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明卡-avatar-img

多明卡

77 位追蹤者

多明卡

77 位追蹤者
在日常生活中維持閱讀和寫作。 聯絡作者:[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多明卡的沙龍
85會員
49內容數
多明卡的部落格,如果在現代社會,一個閱讀的人、思考的人、行動的人。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本文為同人創作,內容純虛構,現實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角色:傅崐萁×黃國昌 他說按鈴很Low,沒過幾天,他就忍不住去按鈴了……
Thumbnail
《立委很忙的!》是由資深國會助理楊青霞寫的小說,鏡文學出版。作者說,這本小說是在2014年318學運(太陽花學運)期間,由於立法院議事停擺,思考種種問題,就寫了這本關於立院運作的「政普小說」。書中的許多議題,在五年後的現在依舊在立法院上演。
Thumbnail
最早應該是在高中歷史課本裡看到「反烏托邦三部曲」,喬治・歐威爾的《1984》,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薩米爾欽的《我們》。實際體認到「反烏托邦」社會的存在,以及生存在那樣的社會中人們的反叛,卻是在中國。「我們對抗娛樂至死。」我的中國朋友說,臉上帶著憂鬱而深刻的神情,幾年之後他離開了中國。
Thumbnail
提到「教授」,一般人聯想到的是敏機聰慧,在大學校園裡侃侃而談。 提到「父親」,一般人聯想到的是那個沈默而巨大的身影,扛起家庭經濟責任。 提到「街友」,一般人聯想到的是孤獨、逃避、貧困、骯髒,在街邊蜷縮而眠。 這三個身份,同時交錯在本書作者納旦尼爾・拉亨梅爾的父親查爾斯身上。
5/5我碎裂的父親
把鄭南榕基金會出的《認識鄭南榕》這本小書看完了。 讓我比較有感的是他作為活動家的表現和自我規範,如果鄭南榕活在現在,他一定是超級政治網紅,但是他不只言論走在前鋒,他也是「承擔者」。「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不是收割,他是真的負責,付出法律、金錢、生命代價。
Thumbnail
利用通勤的時間,把這本口袋書讀完了。上週國民黨青年軍戴納粹臂章,剛好趕上時事。提起納粹,許多人只會想到希特勒跟《我的奮鬥》,事實上普利摩・李維的《如果這是一個人》才是更應該被閱讀、被記住的書。
Thumbnail
這個二月,我剛好同時在讀許成鋼的《制度基因》和陳翠蓮的《重構二二八》,這兩本書剛好有許多呼應的地方,對從巨觀和微觀層次理解二二八事件的意義有許多啟發。
憲訴法、選罷法、財劃法三個法案,同一日三讀通過之後,國民黨立委徐欣瑩、陳玉珍竟然分別用召委的權力,提出暫緩公告選罷法、財劃法修正案。先公告的只有憲訴法。這件事情背後自然是傅崐萁的盤算。經過連續三天「冬日青鳥」的討伐,民間的罷免聲浪、地方政府的微詞,好像是應該要調整一下節奏。但是傅崐萁在想什麼?
Thumbnail
這本書是用專欄形式在雜誌上連載,一篇討論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生活議題,讀起來既輕鬆又能讓人深思,整體的閱讀經驗十分愉快。包含了學校與社區的交互作用,以及各類社會議題。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