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I協力繪製的漫畫
含有「與AI協力繪製的漫畫」共 15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A.H.科普(pScience)
2025/10/17
兩種脂肪的故事: 為什麼你的大腦如此挑食? PART II
你可能以為脂肪就是「壞東西」,但事實遠比你想像的複雜。某些高脂飲食會讓大腦的「清潔工」開始拆解神經元;但在另一種情況下,它卻是飢餓大腦的救命能量來源。這場「脂肪的雙面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不會被簡單的「好 vs 壞」二分法框住。問「高脂飲食到底好不好?」就像問水是好是壞,關鍵在於。。。
#
脂肪
#
記憶力
#
突觸
2
留言
A.H.科普(pScience)
2025/10/14
AI時代的生命週期評估(LCA)
想做出永續選擇,卻被龐大的資訊量嚇退? 從礦井到掩埋場,一件簡單物品的生命週期比你想像複雜。 但我們不需要完美答案才能開始。AI輔助的LCA(生命週期評估)正在改變遊戲規則:永續不再是繁瑣的附加條件,而是創造物品的直覺一環。 讓選擇更簡單,讓生活更有意義。
#
生命週期評估
#
AI
#
LCA歷史
33
2
❦ 莊小昕
4 天前
1
謝謝小a分享!您這篇真的很有意思!帶來新的思考方向!!
1
A.H.
發文者
4 天前
1
❦ 莊小昕 謝謝小昕喜歡~ 讓我們一起~發現。想。連接~
1
付費限定
A.H.科普(pScience)
2025/10/08
兩種脂肪的故事: 為什麼你的大腦如此挑食? PART I
從前從前科學說,大腦依靠糖分運轉;它是一台需要葡萄糖的高能量機器。作為思考和行動的高效引擎,是葡萄糖的貪婪消耗者,需要持續的葡萄糖供應來維持其電活動。然而,2025年的最新研究指出,我們大腦的能量來源並非如此簡單。因此這次我們要聊的是一個關於雙面刃的脂肪故事。
5/5
脂肪為大腦提供能量
#
DDHD2
#
神經元能量
#
飽和脂肪酸
18
留言
A.H.科普(pScience)
2025/09/30
一夜好眠的真正代價是什麼?
想想這個問題: 你在一個擁擠的大城市工作。然而你想要一棟漂亮寬敞的房子,讓你有喘息的空間,但唯一的方法就是住在郊區。所以現在你面臨一個權衡,用長程通勤換取一棟大房子,或是居住在小房子換取短程通勤? 通勤者的兩難:用睡眠交換空間,這是一個經典的難題。
#
睡眠障礙
#
都市化運輸
#
通勤時間
35
5
❦ 莊小昕
2025/09/30
2
謝謝小a分享!如果能又大又近那真的是在天堂了!!
2
A.H.
發文者
2025/09/30
3
❦ 莊小昕 🤣🤣🤣對呀!小a每天都祈禱能財富自由,那就能每天寫免費公開的科普了~😂😂😂
3
A.H.科普(pScience)
2025/09/25
多巴胺和血清素在大腦中的拔河
人們曾經認為多巴胺姑娘₯是學習和記憶的大老闆。這是有道理的:你會得到 獎勵,多巴胺飆升,然後你學到了一些東西,我們稱之為「聯想學習」: 刺激、反應、多巴胺。但這並非全部的故事,因為關鍵在於:多巴胺不是單獨發揮作用。她有一個競爭對手,亦敵亦友的血清素在大腦中和她一起在學習過程中拔河。
5/5
多巴胺和血清素
#
多巴胺
#
血清素
#
獎勵學習
32
2
❦ 莊小昕
2025/09/25
2
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它們兩位的生理功能很像?!拜讀大作了!小a專業!!
2
A.H.
發文者
2025/09/26
1
❦ 莊小昕 謝謝小昕喜歡😘,預祝週末愉快~
1
A.H.科普(pScience)
2025/09/23
科學建築師的低碳之夢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全球建築聯盟(GlobalABC)共同發布的《2024–2025 年全球建築與施工狀況報告》,建築業目前佔全球能源消耗的32%、二氧化碳排放的34%,其中水泥與鋼材等建材更貢獻了18%的排放量。報告強調,若要縮小排放差距並達成氣候目標,亟需加速提升能源效率、擴大再生能源的應用、
#
低碳家園
#
氣候變遷
#
科技就是建築表現的原始素材
33
3
❦ 莊小昕
2025/09/24
1
烏托邦!
1
A.H.
發文者
2025/09/25
1
❦ 莊小昕 好消息是:國內的 「模組化」/ #預鑄工法 於去年2024年 7 月1日,實施建築物預鑄率評定機制已啟動:https://www.abri.gov.tw/PeriodicalDetail.aspx?n=861&s=2914&key=112&isShowAll=false 今年也開始了所謂的 #老宅延壽計畫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502060356.aspx
1
付費限定
A.H.科普(pScience)
2025/09/22
「多做」的陷阱:為什麼我們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減法」
周一似乎是聊聊有關心理健康研究的好日子。人有種奇怪的感覺。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如心煩意亂、焦慮不安,或只是心情低落時,我們會先做什麼?自然而然的衝動,也就是腦中蹦出來的念頭,就是「加」一些東西。「我應該開始做瑜珈了。」「我要培養一個新的嗜好。」「我需要多出去走走。」這是一種腦中的「心算」。。。
#
減法建議
#
加法建議
#
心理健康
21
2
陽光正好綠意灑
2025/09/22
1
好棒的分享!讓我開始數起,在我桌上到底躺了幾本開始讀卻結束不了的書......它們也是因為"加法"、想"再多做點什麼"所以愈堆愈高。
1
A.H.
發文者
2025/09/22
1
陽光正好綠意灑 真高興您喜歡~剛讀到此研究時,也覺得很受用~☺️
1
付費限定
A.H.科普(pScience)
2025/09/17
長新冠與月經過多和缺鐵風險有關
話說2023年,我們曾提供新冠與長新冠可能影響女性與男性生殖健康的科學證據。上個月,我們也更新了新冠病毒如何感染男性睾丸細胞並利用細胞機制進行複製與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這次,我們來看看《自然通訊》於2025年9月16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揭示長新冠與女性月經過多及缺鐵風險之間的關聯[1]。
#
長新冠
#
月經
#
缺鐵
26
4
❦ 莊小昕
2025/09/17
2
😱😱😱不管是文章內容,或是4個月完成,都令人😱😱😱
2
A.H.
發文者
2025/09/18
1
❦ 莊小昕 最新《科學》的相關報導 (2025/9/12): 使用AI的研究作者數量是承認使用AI的作者數量的四倍——而且,儘管同行評審員(reviewers) 被要求不要使用,但他們也在使用AI。。。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far-more-authors-use-ai-write-science-papers-admit-it-publisher-reports
1
付費限定
A.H.科普(pScience)
2025/09/15
萊迪希細胞知識樹
我們已知新冠病毒會利用「睪丸間質細胞」來背叛,也聊了五個萊迪希細胞歷史小故事,那麼是時候來用"一張圖看懂看透萊迪希細胞"的知識結構了!今天我們藉由三個不同視角的知識本體:MeSH, CL和BTO 來一探萊迪希細胞資料可視化後,結合圖像與文字知識樹的優勢,協助讀者快速進入抽象科學的不同理解。
#
萊迪希細胞
#
知識本體
#
睪丸間質細胞
2
留言
A.H.科普(pScience)
2025/09/08
【你的每一滴眼淚,都是靈魂深處的語言,被細膩珍藏】
...顯示更多
#
2025心理健康月
#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憂鬱症
27
5
❦ 莊小昕
2025/09/08
2
好的意境的畫面,小a加油!
2
A.H.
發文者
2025/09/08
1
❦ 莊小昕 線索就是這篇發文所伴隨的一個方格子提供的功能,我也是後來才發現的關聯,#理論上 不太可能發生。因為自小a開始寫方格子後,一直有一習慣,因 #這習慣,這文才顯得 #這事件,太神奇了!好像一發文,就 「先」送到 #需要的人 眼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