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 Lin

Jane Lin

11 位追蹤者
上班賣書下班看書aka臉編
11會員
36內容數
由新到舊
不只是母親的痛,也是所有女孩的痛──《去你媽的世界》《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2024-05-09
6
「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讀《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若非這本書,這個距離此刻已太遙遠的案件,是不可能出現在自身的生命裡,看著慕情在書裡的叩問與質疑,自己更加珍惜書中每個對話,故事是很珍貴的。
Thumbnail
2024-05-02
5
你不知道你的身體究竟怎麼了──讀《疾病的隱域》在《疾病的隱域》裡,作者梅根·歐羅克以優美與誠實的口吻,描繪了自身罹患不知名疾病的生活樣貌,從她罹病中面臨生理與心理的折磨,以及和醫生、患者、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展開對話,看見在疫後世界裡,病人與醫療機構該如何一同面對未知疾病,還有患者本身該如何與自身罹病的身體相處。
Thumbnail
2024-04-25
2
了解「對方不可能改變」才能有效溝通──《在家不要談政治》《在家不要談政治》探討在親密關係中如何處理政治立場的差異,作者透過不同政治立場的家庭及伴侶的故事,提供了改善溝通的建議,並分享了面對政治差異時的心得。
Thumbnail
2024-04-18
3
婚姻只是人生的一環——讀《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以有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單身者的生活與日常,無論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都能在本作裡獲得安慰與療癒,放下原本的「將就」,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講究」。
Thumbnail
2024-03-17
2
在苦痛之中全力泅泳──讀《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以五個短篇故事中描寫人們渴望自由、卻又受困於現實無法逃脫的生活,作者把五種魚類的習性和特色融入故事,把人們生活的日常比喻成一個個水族箱,傳遞出在友情、愛情、親情、關係、生死裡等等的不容易,為了活下去,要多麽努力才能擁有在世界泅泳的勇氣。
Thumbnail
2024-03-15
4
從《底層網紅》思考社群對自身的意義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2024-03-08
5
不只是大人系戀愛,更是在人生夾縫裡勇敢去愛以及活下去——讀《宛如星辰的你》年初讀《宛如星辰的你》,思緒飄到從未去過的瀨戶內海,在溫柔的海景裡,交織出的是綿長的情感與無盡的思念,讀完有種莫名的救贖感,也像是緊繃的生活裡的調劑,生活再如何困難,好像又可以前進。
Thumbnail
2024-02-07
6
在堆疊細碎的對話裡,看見理解家人的可能性——《滌這個不正常的人》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廖瞇與弟弟滌的對話過程,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再次與父親和母親對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深入挖掘。通過書寫,作者細膩處理了家人之間最難以解開的謎題,並療癒自己與家人的心靈困境。這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讀者將在堆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裡,見證他人的家庭現實,並與之產生共鳴。
Thumbnail
2024-01-26
5
我的身體真的不是我的身體?讀《紅線:我的性紀錄》《紅線:我的性紀錄》為洪承喜的親身經歷,也是在台出版的第一本書,從她第一次性行為、第一次自慰、第一次高潮、性工作、多邊戀等經驗,以及遭受約會暴力、性騷擾、性侵害等等因太過私密而遭掩埋的故事,透過書寫完整體現出世界之於性別以及關於性別與性的各種思索和經歷。
Thumbnail
2023-12-20
3
既簡單又複雜的蛋──讀《蛋的多重宇宙》 今年回歸健身房後,除了規劃運動菜單之外,飲食上也格外注意要多攝取蛋白質,而年初的缺蛋,到前陣子又在吵蛋,「蛋」這個與人們與生活密不可分、也是孕育生命的源頭和富含營養的食物,究竟有什麼奧祕?
Thumbnail
2023-12-13
3
縱然無法理解,也願意去愛,在那個《剛剛離開的世界》要如何理解與自身完全不同的人?如何發自內心去愛無法用相同方式溝通的對方?從《剛剛離開的世界》裡金草葉設定的七個世界觀,用七個關於愛與理解的故事,看見彼此的距離並不是缺陷,而是奮力去愛的證明。
Thumbnail
2023-11-17
3
最真實的愛也最心碎——讀《銀幕女神的七個新郎》哪位銀幕女神曾經有過七位新郎?看到書名,這個問題肯定飄過腦海,再看看書介,是一本虛構小說,劇情從記者莫妮克接到一份工作說起,默默無名的她,某一日被已經退隱的女巨星艾芙琳‧雨果找上,艾芙琳決定要找人為她撰寫自傳,說出那些被媒體跟世人爭相挖掘的話題,也就是她一生結了七次婚的這個人生。 
Thumbnail
2023-11-07
5
感到不對勁的時候,記得《我可能錯了》原本在工作上有聲有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之際,決定向公司請辭,並且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 本書《我可能錯了》即是比約恩親筆寫下的經歷,從決定出家的心路歷程,到修行中的點點滴滴,也記錄了在他決定「還俗」後,在返鄉後憂鬱籠罩他的身心靈,還發現
Thumbnail
2023-10-26
5
《直到路的盡頭》:藏在心底的一期一會早已習得獨旅的能力,讀《直到路的盡頭》便能更感同深受,無論是出發前的恐懼、路上的孤獨和質疑、返回之際的落寞……但最重要的事情是,那些路上的風景和一期一會,都會深藏在心底。
Thumbnail
2023-10-15
7
《請說「國語」》?說誰的國語?《請說「國語」》更直接切入世界上三種受壓迫語言: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粵語,從歷史、文化、教育、政策、國情等面向,看見為什麼有些語言成功發揚光大,有些卻淪為弱勢語言甚至滅絕?
Thumbnail
2023-10-09
6
結婚與不婚以外的選擇?——《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不婚女子相談室》明明結婚只是選項之一,但為什麼好像人人必選?除了結婚與不婚的人生二分法,有無其他可能?不結婚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2023-09-21
3
比起拯救世界,我只想要延續所愛的一切——《地球盡頭的溫室》「一旦少了植物,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都活不下去,但就算少了動物,植物依然能追求物種的繁榮。人類向來都只是短暫被邀請至地球這個生態環境作客而已,而且是地位岌岌可危、隨時都能驅逐的存在。」
Thumbnail
2023-09-13
4
寫給年輕的你以及不年輕的我(?——關於那些《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由【霧室】操刀,以立體設計,而隨書頁後封面綻放而出的漸層圖形,如同豐富的世界一般綻放,就像生命各種不同的狀態,也呼應書名《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世界並不是大人眼中的那樣,世上的人事物、價值觀、人生的目標.....等等,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藉由本書,李惠貞老師想提出的
Thumbnail
2023-09-03
7
緩速前行,更能理解彼此——《一千種藍》沒有超級科幻或什麼史詩級的澎湃場面,《一千種藍》以簡單的人物背景和角色設定,帶領讀者看見在近未來底下那些仍試圖存在的溫暖、平凡以及彼此為了理解而努力對話的時刻。
Thumbnail
2023-08-23
4
語言即是魔法,也是互相理解的橋樑——《巴別塔學院》《巴別塔學院》是匡靈秀R.F. Kuang長年一心想寫的主題,出版當週即空降《紐約時報》排行榜冠軍、英國《週日泰晤士報》排行榜第二名,奇幻X歷史X語言X文化,大概是這本書的元素,閱讀過程中下意識以為是哪個哈利波特外傳,但因著放入鴉片戰爭、廢奴法案等歷史作為小說基底,讓虛構與現實融合為一。
Thumbnail
2023-08-16
6
先乾了再說?好好笑又好好哭——《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這本剛上市就在待看書單裡頭,書介其實沒細看太多,只看到文案:「描繪千禧世代的孤寂與情感,懺情經典之作——甜蜜而迷惘的戀情,苦澀卻動人的青春————讓人掩卷後熱淚盈眶,想要再談一次戀愛!」就讓人瞳孔地震(?
Thumbnail
2023-08-01
4
黎米勒斜槓且前衛的人生––讀《黎.米勒》「為什麼要認識黎.米勒?」,我想這是在是否要把這本書放入購物車時可能會先問自己的問題,關於人物傳記也許從來就不是大多人首要覺得一定要閱讀的書,但就如同凱特.溫絲蕾所言:「黎.米勒卻是創造命運的女人。」
Thumbnail
2023-07-19
4
從旅行看見自己——《下雪時節》在與母親對話、在看到某個藝術品、在自己與母親分開後去山上健行,在時間持續流動的時刻,回憶如潮水般湧上,但這些突然湧上的人事物是否與旅途有關,其實也不然,畢竟「無法事事明瞭或許沒關係,只要可以單純去看,並保有它們」。
Thumbnail
2023-07-14
4
無論走多遠,創傷仍然存在——《成為怪物以前》書中有一句對話是這樣說的:「妳知道愧疚是什麼感覺。妳明白那種無能為力。」當釜已成舟,生命再也無法挽回,遺留在世的人們要如何面對失去的悲慟以及明日的盼望?我想這是看完本書後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2023-07-05
1
在廣大的時空裡,我們僅是那樣渺小——《寧靜海的旅人》無論時間走了多遠,身體依然會記憶當下那時的無能為力,這時嘉柏瑞在旅行過一遭後的感想:「我已是無盡洪流之中靜止在原處的一個點」也許可做為一個定錨,過往被迫的放慢,也許是去感受「真實感」的最佳時機。
Thumbnail
2023-06-21
3
相遇了,就要一路愛到底——《有狗的日子》韓國圖像小說先驅的金錦淑本次最新漫畫作品《有狗的日子》,以上千張照片與日記為基礎,透過寫實描繪傳達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愛,只要你有一顆愛動物的心,都能在作者一筆一劃下的狗,感受到最炙熱且最炙熱且動容的愛。
Thumbnail
2023-06-14
7
若一生只能讀一本小說,我選——《渺小一生》讀《渺小一生》的那幾個日子,彷彿身心靈被裘德所遭遇的一切給吞噬,既沈重、疼痛卻又交織了一層又一層隨著歲月流逝依然不變的情感,要不是看到作家陳思宏的貼文,這套小說真的不可能出現在待讀書單裡,慶幸好險插隊先看了,甚至大言不慚直接給它封為:「若一生只能讀一本小說,我選《渺小一生》」:)
Thumbnail
2023-06-09
9
當世界已改變,我們還能記得什麼?——《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一場由喬治亞而起的流感以驚人的速度肆虐全世界,病毒傳染率強到人會極短的時間內發病死亡,究竟多短,書中一段這樣寫:「當晚那群人之中,活得最久的是酒保。三週後,他死在離開多倫多市區的路上。」
Thumbnail
2023-05-17
10
🇺🇦烏俄戰爭打什麼?從《公雞之家》回望邊境之國的記憶與哀愁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以「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為戰爭藉口動員俄軍侵略烏克蘭,至今無情戰火已長達一週年,為何俄羅斯要攻打烏克蘭?臉譜出版四月新書《#公雞之家》以兩國之間的關係為基底,從一個家族橫跨四代紛雜的歷史記憶為主軸,帶領我們找回未經戰火蹂躪的烏克蘭,以及一個家族重新找回連結的可能。
Thumbnail
2023-04-21
4
🎭 沒中過邪?也許你該看看《表演課》《表演課》描述一位來歷不明的教師:約翰.史密斯與他的10位學員的故事,學員當中有陷入婚姻危機的夫妻、不擅社交的女子、單親母親、相依為命的祖孫、獨身男性勞工、有前科的男子等等,沒想到第一堂課約翰就直接現場請一個學員來幫自己「代課」...
Thumbnail
2023-04-12
5
嗅覺到底多重要——《你聞到了嗎?》人類最常倚賴的感官即是視覺,但其實嗅覺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感官、甚至是觸動我們的記憶的關鍵!《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到動植物甚至是機器,作者比爾.S.漢森透過一個個小實驗和觀察,帶領你我更深認識自己以及其他物種的「鼻子」~
Thumbnail
2023-03-17
4
「那個男人」究竟是哪個男人? 「現在能愛上某個人,是多虧過去讓這個人變成這樣......如果對方說出的過去,與真實的過去不同,那這份愛就是錯的嗎?如果對方意圖說謊,一切就化為泡影嗎?還是說,從這裡會展開一段新的愛?」
Thumbnail
2023-03-01
13
植物是人類最大的希望?—《我的尋藥人生》在她的人生裡,她始終是少數:天生殘疾,女性科學家,研究不被看好的植物藥領域。她卻在生命的各處,都展現出戰士般的勇氣 。
Thumbnail
2023-02-27
7
想談一場最佳愛情?容易嗎?看完《她厭男,她是我女友》和《今晚,換她和我男友約會》,十分大快人心,近年性別平權意識逐漸抬頭,從直男行為研究社、各種相關書籍到延伸各式影片討論,無論是社會上對於女性的既定形象,或是那些被各種「應該」綁架的情勒對話,又或者是兩性面對關係而產生的期待落差,面對愛情,如今的風景已全然不同。
Thumbnail
2023-02-19
5
關於譯者你我所不知道的事—《譯者即叛徒?》在繁體中文翻譯與出版界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筆譯宋瑛堂,自2020年起受OKAPI「譯界人生」單元之邀,每月連載專欄文章,主題即為翻譯工作的心得與甘苦,本書即以此專欄為基底,加上新撰的篇章與段落,與讀者無私分享他在翻譯這條路上30餘年間的觀察與省思。
Thumbnail
2023-02-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