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溫莎墓園日記》_優雅縝密的奇幻之旅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前言

  之所以說優雅是因為整本書洋溢著木心的藝文知識,他並不是將之強行塞入情節中,而是幻化成諸多意象,有時如滔滔江水,有時如涓涓細流般灌入讀者的眼中;之所以說縝密是因為木心很有意識地將想說的內容隱瞞在表象之下,使表象是一個故事,而暗地裡卻完全是另一個悲劇。

  作者木心出身於 1927 年動盪不安的中國,注定經歷戰亂、文革之亂,也因此促成他的不平常的視野。而另一項影響他的關鍵是藝術。木心自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曾師承林風眠先生,好讀異國文學,使其筆下文字常有形而上之美。多說無益,就引〈編輯弁言〉中所述:「難免被他那不可思議廣闊的心靈幅展而顫慄」,又言:「我們為其全景自由的洞見而激動而豔羨,為其風骨儀態而拜倒而自愧」,實無異議。

  這是我第一本評論的文學書,不過我並無評論木心甚至是其他文學家之本錢與實力,所以此文純粹就只有介紹文章與訴說我內心感覺。


raw-image


〈此岸的克利斯朵夫〉

  〈此岸的克利斯朵夫〉講述木心與席德進之間的緣份,寫於一九八六年,席德進逝世五週年。克利斯朵夫是法國作家羅曼筆下的角色,講述一個音樂天才如何克服自身心靈的陰暗面與大環境的敵意,最後獲得眾人的尊敬。

  四十年前,杭州藝專學生宿舍。那時的中國剛經過世界大戰,反常的生活造就人生的無知,以大藝術家自居者不少,其中席德進是公認畫最好的。木心心中的席德進一開始是唯美主義的,即藝術家需「如蛾撲火地愛美,必須受折磨受苦,百般奮鬥,不是沒有卑下的情欲而是不被卑下的情欲制服,幾次三番地死而復活,終於成功,一成就就不會失敗了」。但某天當木心看到席德進那「聖潔的氣象」,如殉道者般的神情,他改觀了。不知在一九八一年,席德進死後的神情是不是這樣呢?
  之後一九四八年,他們在台灣台南相遇。已從相猜忌改為相敬悅的二人,整日聽交響樂、烹煮、寫生,不以寒傖為恥,「拙劣極了,卻也快樂極了」。那時的木心認為席德進像克利斯朵夫,「把不理想的都變為理想的了」,但也只能臻至「像」的境界而已。一九四八年底,杭州上海的親友催木心速歸,然而輪船要待陰曆元旦後才能啟航,而這段期間也是木心與席德進最後相處的時間了。木心「一夜一夜地靜聆席德進回顧往事」,約定「巴黎再見」,寫了封信偷偷放在他枕上,卻又自覺彼此交情不深,連忙收回。木心回到上海,輾轉得知席德進為木心之別哭了一夜,為此他「劇烈懊悔沒有把那信留下」。
  一九八一年,木心從廖未林那兒得知,席德進已是台灣著名的大畫家,亟欲得到老同學老朋友的訊息。木心自此每晚為席德進寫信,越寫越長……。之後才得知,席德進罹患的是癌症,危在旦夕,決定「以後」再給席德進寄信。木心認為席德進夭折在他最青春有為的生命階段,而走在克利斯朵夫之路的席德進知道自己何時會成功,「所以臨終的他,萬分不甘心……」。
  羅曼在《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終局寫道,克利斯朵夫渡過了河,而席德進是有望渡河卻「折倒在岸邊」。「雖則生命不直接等於智慧,長壽者未必超凡入聖,但說『死亡是一種美』的是高齡碩果的畢卡索」。

  是啊,也只有那已達成自己豐功偉業的畢卡索才能輕鬆地說「死亡是一種美」了,對木心來說,席德進之夭折與未竟之功是應該遺憾的。木心藉此文緬懷席德進,並且以回憶與席德進之相處情形,向讀者建構了木心心中的他,那堅持「把不理想的都變為理想的他」。

〈雙重悲悼〉

  〈雙重悲悼〉是木心回憶林風眠先生身受時代悲劇的文章。

  一九五○年,木心在杭州藝專看著林先生的畫,彷彿正站在窗前,窗外是自由。一九五一年是林風眠先生創作黃金期的正式開始。之後到文革前夕,是他繪畫創作的顛峰期。一九六六年,林先生被拘留在上海來公安局,而他親手毀滅了那些畫。自己創作的畫卻成為自己的罪,畫在人亡,人畫俱亡,畫亡人在,「唯有放棄畫,減輕罪名,人才有望活下來,才符合為藝術道的精神」。當他再回到南昌路寓所時,已近七十歲,「稍事休養後,便奮起作畫,力圖追復他所失去的累累碩果」。
  但凡靈感之作,留則永存,去則不返
  之後,木心評林風眠先生在一九八○年間赴法國展覽的那一組畫,「它們實在不足以表示畫家的原有水準」,「一次比一次散了」。「我所曾經見過的林風眠先生的傑作,是從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五年這十年中的近百幅畫,其中之半數,曾被讚為:像花一般的香、夜一般的深、死一般的靜、酒一般的醉人。這些畫,保存在時光的博物館中,愈逝愈遠。

  我想借用木心在文中所述隨心所欲的字句,來描述我的想法吧。如果心不純粹,或心累了,或根本不適合作畫、寫文,那麼即使能隨心所欲,又當如何呢?

其他

  其他文章也值得一讀,如:〈夏明珠〉,講述父親的情婦夏明珠和母親的互動,以及少年對母親的不諒解;〈芳芳 NO. 4〉,講述主角和芳芳的四次交流,最後帶出中國文革給人們的後遺症;〈壽衣〉藉廚娘陳媽帶出鄉下人篤信占卜的荒謬以及中國人常有,那無意義的「做作式的同情」。篇篇皆精采,主題也迷人,實為好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奇狐文化的小沙龍
13會員
168內容數
個人生活體悟、觀點分享,兼有一些文學與機械創作,歡迎大家來晃晃。
2024/09/16
  當我們談起大自然與海洋,你的印象是在林間敏捷穿梭的鳥獸?在潮間帶恣意橫行的螃蟹?是柵欄後打著哈欠、伸著懶腰的虎獅呢?不論是何者,畫面中的動物與植物一定非常鮮活生動,這也是 Julia Rothman 《解剖書》系列的特點。
2024/09/16
  當我們談起大自然與海洋,你的印象是在林間敏捷穿梭的鳥獸?在潮間帶恣意橫行的螃蟹?是柵欄後打著哈欠、伸著懶腰的虎獅呢?不論是何者,畫面中的動物與植物一定非常鮮活生動,這也是 Julia Rothman 《解剖書》系列的特點。
2023/10/27
  法律對我們非相關從業的一般人來說,是極為神祕的領域,就像生活在桌面下或是儲櫃角落的怪物一樣敬而遠之,希冀不要隨意招惹上身。然而我們卻又對新聞中法官的審判感到不解,甚至痛斥恐龍法官。我想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法律。
Thumbnail
2023/10/27
  法律對我們非相關從業的一般人來說,是極為神祕的領域,就像生活在桌面下或是儲櫃角落的怪物一樣敬而遠之,希冀不要隨意招惹上身。然而我們卻又對新聞中法官的審判感到不解,甚至痛斥恐龍法官。我想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法律。
Thumbnail
2023/09/30
  這本書是朱敬一院士的讀書、叛逆心得之作,描述他如何由博而精,再由精而博地做學問。稍微介紹作者朱敬一院士,台大的經濟學教授、中研院院士,曾任國科會主委與台灣駐 WTO 常任代表團。而與此書最重要的學問方面,經濟學博士畢業後,又鑽研法律、演化生物學等等旁門左道,竟也有幾篇發表至國際期刊的論文,可說是
Thumbnail
2023/09/30
  這本書是朱敬一院士的讀書、叛逆心得之作,描述他如何由博而精,再由精而博地做學問。稍微介紹作者朱敬一院士,台大的經濟學教授、中研院院士,曾任國科會主委與台灣駐 WTO 常任代表團。而與此書最重要的學問方面,經濟學博士畢業後,又鑽研法律、演化生物學等等旁門左道,竟也有幾篇發表至國際期刊的論文,可說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一本以調香、香草植物等香料為故事主軸的小說 略帶有些微懸疑感 以緩慢的節奏回溯 而這個倒敘的情節編排的相當自然 絲毫沒有刻意的感覺 這是一本氛圍感重的書 關於感官、環境、覺知的描寫細緻 占比篇幅也很大 而那些精心刻畫的敘述 恰巧又引領著故事往下進行 我幾乎沒有讀過氛圍營造這麼好的書
Thumbnail
一本以調香、香草植物等香料為故事主軸的小說 略帶有些微懸疑感 以緩慢的節奏回溯 而這個倒敘的情節編排的相當自然 絲毫沒有刻意的感覺 這是一本氛圍感重的書 關於感官、環境、覺知的描寫細緻 占比篇幅也很大 而那些精心刻畫的敘述 恰巧又引領著故事往下進行 我幾乎沒有讀過氛圍營造這麼好的書
Thumbnail
華人讀詩必讀《唐詩三百首》,讀古文必讀《古文觀止》,而只要是愛書人就一定會喜歡《幽夢影》。 《幽夢影》是一冊薄薄的、可愛的、別致的小書,也可以說是一本奇書,為清代「雅痞」張潮(字「心齋」)所著,採取《論語》的語錄形式,記下他對生活的看法與世事的感悟,共二百十三則,近自才子佳人,遠至草木蟲魚,可
Thumbnail
華人讀詩必讀《唐詩三百首》,讀古文必讀《古文觀止》,而只要是愛書人就一定會喜歡《幽夢影》。 《幽夢影》是一冊薄薄的、可愛的、別致的小書,也可以說是一本奇書,為清代「雅痞」張潮(字「心齋」)所著,採取《論語》的語錄形式,記下他對生活的看法與世事的感悟,共二百十三則,近自才子佳人,遠至草木蟲魚,可
Thumbnail
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關於魔鬼陰謀的奇幻故事,充滿了象徵主義、寓言和隱喻。並且探索了身體、心智和靈魂到底是什麼以及各種交織的奧祕真理。
Thumbnail
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關於魔鬼陰謀的奇幻故事,充滿了象徵主義、寓言和隱喻。並且探索了身體、心智和靈魂到底是什麼以及各種交織的奧祕真理。
Thumbnail
這本書讓我想起為何過去不常碰懸疑推理小說XD(對陰森氣氛的作品苦手) 作者擅長運用詭譎的文字塑造氣氛,身為作家的主角葉聲秋受到主編老甘的請託,開始著手調查一封信中所寫的故事隱藏的背後意義和真相,才發現所有關係者都用一層又一層的謊言,隱藏不同的悲劇...。
Thumbnail
這本書讓我想起為何過去不常碰懸疑推理小說XD(對陰森氣氛的作品苦手) 作者擅長運用詭譎的文字塑造氣氛,身為作家的主角葉聲秋受到主編老甘的請託,開始著手調查一封信中所寫的故事隱藏的背後意義和真相,才發現所有關係者都用一層又一層的謊言,隱藏不同的悲劇...。
Thumbnail
相澤沙呼  2021 悅知文化 分類:小說  前面看似平凡的設定,本格推理搭配日劇般的戀愛情節,原本看似老套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劇情,沒想到在後面來了個大反轉。讓人恍然大悟,其實在書名作者就已經提示我們了,但我們還是不知不覺被牽著偏離主題,好看。
Thumbnail
相澤沙呼  2021 悅知文化 分類:小說  前面看似平凡的設定,本格推理搭配日劇般的戀愛情節,原本看似老套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劇情,沒想到在後面來了個大反轉。讓人恍然大悟,其實在書名作者就已經提示我們了,但我們還是不知不覺被牽著偏離主題,好看。
Thumbnail
這本《碧海心》,有著她一貫的筆法 ─ 「佈謎」與「解謎」。 閱讀過程,不會讓人如霧裡看花。 作者很用心的塑造主角的形象,每一句對話、每一個動作,都讓人看的興味盎然。 雖說,不是很愉悅的故事,可說是帶點淡淡傷懷。 不過,主角們未沉溺在過往的的傷痛中。 至少,他們表現出堅強的一面。 縱然,可
Thumbnail
這本《碧海心》,有著她一貫的筆法 ─ 「佈謎」與「解謎」。 閱讀過程,不會讓人如霧裡看花。 作者很用心的塑造主角的形象,每一句對話、每一個動作,都讓人看的興味盎然。 雖說,不是很愉悅的故事,可說是帶點淡淡傷懷。 不過,主角們未沉溺在過往的的傷痛中。 至少,他們表現出堅強的一面。 縱然,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