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症
含有「過動症」共 1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盼望的光
2025/10/25
募來的福
一九八八年,秀華認識有才華、長相帥氣的另一半,一九九九年,兩人攜走步入禮堂,四年後,大兒子在全家殷殷期盼下出生。秀華說,「我的體質很難受孕,各種方法都試過了,就是不成功,後來有人建議我許願,我真的很認真的許了一個願望,不久之後我就發現懷孕了。」 然而,這一份喜悅曾經中斷。秀華的兒子小杰念幼稚園
#
小杰
#
過動症
#
幼稚園
2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10/20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十八):家庭,是孩童注意力狀況的關鍵環境
與之相對,最具指標意義的關鍵因素是「環境的混亂程度」與「家長的壓力程度」。研究發現,在多數的病例裡面,通常是父母的生活壓力先出現,孩子才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風險。艾倫舉了一個棘手的例子:「試著在被趕出公寓的那天晚上,給你孩子他需要的一切安慰」。
#
前圖紙
#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5
留言
科學 × 育兒 × 共讀筆記庫
2025/10/16
孩子總是轉移注意力太快,是缺乏專注力還是大腦還沒準備好?
你是不是常常懷疑孩子為什麼「三分鐘熱度」?其實,專注力並不是大人想的那樣要「坐得住」,而是隨著年齡慢慢成長。兩歲可能專心翻媽媽的錢包,五歲能靜靜拼拼圖,八歲甚至能練琴半小時!想知道孩子到底能專注多久、各年齡差異在哪嗎?這篇文章用可愛插畫帶你秒懂。
#
孩子
#
大腦
#
年齡
6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10/12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十五):初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作者的主張與立場是:一、「生理因素是否為主要原因」在科學上還沒有完全的共識,但根據他訪談的諸位專家說法,他傾向認為環境扮演更主要的角色;二、對孩子用藥很多時候沒辦法解決背後的核心問題,且我們不應該忽視藥物的風險與隱憂。
#
前圖紙
#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
#
ADHD
2
留言
人與AI的情緒練習曲
2025/09/21
🤝ADHD:黑暗不是終點,它也可能成為力量
我想對正在與ADHD奮鬥的你說—— ADHD不是未來的死刑判決。 它是一種需要理解與調適的特質。 黑暗不會抹去你能做到的事。 只要還有一點點願意往前的心意, 你就有機會,把這份特質轉化成自己的獨特力量。
含 AI 應用內容
#
過動症
#
ADHD
#
正向力量
4
2
安立格
2025/09/21
1
第一次讀到病理學的論述,原以為這「症狀」是多數現代人的綜合人格特質。身處現代社會,五光十色,光怪陸離,暴露在前衛資訊的籠罩,和身處現實環境的落差,形成了思想和行為的必然落差,每個人都會做出回應,非常不同的處事做法。當然,很多人走出了舒適圈,形成進步的動力,並成就一番大事。也有許多失去了現實的連結,以致錯論、失序,或頹廢等等。這個現象才剛開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1
水果咬一口
發文者
2025/09/21
喜歡
安立格 或許非我狀態無法感同身受其身不由己。只是見其狀態之黑暗不忍罷了!
喜歡
VeinTRON
2025/09/16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完整解析:症狀、診斷、治療與常見疑問
是的,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神經發展疾患,屬於精神疾病的範疇,主要特徵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及衝動的行為。 它被歸類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中,但它並非精神病(Psychotic Disorders),而是一種生理上有缺損的神經發展疾患,可能由基因、環境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
含 AI 應用內容
#
精神疾病
#
神經
#
治療
12
留言
蝦仁藥師_臨床輕鬆學的沙龍
2025/09/16
美國ADHD治療藥物:Jornay PM 晚上服用的特殊劑型|作用機制與分析
Jornay PM 是一種新型長效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藥物,獲美國 FDA 核准,其獨特的「晚間服用、早晨起效」設計,能有效改善傳統劑型在清晨時段的藥效不足,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本文詳細介紹 Jornay PM 的作用機制、劑量、使用方式、臨床優勢,並探討其在 ADHD 治療中的重要意義。
#
蝦仁藥師
#
藥師
#
藥學
1
留言
蝦仁藥師_臨床輕鬆學的沙龍
2025/09/16
ADHD治療藥物:Ritalin 不同劑型之劑量轉換
在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的治療過程中,Ritalin 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藥物選擇。由於它有不同的劑型(速效、緩釋、長效),在劑量轉換時需要特別小心,正確的轉換能讓藥效更穩定。
#
蝦仁藥師
#
臨床
#
藥學
1
留言
賽琳娜
2025/09/15
《五歲前不可以吃巧克力》
我以前週日都會去教會帶兒童主日學,偶爾會聽到媽媽們討論一些育兒心得和近況。學齡前的孩子充滿好奇,也特別好動,媽媽們似乎對此總是憂心,常常提到帶孩子去看醫生、做檢查,懷疑自家孩子是不是有過動症,或者某個地方「不太正常」。其實,我能理解父母的擔心——那是一種害怕孩子不健康的心情。但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好像
#
孩子
#
過動症
#
巧克力
1
留言
Dr. J - 少一點痛 X 多一點動 X 生活更輕鬆
2025/09/14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的盛行率與醫療需求:疫情後的最新觀察
💡ADHD盛行率真的越來越高了嗎? 近年來,許多醫師、老師與相關機構都發現,接受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評估的人數明顯增加,導致醫療與支援系統壓力加大。
#
復健
#
疾病
#
復健科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