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

含有「當下」共 34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人生中的難題、對未來的憂懼,常讓人陷入恐慌與焦慮。本文藉由蘇軾的〈赤壁賦〉,解析其中蘊含的三大心靈密碼:整體、當下、忘我,引導讀者從面對情緒、理解萬物關聯、活在當下,到最終忘卻自我,找回內在的寧靜與生命智慧,體悟人生豐盛與自在。
Thumbnail
靈性領悟不是世外桃源,而是職場的隱形導師 在靈性探索的熱潮中,冥想與領悟帶來內在平靜與洞見,讓我們瞥見宇宙的幻覺本質與靈魂的自由。 但當職場的會議、截止期限與人際衝突來襲,這些體悟往往如晨霧般消散。 生活還是要過,我們不能把冥想或靈性當作逃避現實的世外桃源,那只會加深分裂,淪為靈性逃避的陷阱(
Thumbnail
探討時間的本質,揭示「當下」才是生命的核心。透過「無為」與「淳樸」的觀念,引導讀者從追悔與焦慮中解脫,學會專注於此刻,感受呼吸與心跳,連結生命的本然,最終擺脫時間的束縛,體驗永恆。
Thumbnail
探討靈性與心理學中常被割裂的內在面向,如高我與小我、本我、自我、超我。文章指出,這些面向實為「我」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並引用神經科學家 Antonio Damasio 的研究,強調情緒對理性決策的關鍵作用。透過覺察、情緒標記、內在對話與日常練習,引導讀者實現內在整合,提升決策智慧與生活和諧。
Thumbnail
這句提問讓我想到曾寶儀在《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中寫過的一段內容,她說自己旅行時,總覺得下一個景點一定更精彩,總是迫不及待往前趕,卻忘了停下腳步欣賞當下的風景。 我們何嘗不是如此?總是帶著預設與焦慮去經歷當下,以為下一刻會更好,卻忘記「回到當下」的意義。 這個提問像是一個小小的提醒,讓我
Ruby 鹿筆-avatar-img
2025/10/24
謝謝你的分享~很貼切現代人的狀態!
在靈性探索的旅程中,我們常聽到「高我」與「小我」的概念: 高我如靈性燈塔,指引覺醒;小我則是現實的守門人,處理慾望與恐懼。 但真相是,高我與小我密不可分,它們不是對立,而是互補的內在夥伴。 過度追求高我,可能淪為靈性逃避,忽略現實責任;貶低小我,則否認肉體體驗的價值,阻礙真整合。 在我的體悟
Thumbnail
許多人誤解正念,以為是靜坐、停止思考或保持正面情緒。事實上,正念是一種覺察,能不帶批判地看見感受和情緒,進而接納自己,並選擇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我們認識正念的核心概念,透過覺察當下感受、情緒,進而轉化改變,活出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進階溝通,潛意識的深度合作 在基礎溝通中,我們學會傾聽潛意識的訊息,從冥想覺察到夢境解讀([潛意識控制了你的生活:從習慣到自由意志的傑作,學會溝通的實踐指南])。 但要真正轉化內在傀儡師,需進階技巧:從單向接收到雙向對話,甚至重塑潛意識模式。 這不僅改變習慣與記憶,還重寫自由意志的幻覺,讓
Thumbnail
src
美May-avatar-img
2025/10/15
而且吃柿會(柿柿)事事如意喔🐽💗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6
美May 這實務有點挑戰性,我們偷懶,事事如意好了(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