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項目 【目標2】人人吃得飽,不飢餓談起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飢餓的問題比我們理解的還嚴重

生在富裕的台灣社會環境下,但還是有少數族群在為每日的溫飽奮鬥,這些族群弱來自於勢家庭和個人面臨經濟困境,導致糧食取得不足,這其中包含一些低收入戶、獨居老人、新住民等群體。

除了台灣之外,全球部分真實數據呈現,我們難以想像,但是卻是事實 :

2019年統計在新冠肺炎後期,全球受到中重度糧食危機與安全的人口上升到25.9%。
全球高達21.3% 總計約1.44億低於五歲以下兒童面臨發育遲緩的問題。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估計,2022年全球約有7.35億人面臨飢餓。
這意味著全球約有9.1%的人口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
飢餓和營養不良每年可能導致全球GDP損失約3.5萬億美元。
全球約1/3的食物被浪費或丟棄,同時仍有大量人口挨餓。
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是到2030年消除飢餓,但目前進展不如預期。

那麼聯合國設定那些目標要來解決這個飢餓問題呢?

SDGs 目標2: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圖片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SDGs 目標2: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圖片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我們要消除飢餓目標是那些?

2.1 到2030年,消除饑餓,確保所有人,特別是窮人和弱勢群體,包括嬰兒,全年都有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

2.2 到2030年,消除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包括到2025年實現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和消瘦問題相關國際目標,解決青春期少女、孕婦、哺乳期婦女和老年人的營養需求

2.3 到2030年,實現農業生產力翻倍和小規模糧食生產者,特別是婦女、土著居民、農戶、牧民和漁民的收入翻番,具體做法包括確保平等獲得土地、其他生產資源和要素、知識、金融服務、市場以及增值和非農就業機會。

2.4 到2030年,確保建立可持續糧食生產體系並執行具有抗災能力的農作方法,以提高生產力和產量,幫助維護生態系統,加強適應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幹旱、洪澇和其他災害的能力,逐步改善土地和土壤質量。

2.5 到2020年,通過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層面建立管理得當、多樣化的種子和植物庫,保持種子、種植作物、養殖和馴養的動物及與之相關的野生物種的基因多樣性;根據國際商定原則獲取及公正、公平地分享利用基因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產生的惠益。

2.A 通過加強國際合作等方式,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研究和推廣服務、技術開發、植物和牲畜基因庫的投資,以增強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能力。

2.B 根據多哈發展回合授權,糾正和防止世界農業市場上的貿易限制和扭曲,包括同時取消一切形式的農業出口補貼和具有相同作用的所有出口措施。.

2.C 采取措施,確保糧食商品市場及其衍生工具正常發揮作用,確保及時獲取包括糧食儲備量在內的市場信息,限制糧價劇烈波動。

▎達成目標,我們可以怎麼來思考?

談到這個目標,我會想要分成三個面向來分享

第一,了解飢餓的感受,知道什麼是飢餓?

第二,珍惜食物,學會不要浪費食物。

第三,進而協助需要的人們,讓他們可以負擔各種食物,確保營養健康。

感同身受開始,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組織的飢餓三十的活動,確實提高社會對飢餓問題的關注,也藉由這三十小時的餐費節省救助窮困的家庭。

除了體驗感受後,我們日常可做的是「珍惜食物」。

就以台灣人每天必做的「逛超商」,倒底是多愛逛呢?有數字統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逛超商的次數是——

答案是 : 137次

並沒有為超商打廣告的想法,但我同意如果採買全家超商的友善食光,7-11的i 珍食即期品優惠其實,不僅讓食物價格變的友善,更不會浪費食物。

更進一步,讓更多的人負擔的起營養的食物。

善用超商消費活動

善用超商消費活動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在台灣,每年浪費的廚餘堆疊起來的高度超過13,500座的101大樓。

初估101大樓的高度:509.2m
13,500座101大樓的總高度:509.2m x 13,500 = 6,874,200m = 6,874.2公里
假設這些廚餘的密度約為水的密度估算(1000 kg/m³)
體積 ≈ 6,874,200,000 m³
重量 ≈ 6,874,200,000,000 kg = 6,874,200,000 噸
每人每年食物消耗約 500 kg 食物,則 :
6,874,200,000 噸 ÷ 0.5 噸/人/年 = 13,748,400,000 人/年
表示這些浪費的食物可以養活 13,748,400,000 人一年
或者可以養活台灣全部人口(約2,300萬)近 600 年

我們浪費的比消耗的速度超過600倍。

這些浪費的食物沒有辦法有效分配到需要的人手上,而近年來的「食物銀行」積極解決這個問題。

全球食物銀行網絡 (The Global Foodbanking Network) 是國際食物銀行代表組織,已有近半世紀的歷史,目前在全球近44個國家有會員國,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已於2012年正式成為全球食物銀行的第24個會員國,與其他會員國共同致力於緩解世界飢餓與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台灣的食物銀行做法是藉由社工實地考察確認需求的對象,並且依照實際需求提供物資給受補助的弱勢學童與老人。同時,食物銀行收集整合工廠、中盤商或者消費這等等來源,將即期或者即將被丟棄的食物,提供到最需要的人們手上。

在行有餘力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藉由支持公開透明的公益團體,來表達對於消滅飢餓的重視。

SDG的各項目不只是口號,我們真的可以做些什麼,把善的循環無限延伸下去。

下一次,我們來分享 SDGs 目標3|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ne的職涯永續學習筆記
8會員
32內容數
【個人思維成長、職場軟實力、永續發展】專區,跟和我一樣愛學習的你分享
2025/02/03
探討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六項目標: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設施,並進行永續管理。文章內容包含全球水資源短缺的現狀、臺灣在水資源管理上的進展與挑戰、以色列的成功案例,以及企業與個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為水資源永續盡一份力。
Thumbnail
2025/02/03
探討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六項目標: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設施,並進行永續管理。文章內容包含全球水資源短缺的現狀、臺灣在水資源管理上的進展與挑戰、以色列的成功案例,以及企業與個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為水資源永續盡一份力。
Thumbnail
2024/10/13
本篇文章探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 中的第五項目標,即性別平等。文章分析了全球及臺灣在性別平等方面的進展與挑戰,特別是職場中的不平等現象及薪資差距問題,並以冰島為例,展現成功實現性別平等的典範。此外,透過賽爾瑪的故事,強調經濟獨立對女性權益的重要性,激勵人們持續推動性別平等的努力。
Thumbnail
2024/10/13
本篇文章探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 中的第五項目標,即性別平等。文章分析了全球及臺灣在性別平等方面的進展與挑戰,特別是職場中的不平等現象及薪資差距問題,並以冰島為例,展現成功實現性別平等的典範。此外,透過賽爾瑪的故事,強調經濟獨立對女性權益的重要性,激勵人們持續推動性別平等的努力。
Thumbnail
2024/10/08
全球在這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推波下,教育的普遍性已經提高很多,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優質教育」被列為第四項重要目標,不只是口號,它更是攸關每個人未來發展的關鍵。 那,什麼是優質教育? 優質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公平且高品質的教育機會,並促進終身學習。這包括: 從幼兒教育
Thumbnail
2024/10/08
全球在這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推波下,教育的普遍性已經提高很多,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優質教育」被列為第四項重要目標,不只是口號,它更是攸關每個人未來發展的關鍵。 那,什麼是優質教育? 優質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公平且高品質的教育機會,並促進終身學習。這包括: 從幼兒教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對於維持體重,提出了冬天的對策,還是有可能面對狂吃的可能性。即使失敗了也沒關係,依然有備用的策略會在後續支撐著。而在從事戶外活動時,就沒辦法像平日那樣可以定時補充食物,進食的時間也不確定。而同行的朋友可能因為早餐吃比較多,或是比較晚才吃,或許不會感到飢餓。此時,如果跟著這樣耗下去,勢必
Thumbnail
   對於維持體重,提出了冬天的對策,還是有可能面對狂吃的可能性。即使失敗了也沒關係,依然有備用的策略會在後續支撐著。而在從事戶外活動時,就沒辦法像平日那樣可以定時補充食物,進食的時間也不確定。而同行的朋友可能因為早餐吃比較多,或是比較晚才吃,或許不會感到飢餓。此時,如果跟著這樣耗下去,勢必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亞洲第一胖」這是數年前就有的「舊」聞,歐醫師在門診中也越來越常看見突破我腦中資料庫紀錄的數字: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亞洲第一胖」這是數年前就有的「舊」聞,歐醫師在門診中也越來越常看見突破我腦中資料庫紀錄的數字: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就表示在這些有限的食物的前提下,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味。不是像以前,急著把這個便當或漢堡吃完,那樣的方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其實,限量的食物會使得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機制,身體會判斷食物不足,全身都要做好求生存的準備,要把所有機能運作起來才行,不能鬆懈下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就表示在這些有限的食物的前提下,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味。不是像以前,急著把這個便當或漢堡吃完,那樣的方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其實,限量的食物會使得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機制,身體會判斷食物不足,全身都要做好求生存的準備,要把所有機能運作起來才行,不能鬆懈下來。
Thumbnail
▎飢餓的問題比我們理解的還嚴重 生在富裕的台灣社會環境下,但還是有少數族群在為每日的溫飽奮鬥,這些族群弱來自於勢家庭和個人面臨經濟困境,導致糧食取得不足,這其中包含一些低收入戶、獨居老人、新住民等群體。 除了台灣之外,全球部分真實數據呈現,我們難以想像,但是卻是事實 : 2019年統計在新冠
Thumbnail
▎飢餓的問題比我們理解的還嚴重 生在富裕的台灣社會環境下,但還是有少數族群在為每日的溫飽奮鬥,這些族群弱來自於勢家庭和個人面臨經濟困境,導致糧食取得不足,這其中包含一些低收入戶、獨居老人、新住民等群體。 除了台灣之外,全球部分真實數據呈現,我們難以想像,但是卻是事實 : 2019年統計在新冠
Thumbnail
在科技發達的現今社會,食物的價值以及人們對食物的態度一直在改變。
Thumbnail
在科技發達的現今社會,食物的價值以及人們對食物的態度一直在改變。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食農教育的重要,不只關於健康,還有國家安全!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食農教育的重要,不只關於健康,還有國家安全!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進步帶來便利,但也帶來環境破壞和食品安全問題。離職後,決定投入農耕,希望提供家人安全食物。文章闡述進步帶來的需求與滿足之間的矛盾。
Thumbnail
進步帶來便利,但也帶來環境破壞和食品安全問題。離職後,決定投入農耕,希望提供家人安全食物。文章闡述進步帶來的需求與滿足之間的矛盾。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所以說,以為自己沒吃什麼,但熱量卻已超標;以為自己沒花什麼,但預算卻已超過。那些多餘的熱量和多餘的開銷,真是自己的人生所需要的嗎?就算知道道理就擺在那,還是要逐一去確認才行。也知道是要少吃而不是不吃,但到底要吃哪些食物好,總得要先列出來才是。也正因為食物和開銷皆有限量,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所以說,以為自己沒吃什麼,但熱量卻已超標;以為自己沒花什麼,但預算卻已超過。那些多餘的熱量和多餘的開銷,真是自己的人生所需要的嗎?就算知道道理就擺在那,還是要逐一去確認才行。也知道是要少吃而不是不吃,但到底要吃哪些食物好,總得要先列出來才是。也正因為食物和開銷皆有限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