」——也就是工廠本身吸走的二氧化碳,比它自己排出去的還多。 這不是口號,這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而這整個模式的核心,是四個東西咬在一起跑: BCR(Biochar Carbon R
#
SMR
#
工廠
#
工業區
喜歡
留言
PACM 陋室說書
2025/10/24
PACM 逆轉風險制度:碳市場的真實壓力測試
在碳市場的詞彙裡,「逆轉風險(Reversal Risk)」乍聽陌生,卻是整個《巴黎協定》第六條機制能否成為可信市場的核心關鍵。它檢驗的不是企業的雄心,而是誠實;不是專案的華麗報告,而是碳真正能否「留在那裡」。如果說減碳行為是「避免排放」,那碳移除(Carbon Removal)則是「對抗時間」。而
#
巴黎協定
#
市場
#
UNFCCC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PACM 陋室說書
2025/10/21
以xx天空為意象,推動社區碳信用體系(含 FPIC)
這也是過去的案例分享, xx的天空象徵著環境願景與共同命運。藍天不僅代表清新空氣與健康生活,也代表社區、企業與政府攜手減碳、共建永續未來的決心。「同一片天空下」成為社區氣候行動的共同語言,讓每一個參與者都明白:守護藍天,就是守護家園。 二、計畫總覽:xxx 角色
#
社區
#
封存
#
收益
2
留言
限時公開
PACM 陋室說書
2025/10/21
BCR/ERW/BECCS 整合,從廢棄砂坑到碳封存未來,打造一座「超3D永續儲碳礦」
先說....這是一個過去手上操刀的案子,提供給各位思考下,其實.....碳移除併不難! 在A國西海岸的一處沉寂砂坑裡,卡車輪跡蜿蜒成一條灰白的曲線。曾經的採沙場,如今堆滿被遺棄的煤灰、鋼渣、水泥塊與建築廢料。這片看似「無用」的土地,即將成為東南亞首個結合 Biochar(生物炭)+ERW(強化風化
#
生物
#
永續
#
水泥
1
留言
PACM 陋室說書
2025/10/20
Microsoft 將「主權合規」納入碳移除標準:自願市場正走向巴黎協定時代!
科學結論清晰。我們需要採取雄心勃勃的行動,減少溫室氣體 (GHG) 排放,同時迅速擴大二氧化碳去除 (CDR) 規模。有效且公平的氣候行動既可以減少氣候損失和損害,也能為社會帶來更廣泛的利益。
#
主權
#
市場
#
巴黎協定
喜歡
留言
PACM 陋室說書
2025/10/17
PACM機制下永久性爭議與自然為本解決方案(NbS)的制度性挑戰
「永久性」(permanence)在碳市場指的是溫室氣體減量或移除是否能永久保存不再進入大氣。技術上,這涉及碳庫穩定性及逆轉風險(reversal risk):例如封存於地底的CO<sub>2</sub>理論上可維持千年以上,而植樹造林固碳可能因森林火災、病蟲
#
巴黎協定
#
UNFCCC
#
國際合作
1
留言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10/16
BECCS 的真實代價
雖然生物能源與碳捕捉封存(BECCS)在理論上能帶來淨負排放,但實際效益取決於燃料來源與土地使用。若只是為既有工廠加裝碳捕捉設備,確實能減少排放;但若為「碳中和」名義新建大量生質電廠,卻可能因砍伐森林、占用耕地而得不償失。
含 AI 應用內容
#
CDR
#
碳移除
#
廢棄物
3
3
PACM
2025/10/22
喜歡
這些公司在碳移證未符合PACM規範前,只是以投資去資助產業發展,並不會在會計層面用來抵換與扺稅!在台灣的你們要會分得出來!
喜歡
冷月殘項的小地方
2025/10/12
第五章:純淨的樣本
頂層辦公室的空氣,仿彿凝固成了實質的冰。許墨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身後是鋪陳開來的整個新海市,陽光照在玻璃幕牆上,反射出刺目的光,卻絲毫無法驅散室內的寒意。 他沒有看林硯,而是專注地凝視著懸浮在桌面之上的一道全息影像——正是昨晚林硯觸發安全警報前,最後嘗試訪問「普羅米修斯」分區的數據路徑圖。那
#
連載
#
賽博龐克
#
原創小說
喜歡
留言
Tuan Tuan Yuan Yuan 樂活每一天
2025/10/09
午後書齋─都市懸疑系列《鏡像公寓》第五章:倒影之城
鏡湖大廈封鎖後的第三天,警方特別調查組撤出現場。 然而,在技術部門分析錄影資料時,他們發現了一段從未存在於任何儲存設備的影像檔案。 檔案標題為:《MIRROR_CITY.mov》。 時間戳記:2025年10月10日 03:00。 ——那正是鏡面破裂的時刻。 畫面開啟。 鏡頭搖晃,
含 AI 應用內容
#
中央研究院
#
鏡頭
#
標題
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