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

含有「榮格」共 39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作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導演,庵野秀明在1998年執導的作品。 內容是講述兩名在外人眼裡品學兼優的優等生,其實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並彼此相戀的故事。 劇中的女主角:宮澤雪野,因為極度愛慕虛榮,所以從小習慣默默努力,只是為了享受別人的稱讚。 男主角:有馬總一郎,則是因為自己的出身而迫使自己必
Thumbnail
勇敢做真實的自己,那些外在的詆毀,甚至最親近家人的決裂,情感勒索及罪惡感懲罰,都不能改變自我成長的決心。 勇敢做真實的自己 有時候,成長並不是變得更完美, 而是終於願意忠於自己。 我曾以為,只要討人喜歡、照顧別人、順從期待, 就能被愛、被理解。
Thumbnail
問: 犧牲很偉大,潛意識的控制。 答: 「犧牲」在表面上是高貴的,但若從潛意識層面探究,往往藏著被控制、被認可、或被愛的渴望。 可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這句話:「犧牲很偉大,潛意識的控制。」 一、榮格心理學角度:犧牲的陰影原型 榮格指出,當我們極端地扮演某個「理想角色」——例如「好人」、「奉獻者」、
Thumbnail
能「感動人心」的作品,觸及的是情感層次;而能進一步「自我提升」的作品,則會在靈性與意識層次上引導讀者思考、轉化。 以下是作品要達到「更深層自我提升」時,可具備的五個核心內容面向: 一、覺察的鏡子:讓讀者看見自己 作品不只是敘事,而是一面鏡子。 要引導讀者從故事人物的掙扎、選擇與矛盾中,看見自己的影
Thumbnail
不安全感來自哪裡? 不安全感會讓人做出哪些不理性的事? 分兩個層面來理解:心理根源與行為表現。 一、不安全感來自哪裡? 1. 早期依附經驗 童年時,若主要照顧者(父母或長輩)不穩定、忽冷忽熱、或讓孩子常感覺被忽略、被批評, 便會形成「不被愛、不被接納」的潛意識信念。 這種信念會延伸至成年後的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問: 雙生之愛與榮格個體化歷程,會碰撞出什麼智慧的火花? 答: 這是一個極美、又極深的問題。雙生之愛(twin flame love)與榮格的個體化歷程,表面上是關於愛與關係,實則觸及靈魂最深層的覺醒與統合。兩者交會時,會碰撞出以下三種「靈性智慧的火花」——亦可說是靈魂成長的三個階段。 一、
Thumbnail
我們習以為常,就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信念,然後,努力不懈地達成,卻不曾想過,這個信念背後所埋藏的潛意識。 於是,我們用一生去實踐,而不去思維,就是去做。 做的當下,毫不猶豫,甚至自信滿滿,從不懷疑。 這樣的勇氣與堅定,令人感動。 但是,這樣的信念堅持下去,會不會失去了理解這個世界的多樣性。 把自己綑綁
Thumbnail
信念若無覺察,是執著; 信念若被觀照,便成智慧。 我有被這兩句話敲到頭的感覺~~ 謝謝分享!
星心(Rosema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7
Loeb的屁孩爸爸 謝謝您!執著與智慧的差別,在於覺悟。
休更三個月,我辭職後歷經多關面試,從純文組的背景轉職,加入了外商投信,也開始截然不同的職涯。因為種種原因,我也想重塑部落格,不再只寫投資,改聚焦「向內理解、向外拓展」:人生與心理、職涯、行銷、閱讀等。這次以轉職投信為起點,重整部落格定位,下一步我會怎麼寫?
Thumbnail
愛的前提不是完美,而是完整。 透過曾愷芯老師與妻子的真實經歷,不只是愛情的故事,更是自我成長的見證。 我們每個人內在,都同時擁有陰性與陽性的特質。 真正的成熟,是學會看見、接納,甚至整合這些不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