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誌『感冒可以看中醫、轉骨方、吃糯米容易脹氣』-112/11/28 週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注意!參考流量數據後,內容有重大調整,希望這個調整你們喜歡!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的連結,後面會附上文字介紹,歡迎追蹤訂閱,獲得健康生活從此做起!

我其他的社群經營:https://linktr.ee/raymedilife

youtube影片連結:

Ray

Medi

Life


感冒可以看中醫

感冒就像天氣一樣,有兩種類型:風寒型和風熱型。

風寒型感冒:就像冬天的寒風一樣,讓人打哆嗦,鼻子塞住,不容易出汗

風熱型感冒:則像夏天的炎熱,可能會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

中醫認為,如果身體足夠強壯,就能抵抗這些不良的「天氣」。 中醫診斷感冒的方法有很多,他們會觀察你的外表,聽你講話,提問一些問題,甚至摸摸你的脈搏。根據診斷結果,中醫會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就像我們穿衣服應對不同的天氣一樣。對於風寒型的感冒,中醫會使用溫暖的治療方法;對於風熱型的感冒,則會使用清涼的治療方法。這就是中醫對待感冒的方式。

總結一下,感冒可以看中醫,他們會根據你的症狀和體質,選擇適合你的治療方法。


轉骨方

🔔 提醒:以下內容為初步說明

🔔 中藥轉骨是指利用中草藥促進骨骼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發育和成長。這是一種傳統中醫療法,認為特定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可以強化或改變人體骨骼和結構。 在古代,人們經常營養不良,所以他們使用轉骨方配合食材(如雞肉)來增加營養,以促進生長。而現代人的營養狀況較好,所以轉骨方則更注重通絡、活血和疏肝等方式。 建議先去西醫檢查骨齡,確認生長曲線,再配合中藥治療更能確認療效,並確保生長板還未閉合,這樣才能確保治療不會白忙一場! 關於促進生長,有三個階段適用於針灸和服藥:

  • 6-10歲:只需要補脾以增強腸胃消化吸收功能,為青春期的成長打下基礎。
  • 10-17歲:是轉骨的黃金時期,建議補腎壯筋骨、健脾和胃,加強疏肝功能。
  • 18-22歲:主要需要補腎以強化筋骨。 如果孩子沒有時間運動,建議家長購買一台垂直律動機,每天讓孩子震動半小時以上,非常有效!

https://joymall.co/31xgI (商品參考連結)


吃糯米容易脹氣嗎?

🌾 糯米脹氣問題解析 在中醫理論中,糯米容易讓我們感到脹氣。這是因為糯米比較黏稠,容易停留在我們的腸胃中,給脾胃帶來更多的負擔。脾胃在中醫理論中負責消化食物,將其轉化為營養物質,並運送到全身。當我們吃了太多糯米時,脾胃的消化功能可能會受到阻礙,食物就會在腸胃中停滯不前,難以消化吸收,進而引起脹氣問題。

🍚 如何解決糯米脹氣問題 想要解決因糯米而引起的脹氣問題,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調整飲食:減少糯米的攝入量,同時增加易於消化的食物,如小米、大米等。同時,要避免過多攝入生冷、油膩和難以消化的食物。

2. 中藥調理:可以使用一些有助於健脾消濕、促進消化的中藥,如木香、陳皮、砂仁等,以改善消化功能和緩解脹氣問題。

3. 針灸治療:通過針灸特定的穴位,如中脘、足三里等,可以促進氣機流通,幫助脾胃消化,緩解脹氣症狀。

4. 生活方式調整:建議進行適量的運動,如散步、輕柔的體操等,以增強脾胃功能和促進血液循環。

5. 食療方面:可以食用一些有助於健脾消食的食材,如山藥、扁豆、薏苡仁等。這些食材能夠幫助改善脾胃功能,減少脹氣問題的發生。

🌿 注意事項 在嘗試上述方法時,建議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 Ray 的健康衛教指南|專業醫學知識與健康生活建議
11會員
43內容數
在我的看診日記裡,每個患者的故事都是一段感動的旅程,每個治療過程都蘊藏著深刻的情感糾結。生命與現實的碰撞中,帶出不同的火花。在這中醫的行醫道路上,除了治療衛教與醫療資料的提供,我希望能通過文字,將患者的生命教育以另一種方式輸出,讓每個字句都成為感悟與共鳴的橋梁。
2023/12/14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的連結,後面會附上文字介紹,歡迎追蹤訂閱,獲得健康生活從此做起!
Thumbnail
2023/12/14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的連結,後面會附上文字介紹,歡迎追蹤訂閱,獲得健康生活從此做起!
Thumbnail
2023/12/11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的連結,後面會附上文字介紹,歡迎追蹤訂閱,獲得健康生活從此做起!
Thumbnail
2023/12/11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的連結,後面會附上文字介紹,歡迎追蹤訂閱,獲得健康生活從此做起!
Thumbnail
2023/12/08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的連結,後面會附上文字介紹,歡迎追蹤訂閱,獲得健康生活從此做起!
Thumbnail
2023/12/08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的連結,後面會附上文字介紹,歡迎追蹤訂閱,獲得健康生活從此做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的連結,後面會附上文字介紹,歡迎追蹤訂閱,獲得健康生活從此做起!
Thumbnail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的連結,後面會附上文字介紹,歡迎追蹤訂閱,獲得健康生活從此做起!
Thumbnail
注意!參考流量數據後,內容有重大調整,希望這個調整你們喜歡!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
Thumbnail
注意!參考流量數據後,內容有重大調整,希望這個調整你們喜歡! 這邊是一個固定的分享計畫,會同步分享在IG和FB,觀看體驗最好會是在IG上,但方格子的內容完整性會是最高的,主要是想每週二、五,分享一點衛教知識、中藥知識、生活內容,呼應一開始取RayMediLife的名稱設計,這邊會附上youtube
Thumbnail
小慶是個在台北長大的年輕人,高二暑假,他第一次到屏東鄉下探望當中醫的爺爺,由於南部天氣熱,小慶買了很多可樂和冰品。第二天早上,爺爺去叫他起床時,發現他竟無力起床,他說自己從凌晨就開始發冷、發熱、頭痛、全身痠痛、腹脹腹痛、上吐下瀉。 爺爺這才發現房間空調溫度設在18度,圾垃桶裡還有多冰棒袋子和可樂罐
Thumbnail
小慶是個在台北長大的年輕人,高二暑假,他第一次到屏東鄉下探望當中醫的爺爺,由於南部天氣熱,小慶買了很多可樂和冰品。第二天早上,爺爺去叫他起床時,發現他竟無力起床,他說自己從凌晨就開始發冷、發熱、頭痛、全身痠痛、腹脹腹痛、上吐下瀉。 爺爺這才發現房間空調溫度設在18度,圾垃桶裡還有多冰棒袋子和可樂罐
Thumbnail
看「改變生命的食物」,覺得對天然蔬果好不了解, 看「西藥是一場百年的騙局」還有「90%的藥都不能吃」這些書,又覺得跟自己的身體也很不熟,包括我們以為治病救命的藥物也是。 我們從小被灌輸「生病就要看醫生、吃藥才能消除症狀」,殊不知, *感冒*的發燒症狀,是免疫系統感受到危險,人體自動升溫,在高溫的環境
Thumbnail
看「改變生命的食物」,覺得對天然蔬果好不了解, 看「西藥是一場百年的騙局」還有「90%的藥都不能吃」這些書,又覺得跟自己的身體也很不熟,包括我們以為治病救命的藥物也是。 我們從小被灌輸「生病就要看醫生、吃藥才能消除症狀」,殊不知, *感冒*的發燒症狀,是免疫系統感受到危險,人體自動升溫,在高溫的環境
Thumbnail
💕最近溫差很大 有沒有好好的注意保暖呢?👀 這週腸胃炎或發燒的病患們不少喔 而且啊季節性流感都比以往還要嚴重些 哈哈我都跟患者說 一般的 #感冒病毒 都被 #新冠病毒 帶壞了 飲食和作息方面都要特別的注意 有任何一點症狀 馬上就醫準沒錯💪 很快就能夠緩解下來了 至少縮短病程緩解身體的疲勞感�
Thumbnail
💕最近溫差很大 有沒有好好的注意保暖呢?👀 這週腸胃炎或發燒的病患們不少喔 而且啊季節性流感都比以往還要嚴重些 哈哈我都跟患者說 一般的 #感冒病毒 都被 #新冠病毒 帶壞了 飲食和作息方面都要特別的注意 有任何一點症狀 馬上就醫準沒錯💪 很快就能夠緩解下來了 至少縮短病程緩解身體的疲勞感�
Thumbnail
感冒發燒、頭痛、肩頸痠痛,風一吹來,就渾身不舒服,上班時無法集中注意力,一整天下來更是疲倦不堪。路過藥局,先買個普拿疼退退燒,止一下頭痛吧! 相信這是大家遇到身體有類似發燒頭痛時,第一個想到的念頭--趕快退燒。發燒是身體免疫力去對抗病毒入侵或是抵抗風邪時的一種自然現象,「發燒」代表著你身體目前有足夠
Thumbnail
感冒發燒、頭痛、肩頸痠痛,風一吹來,就渾身不舒服,上班時無法集中注意力,一整天下來更是疲倦不堪。路過藥局,先買個普拿疼退退燒,止一下頭痛吧! 相信這是大家遇到身體有類似發燒頭痛時,第一個想到的念頭--趕快退燒。發燒是身體免疫力去對抗病毒入侵或是抵抗風邪時的一種自然現象,「發燒」代表著你身體目前有足夠
Thumbnail
  說到「感冒」,相信每個人從小到大一定都會經歷過,而這看似非常「普遍」的疾病,中醫又是怎麼看待它呢?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怎麼預防呢?以下讓我們為您說明!
Thumbnail
  說到「感冒」,相信每個人從小到大一定都會經歷過,而這看似非常「普遍」的疾病,中醫又是怎麼看待它呢?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怎麼預防呢?以下讓我們為您說明!
Thumbnail
  發燒是可以用中藥退掉的,根據我的經驗   醫案:小兒濕溫流感 2017年某週五晚: 小朋友碎唸有幾位同學重感冒在小教室密閉空間不戴口罩。 晚上咳了幾聲沒太去理會,書讀累了就睡了。 周六晚: 外感症狀逐漸加重,仍不以為意,發懶,想說之前的藥繼續吃,多休息就好。 周日晚: 喔喔…頭痛、眼乾、咳嗽、喉
Thumbnail
  發燒是可以用中藥退掉的,根據我的經驗   醫案:小兒濕溫流感 2017年某週五晚: 小朋友碎唸有幾位同學重感冒在小教室密閉空間不戴口罩。 晚上咳了幾聲沒太去理會,書讀累了就睡了。 周六晚: 外感症狀逐漸加重,仍不以為意,發懶,想說之前的藥繼續吃,多休息就好。 周日晚: 喔喔…頭痛、眼乾、咳嗽、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