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營

含有「集中營」共 16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2021.02.18) 聯軍解放集中營 每年的1月27日是國際大屠殺紀念日。這一天是1945年在波蘭奧斯威辛(Auschwitz-Birkenau)納粹集中營被蘇聯紅軍解放的日子。也因此,納粹在集中營的罪行才得以揭昭人世,納粹德軍在這集中營至少殺害了110萬人。 當年與聯軍一同前去的戰地攝影
透過1950年代老鼠溺水實驗及二戰集中營的真實案例,探討「希望」作為一種強大的心理力量,如何影響生理反應,甚至決定生命的長度。當人們感到絕望時,更容易放棄,而心中的一點點希望,卻能激發驚人的生命力。此觀點亦獲得精神病學家維克多·法蘭克和臨床案例的支持,強調希望不僅是心理狀態,更是真實的生理驅動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過度將人生價值建立在外部目標或特定日期的危險性,借鑒了集中營囚犯的故事,闡述了這種心態如何導致希望的崩潰。作者主張,真正的意義應來源於內在,如愛、責任感、當下行動的價值,以及對未來保持開放和彈性,這才是超越時間和環境的穩定力量。
Thumbnail
希特勒不是什麼天才領袖,他只是個心胸狹窄、推卸責任、靠嘴巴混上位的小人。 本書把這個人的卑劣一面攤開來看:被學校拒絕就怨天尤人,朋友成功就滿心嫉妒,打仗還一度逃兵。 真正把他捧上王座的,是一群被情緒牽著走的百姓。 這本漫畫提醒我們:別再笑德國人盲目,你我身邊天天都有小型的「希特勒現象」。
Thumbnail
5/5希特勒:20世紀的狂人
含 AI 應用內容
#集中營#廢墟#希特勒
這本書很有趣的把希特勒用漫畫的概念,帶出我們更了解這個希特勒的原型,產生共鳴性,以藝術感這部分,對我來說的想像以及他為何這麼做,讓我蠻有感覺的。
新疆的壯闊山河,成了中國刻意營造的『主題公園』,背後卻是被消音的維吾爾靈魂。從集中營、科技監控到文化抹除,無數證言揭開血色現實。《ウイグル人という罪》以漫畫與文字交錯,帶我們直視被迫害的日常:有人因手機裡的經文被捕,有人父親被迫錄下謊言影片,有人失去親人卻仍選擇公開發聲。
Thumbnail
5/5ウイグル人という罪─中国による民族浄化の真実─
Claydee-avatar-img
2025/10/03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最近的展覽也有提到這個議題,好可怕⋯⋯🙏
Claydee 啊~這資訊太重要了,我很常在228公園附近出沒,馬上排入行程!!!感謝分享~~~
史上第一本獲普立茲獎的紀實漫畫 逃得出集中營,卻走不出「家」這個迷障? 從一個家庭悲劇到一整個族裔創傷 以動物世界重現納粹種族清洗的史詩級經典  伍碧雯│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專文導讀 61Chi│漫畫家 小莊│導演.漫畫家 伍碧雯│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林蔚昀│作家 陳俊宏│
Thumbnail
我上週三晚上去陽明交大陽明校區山腰電影院重看《跳痛之旅》(A Real Pain): https://www.facebook.com/Wedmovietime/posts/pfbid02vwrQ4cyRnz6Vm7r8hTSjDE7FGcadw3sCdfDT76j6rAsTnXQWSfTTvMc
宇牛-avatar-img
2025/09/28
我喜歡商業片居多⋯⋯
人生不是等待順境,而是學會在困境中,活出自己的意義。 你是否曾在深夜問過自己:「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當人生失去方向,我們很容易陷入迷惘,甚至懷疑存在的價值。 維克多·弗蘭克的經典著作 《活出生命的意義》,正是一本能在這樣時刻,帶來力量的書。 👤 作者的生命故事 弗蘭克是一名奧地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生命#集中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