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4千個禮拜》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人生4千個禮拜》

封面

封面


https://moo.im/a/epyLXY

端看書名,很容易以為又是一本勉人要把握光陰的勸世書籍。實際一讀,內容反倒是在試圖破除普世「時間管理」的迷思,讓人不得不重新省思「時間」的意義。

書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效率的謬誤,在工作上如果一味的追求高效率,隨之而來的並非是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反而是更多的任務與壓力,畢竟在資本主義的運作下,主管只會覺得既然你還有「時間」,那就該做更多的事!

人不曾也不可能真正「擁有」過時間,我們永遠不可能預測未來,真正能做的事,也就是盡可能運用當下的時間來影響未來罷了。如果人一直把希望寄放在未來,總是想著「等到我完成這些事、達到目標之後我就能如何如何」,那麼「時間」永遠不夠用,因為人總是會有新的目標出現, 因此也就無法滿足於現況。

讀這本書不禁讓我想到「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這句話,如果一直為未來設想、鋪路而錯失當下總總體驗,倘若未來來不及到來,豈不是白白錯失人生在世的意義?

書中提到已故英國哲學家布萊恩麥奇對時代更迭的比喻也很有意思——假使每個時代都有一個百歲人瑞,那麼人類文明約莫6000年,不過也就只有60個人瑞就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實在太令人驚奇了!而這也說明了人生短短數十年,較之於宇宙的時間之河,有多麽的微不足道。

當被「完美主義」壓到喘不過氣時,試試「滄海一粟療法」,想著自己在宇宙間根本小到沒人在乎,放下那些要「做大事」的念頭,就會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光筆記-Ember’s Note
8會員
51內容數
微光筆記一希望微弱的光,也能發揮影響力。我是Ember,育有兩個男孩兒,是個職業媽媽。雖然和老公雙薪無後援,每天在上班、照顧小孩之餘,還是用盡力氣利用零碎的時間充實自己!
2025/01/25
實際讀完這本書,只能說大師兄的敘述文句讀來輕鬆,但題材卻是發人深省。畢竟,殯葬業能有多少趣文?若有,也是大師兄在生活中的自嘲或是和同事、朋友間的各種閒話。
Thumbnail
2025/01/25
實際讀完這本書,只能說大師兄的敘述文句讀來輕鬆,但題材卻是發人深省。畢竟,殯葬業能有多少趣文?若有,也是大師兄在生活中的自嘲或是和同事、朋友間的各種閒話。
Thumbnail
2024/11/30
《山茶花情書》 https://moo.im/a/lprCMN 接續《山茶花文具店》、《閃亮亮共和國》,文具店老闆娘鳩子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在小孩都讀小學之後,她又重起了代筆服務。 作為文具控、筆控,同時又熱愛寫字的我,真的好喜歡這系列作品。特別是這第三集,又與我身為兩名幼子的母親這個身分
Thumbnail
2024/11/30
《山茶花情書》 https://moo.im/a/lprCMN 接續《山茶花文具店》、《閃亮亮共和國》,文具店老闆娘鳩子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在小孩都讀小學之後,她又重起了代筆服務。 作為文具控、筆控,同時又熱愛寫字的我,真的好喜歡這系列作品。特別是這第三集,又與我身為兩名幼子的母親這個身分
Thumbnail
2024/11/30
最一開始在臉書上偶然看到綠君麻麻的粉專貼文,就覺得這麼有趣的古文解讀要是能匯集成一本書該有多好!沒想到,綠君麻麻真的就出書了!當然要購書支持!
Thumbnail
2024/11/30
最一開始在臉書上偶然看到綠君麻麻的粉專貼文,就覺得這麼有趣的古文解讀要是能匯集成一本書該有多好!沒想到,綠君麻麻真的就出書了!當然要購書支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金句:時間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會忽略和抵抗誘惑。 《四千週》的書名來自一個計算:如果一個人能活到80歲,那麼他的一生大約只有四千個星期。這個數字使我們對時間的有限性感到震驚,進而提醒我們要更珍惜和有效利用每一個當下,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謂的焦慮和過度追求效率上。
Thumbnail
金句:時間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會忽略和抵抗誘惑。 《四千週》的書名來自一個計算:如果一個人能活到80歲,那麼他的一生大約只有四千個星期。這個數字使我們對時間的有限性感到震驚,進而提醒我們要更珍惜和有效利用每一個當下,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謂的焦慮和過度追求效率上。
Thumbnail
《人生4千個禮拜》的作者奧利佛.柏克曼在書中提到一個「據說」是關於巴菲特的趣聞:有一次,巴菲特的私人駕駛請教他,一個人要處理那麼多事務,怎樣才能排定它們的優先順序?巴菲特請駕駛先找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二十五件事,將他們按重要性依序排列。在規劃時間時,首先應該好好安排清單上的前五件事。
Thumbnail
《人生4千個禮拜》的作者奧利佛.柏克曼在書中提到一個「據說」是關於巴菲特的趣聞:有一次,巴菲特的私人駕駛請教他,一個人要處理那麼多事務,怎樣才能排定它們的優先順序?巴菲特請駕駛先找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二十五件事,將他們按重要性依序排列。在規劃時間時,首先應該好好安排清單上的前五件事。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推翻了提升生產力、追求效率等掌握時間運用的觀念,提出了要享受時間、體驗人生的新觀點,該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更深地活在當下。
Thumbnail
《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推翻了提升生產力、追求效率等掌握時間運用的觀念,提出了要享受時間、體驗人生的新觀點,該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更深地活在當下。
Thumbnail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一空下來就會想找事情做,把待辦事項塞得滿滿滿,有時候,反而過得更不快樂,甚至感到焦慮,如果你也曾經遇過這樣的狀況,那這本書很值得你細細品嚐,而這也是我接觸到這本書的動機。
Thumbnail
一空下來就會想找事情做,把待辦事項塞得滿滿滿,有時候,反而過得更不快樂,甚至感到焦慮,如果你也曾經遇過這樣的狀況,那這本書很值得你細細品嚐,而這也是我接觸到這本書的動機。
Thumbnail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切中需求的每日課題:時間有限成為每個人必得面對的問題。 ▲揚棄對時間的錯覺:人會被時間及效率困住,是因為我們假設生命最有意義的部分在未來的某一刻,卻永遠不是現在這個當下。
Thumbnail
▲切中需求的每日課題:時間有限成為每個人必得面對的問題。 ▲揚棄對時間的錯覺:人會被時間及效率困住,是因為我們假設生命最有意義的部分在未來的某一刻,卻永遠不是現在這個當下。
Thumbnail
采采說書介紹了三十幾本書以來,其中不乏增加專注力、增加生產力的書籍,因為上班幾年來,「高生產力=好的人生」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到腦海中,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覺得我們的人生應該要再應用的更有效率、要完成更多事情、把行事曆塞爆、假日也要用來進修、斜槓,如果不小心看劇看太久,內心會暗自產生罪惡感甚至覺得焦
Thumbnail
采采說書介紹了三十幾本書以來,其中不乏增加專注力、增加生產力的書籍,因為上班幾年來,「高生產力=好的人生」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到腦海中,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覺得我們的人生應該要再應用的更有效率、要完成更多事情、把行事曆塞爆、假日也要用來進修、斜槓,如果不小心看劇看太久,內心會暗自產生罪惡感甚至覺得焦
Thumbnail
一年有五十二個禮拜,過去的五十二個禮拜你過得如何呢?接下來的五十二個禮拜你有什麼期待與計畫呢?暢想未來的可能性讓人興奮又緊張,但事情總有出乎意料、無法照著計劃走的時候,這時候你會怎麼看待這個情況呢?可能會自我懷疑?覺得時間不夠用?或是想盡快找到新的更適合的時間管理方式?
Thumbnail
一年有五十二個禮拜,過去的五十二個禮拜你過得如何呢?接下來的五十二個禮拜你有什麼期待與計畫呢?暢想未來的可能性讓人興奮又緊張,但事情總有出乎意料、無法照著計劃走的時候,這時候你會怎麼看待這個情況呢?可能會自我懷疑?覺得時間不夠用?或是想盡快找到新的更適合的時間管理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