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皆是學習,離去也是得到」|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嗨,我是元熊ʕ•ᴥ•ʔ

距離自己開始經營棕熊小姐的社群帳號也經過了一個多月, 原本擔心自己無法穩定的輸出,因此沒有任何策略的先讓自己熟悉發文的習慣,不過目前的發文都依然保持著快樂(。・∀・)ノ゙

整個七月,我並不怎麼睡覺,思緒像無法關閉的水龍頭不斷傾瀉,流淌在夢境或是彌留之際,夜不能寐。 對於初踏入身心靈助人者的這條道路的我,每天都能產生 100 個對這個領域的好奇與困惑…

大家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可能是曾經接受了服務獲得幫助、想找回內心的平靜而自我探索,不過我則是不斷地有人告訴我的靈性天賦很高、直覺力很好、會洞察人心等等的理由,自己在踏入助人者前並無接觸過相關的身心靈服務平時也不怎麼幫自己占卜。

當我越去深入這個世界,網路演算法便提供了更多神奇的商家給我,小至魔法蠟燭、女巫儀式,大至通靈開天眼、精靈買賣,複雜的詞彙、神秘的包裝、關起門來的一日速成班,對於市場上的不信任與困惑就越強烈,大概就像是如果我信上帝,那我便對許多以上帝之名進行管理的教會存疑,而想用最簡單與純粹的方式貼近。

昨天剛好看見了薩滿療籲者-瑪哈Maha 寫了一段呼應我所困惑的概念,她提到,身心靈領域的五花八門,皆是一道道分流系統。 有的人向外擴張取得一堆證照以成為服務他人的助人者、有的人尋求宗教或靈性導師提升靈性獲得庇佑、有的則開始嘗試魔法儀式或通靈管道以回應內心的匱乏。

這些都是必經的歷程,並沒有好或壞,不過這一切都將慢慢地將養分或學習匯流到向內觀照自我與覺察,呼應了我在前幾篇文章提到的「智慧並非外求學習,而是內省覺察。」

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療癒也是內心的動盪,是一種學習也是世人常誤以為的捷徑,我大概是真的喜歡著這個領域,常常覺得自己像個反叛者一樣對一切保持懷疑與覺知(一般消費者都不思考靈性陷阱的嗎🤔)

即使經歷外求的懷疑與動盪也不要緊,生命的歷程本就是不斷地練習,我期許自己保持著在助人歷程上的自我覺察、時刻反思並明確自己的核心價值與靈性哲學,專注於體驗當下,而後能獨立思考,那麼…

「動盪皆是學習,離去也是得到 」- 瑪哈Maha

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觀點,也很歡迎你追蹤我的 Instagram:棕熊小姐ʕ•ᴥ•ʔ
有更多我在這個領域思考發展的心得筆記、領域書單與生活指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棕熊小姐 ʕ•ᴥ•ʔ的日常隨筆
9會員
8內容數
一些日常的隨筆,寫在這裡的話 大概是字太多限時動態放不下。
2024/09/03
這是我會放在床頭每天睡前閱讀一篇的靈感哲學。 如果說我們每一天都在創造,你認同嗎? 創造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質,不僅局限於藝術,一段對話、一張紙條、一種體驗,創造力讓我們體驗也形塑我們感知的世界。 我們通常會將藝術家的作品視為他們的產出。 但藝術家真正的作品,是一種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方式。
Thumbnail
2024/09/03
這是我會放在床頭每天睡前閱讀一篇的靈感哲學。 如果說我們每一天都在創造,你認同嗎? 創造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質,不僅局限於藝術,一段對話、一張紙條、一種體驗,創造力讓我們體驗也形塑我們感知的世界。 我們通常會將藝術家的作品視為他們的產出。 但藝術家真正的作品,是一種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方式。
Thumbnail
2024/08/20
「棺材裡躺著的是死去之人,不一定是老人、也不一定是病人。」 從出生的那刻起,我們便邁向死亡,卻沒有人能預測死神將會在哪刻降臨,當死神突然降臨在你的面前,你是否會遺憾自己從沒好好活過呢? 這是一份幫助你好好生活的遺願清單,請想像有一天醒來,發現自己被死神約了一杯咖啡,決定思考自己想過著怎麼樣的一生。
Thumbnail
2024/08/20
「棺材裡躺著的是死去之人,不一定是老人、也不一定是病人。」 從出生的那刻起,我們便邁向死亡,卻沒有人能預測死神將會在哪刻降臨,當死神突然降臨在你的面前,你是否會遺憾自己從沒好好活過呢? 這是一份幫助你好好生活的遺願清單,請想像有一天醒來,發現自己被死神約了一杯咖啡,決定思考自己想過著怎麼樣的一生。
Thumbnail
2024/07/14
「最近一次覺得『活著真是太好了』的時刻?」 我想大家平時並不會特別思考著這個問題,於是在 2023 年末時,寫下了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想法,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看不見身邊的風景》 「有好一陣子我看不到身邊的風景,直直的盯著自己的腳,人活著總要有個理由阿…」 在 19
Thumbnail
2024/07/14
「最近一次覺得『活著真是太好了』的時刻?」 我想大家平時並不會特別思考著這個問題,於是在 2023 年末時,寫下了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想法,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看不見身邊的風景》 「有好一陣子我看不到身邊的風景,直直的盯著自己的腳,人活著總要有個理由阿…」 在 19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是一本探討靈性開悟的心靈書籍,作者透過問答的方式,教導讀者如何集中注意力,體會內在靈性和開悟的力量,並提供心靈與情緒的調和方法。本書還介紹了靈性教導的共通點與不同形式存在,以及內在平靜與心靈平和的力量如何影響外在目標的追求。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是一本探討靈性開悟的心靈書籍,作者透過問答的方式,教導讀者如何集中注意力,體會內在靈性和開悟的力量,並提供心靈與情緒的調和方法。本書還介紹了靈性教導的共通點與不同形式存在,以及內在平靜與心靈平和的力量如何影響外在目標的追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學習方向上的困惑和感悟,以及對心法的思考和反思。通過天使引領和愉悅心情的等待,作者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學習方向上的困惑和感悟,以及對心法的思考和反思。通過天使引領和愉悅心情的等待,作者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愈保持覺知,愈能選擇大腦的思維,創造美好的內在世界。
Thumbnail
愈保持覺知,愈能選擇大腦的思維,創造美好的內在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