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製造

含有「智慧製造」共 8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一、產業轉型背景 鴻海過去長期以來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電子代工廠之一,但隨著 3C 市場成長放緩、競爭加劇、利潤受壓,公司主動啟動轉型。近年來,鴻海將「AI + 智能製造 +資料中心基礎建設」定位為下一個十年新的成長軸。
GTC 2025 首度移師華盛頓,黃仁勳以「AI 工廠」重構政治與產業敘事。 他以美國製造呼應政策,以 CUDA 哲學闡明生態護城河,並提出「AI 是勞動,不是工具」的新生產觀。 這場演講既是技術發布,也是地緣戰略的宣言,象徵智慧製造正成為下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
Thumbnail
在木工與CNC加工的世界裡,木治具往往是決定產品穩定度的關鍵。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僑森木業股份有限公司(https://chiaosen.com.tw/)如何運用治具技術,從傳統夾具轉型為CNC精準定位系統,讓生產速度與精度同時提升。無論你是家具代工廠、設計師還是小型工作室,這些案例都能帶來新的啟發。
鴻海(Foxconn)與輝達(NVIDIA)不只是合作,而是在美國德州休士頓攜手打造一座AI 伺服器製造新廠,更令人振奮的是:該廠將首次導入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s),為製造業注入全新智慧生命。 🌼 四大重點速覽 1️⃣ 地點:德州休士頓——鴻海與輝達聯手設廠,目
Thumbnail
6G 結合數位孿生實現虛實融合,透過 AI 即時感知、模擬與決策控制,讓物理世界與虛擬模型雙向同步。應用於智慧城市、製造、醫療等領域,支撐毫秒級低延遲與高可靠互動,成為智慧社會決策中樞與6G核心願景。
付費限定
這篇文章會帶你認識台灣在傳動領域的隱形冠軍台灣利茗 ⚙️。從創立背景、發展歷程,到核心產品特色與全球布局,一路解析到它如何切入機器人減速機市場。
Thumbnail
第七章總結了 5G/6G 與 AI、MEC 在九大產業的應用,如製造、自駕、城市、醫療、能源、金融、教育、AR/VR 與 IoT。透過 eMBB、URLLC、mMTC 三大支柱,實現產業智慧化與自動化,推動全球數位轉型與創新發展。
5G/TSN 專網與 MEC 邊緣運算構成智能工廠的「數位神經系統」,實現機械手臂、AGV 即時協作與 AI 故障預測。透過 URLLC 毫秒級低延遲與數位孿生模擬,提升產能與安全性。挑戰在於高建置成本、異質設備整合與資安風險,但這是電信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關鍵藍海。
新聞周刊 2025 全球最受信賴企業 台積電奪科技硬體業第一 新聞周刊(Newsweek)公布1,000家「2025年全球最受信賴公司」,台灣有30家進榜,科技硬體業占了14家,其中台積電拉下艾司摩爾(ASML),奪得業界第一。科技硬體業這次入選的45家企業中,前五名依序是台積電、戴爾、霍尼威爾、
Thumbnail
小豪-avatar-img
2025/10/20
芋老大大 請問目前對信邦有啥看法嗎😁謝謝你分享
芋老的投資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24
小豪 個人長期看好信邦,目前除了AI火熱,經濟不景氣,太陽能產業被川普打壓,使得信邦營收在太陽能方面大幅衰退,半導體產業的成長補不了太陽能的衰退,未來在機器人和半導體設備的成長比較令人期待,ASML和科林研發都是信邦的客戶,目前新建廠房也是爲了半導體設備的客戶,信邦在不景氣中,獲利仍保持去年水準,殖利率也有4%~ 5%,我個人而言,信邦短期是列為"定存股"~當作一年、二年定存,領4%~5%的股息,遠比銀行2%好,銀行一年、二年定存,是得放著不動的,長期等回到280以上,再看當時狀況決定要不要減碼,萬一跌破200,就繼續加碼,目前持股續抱,繼續看它"深蹲",不排除偶爾接近210時,用零股加碼,投資信邦要耐得住"不漲",有人覺得資金沒效率,我覺得先求安全穩定,再求攻擊,特別在股市屢創新高時,更要冷靜面對,靜靜的守株待兔,至少有4%- 5%的息可領。有人投資,每天都想賺,像蜜蜂採蜜,飛到東、飛到西。我也每天想賺,只是種不同水果,今天開始收割國巨,下週收割宜鼎..明年收割信邦,每天都有賺的,只是有些抱三個月、有些半年,有些兩年。
允捷事業理事長張孟凱:以循環再生3.0打造永續供應鏈 【台北訊/林凱翔報導】台北紡織展盛大登場,來自國內外的紡織品牌與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商產業未來。展會聚焦三大轉型方向:AI智能應用、碳權交易機制,以及跨界運動市場的結合。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