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Colin-avatar-img

Mr. Colin

43 位追蹤者

Mr. Colin

43 位追蹤者
化學材料雙碩士|5個月從50音到N2|28歲時任外商副理|31歲擔當日商襄理|35歲回外商擔任客戶經理|職場 / 生活 / 語言 / 趨勢 |分享婚姻、親權訴訟及家暴保護令聲請經驗 |
avatar-img
Mr. Colin 相談室
39會員
188內容數
外商職場文化與趨勢觀察,分享成長型思維觀點;記錄「男生也要好好保護自己」的保護令申請經過、訴訟對抗《不合理的》最小變動與幼兒從母原則;串連菁英大腦,歡迎加入交流,或贊助支持 Mr. Colin。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src
src
左先生-avatar-img
13 小時前
小時候看四驅車和戰鬥陀螺,佛門中人如爆林寺也有派人參與的XDDD,所以他們也要看看新科技(誤)。 正經地想,有聽說過宗教團體有投資在不同領域上,可能是實際需要,也可能單純錢滾錢的理財之道,所以他們是有龐大資金的投資者。
匿名投票
老花症狀
一下就出現XDD
最近上了一堂內訓的線上課 內容提到 如果有的同事會在辦公室罵髒話 這樣的舉止屬於一種微罷凌 姑且不論現任公司坐在我後面幾個位置上的一位中年男子就是這樣 是否應該定義清楚罵髒話的人是誰?對象?當下的狀況? 假如情況是:客戶不講理,業務罵髒話。 我不認為這算是一種微罷凌。
左先生-avatar-img
7 天前
這真的是要看團隊的組合,團隊如你所說就是各施所長而一起謀最大利益的,就是好團隊。 職場常有些人飊髒話基本就是無意識的助語詞,也沒有是要鬧在場的人,這些我覺得笑笑就好。但如果是恃着別人不喜歡說髒話,而肆無忌憚的罵就不好了。
八月我開始了新的工作 這是一間在台灣有超過千人的德商跨國企業公司 雖然之前待過德商 但因為是貿易公司 規模遠比現在小得多 其他待過的外商或日商裡 也沒有員工人數這麼多、分工這麼細緻的
左先生-avatar-img
2025/09/01
德商看來真的比較重視規則和細節。 有產品經理和市場經理真的蠻有差的。 沒有的話,很多時都會跌進銷售主導的狀態,太倚靠客戶的回饋或要求去更改產品,如果沒有技術部門制衡,很容易出現走歪路的情況。 但好多時如果技術/後勤部門在公司裡有話語權,又會太偏向技術/資源考慮,又跌進了「曲高和寡」或者「閉門造車」的情況,和潛在客戶越走越遠。
Mr. Colin-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左先生 so true…..
我一共離職過四次,一間台商兩間外商一間日商。 知道我要離職之後最常被問的幾個問題: 有沒有要去哪裡玩?怎麼沒有?那麼長一段時間! ...
最近在看納瓦爾寶典 剛好前幾天注意到一個納瓦爾的訪談 他提到很多哲學問題看似矛盾 其實是因為問題跟答案本身就在不同維度 例如:人生有意義嗎?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 意義是自己賦予的 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對個人而言的意義拉長了時間放大了空間來看 可能都不值得一提...
這個禮拜是Gap week 整理在待了六年多的日商中我看到的: 廢話多 要接受email裡面有很多冗言贅字 但看久了就會習慣 自動生成的 bull shit 雷達會在那些毫無建設性的禮貌敬語中逐漸強化 當下一次再看到的時候就會自動跳過 不知不覺閱讀日文郵件的速度也會變快...
普通胖大叔-avatar-img
2025/07/29
我也覺得同事的私事最好不要知道太多。主要的理由是「我是去上班賺錢,不是去採訪寫八卦或交朋友的。」
付費限定
大腦在接收外界刺激的時候 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 會有自然的機制屏蔽掉雜訊 否則就會造成資訊過載 無法行駛日常生活的判斷 轉換領域 或是身心負擔極大時 最重要的其中一個能力就是屏蔽雜訊的能力 因為當轉換領域時 前一個領域的包袱與現在領域的亟欲上手 造就了一種焦慮的情緒...
很多人 假裝自己認識很多人 假裝自己擁有很多資源 假裝自己的階層跟別人不同 可是有一個方式可以非常輕易的看穿一個人的底: 「去傾聽對方有甚麼不滿以及有甚麼行動」
睡不著騎士-avatar-img
2025/08/07
同感!對每位同事都有無盡抱怨的人,可能完全沒意識到,自己身處那樣的工作環境也是有原因的。
Mr. Co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7
睡不著騎士 對的 物以類聚 會被分類在一起是有原因的
我再上班五天就要從現在這間日商畢業了。 有幾件事情我想要分享一下...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7/20
祝你在新的一頁順心愉快唷🌻
Mr. Co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0
黃璧怡 非常感謝妳~也祝您一切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