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 Yogi 鬆握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鬆握的藝術技巧

鬆握是為了精確擊球的藝術握法

「給我看一雙手,不論長短,我都能使它們協調一致。」不管是長指、短指、瘦長、骨瘦或粗壯的手,我從未遇到無法在握住球桿時取得協調的手。

raw-image

圖1 左手拇指放在球桿側面。請務必仔細觀察我文章中的圖片,對你會有極大幫助。左手拇指應放在球桿的側面,而不是如大多數書中所示的左手覆蓋在球桿上。手指應形成一個角度,使得拇指和食指保持在同一條線上,如圖所示。

圖2 右手的掌心與小指。右手掌心的摺痕要放在左手拇指上,但僅高到足夠讓右手小指放在上方。這才是真正的交叉重疊法(見圖片)。凹陷或交叉式握法也可以使用,但它們並不是為了達到完美擊球的握法。

圖3 右手。現在右手拇指放在球桿側面,而不是右手覆蓋在球桿上,同時保持右手稍微在球桿下方,確保你的右手拇指和右手食指與起初左手的拇指、食指大致平齊(請觀察照片)。

圖4 完整握法。現在你擁有了完美的握法,可進行有節奏的揮桿。如果握得太緊,就無法優雅地控制球桿頭。握法是緊張感的表現,只有專家才能不受其影響。我能比任何見過的人更輕鬆地擊出每一桿球,而我握球桿非常鬆。是的,我也見過霍根和納爾遜。握法是一種觸感,威爾德·比爾·米爾霍恩和我一致認為,不要有緊張或過於用力的握法,甚至連堅固或僵硬的握法都不可取。米爾霍恩和我一起教學五年,我和湯米·阿穆爾都同意,沒有人比威爾德·比爾·米爾霍恩擊球更出色。

圖5 握法背面。這是完美握法的後視圖。學生在握球桿時不允許將球桿頭放在地上,而是學會將球桿面對準眼前,自動套上握法。然後,他查看自己的手是否與圖片協調一致。(在這堂課之後,學生在每次上課前盡力練習。當他在練習中試圖使用自己方法時,我會給予指導以修正錯誤,並繼續其正確的心理發展,使他離開我後仍牢記正確的高爾夫程序。)

聯繫認證的Count Yogi Golf®教練,以獲得個人化的協助。

握法本身不會帶來低分,但能協助達成低分(觀察米爾霍恩或洛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摩創羅漢果的沙龍
18會員
338內容數
氧氣。陽光。。
2024/12/02
大家好,我是聖路易斯高爾夫課程的瑪麗亞·帕拉佐洛(Maria palazzolo),前幾天我和一名學生一起工作,她有一個很多人都會做的習慣,即肩膀向左打開,或者我們現在所說的腳線打開很多人都會這樣做,當我們讓他們擺正時,感覺非常非常奇怪,幾乎在視覺上偏離了他們的視角,所以我會給你一個小提示,確保你的
Thumbnail
2024/12/02
大家好,我是聖路易斯高爾夫課程的瑪麗亞·帕拉佐洛(Maria palazzolo),前幾天我和一名學生一起工作,她有一個很多人都會做的習慣,即肩膀向左打開,或者我們現在所說的腳線打開很多人都會這樣做,當我們讓他們擺正時,感覺非常非常奇怪,幾乎在視覺上偏離了他們的視角,所以我會給你一個小提示,確保你的
Thumbnail
2024/11/29
在 YouTube 上觀看「如何利用世界上最新的Approach擊球取得成功」https://youtu.be/_DS3Krmv0x0?si=I7GIVjsSp1AZfXCk 在 YouTube 上觀看「高爾夫提示:將下桿分成兩部分以增加球的飛行距離」https://youtu.be/HdzxY
Thumbnail
2024/11/29
在 YouTube 上觀看「如何利用世界上最新的Approach擊球取得成功」https://youtu.be/_DS3Krmv0x0?si=I7GIVjsSp1AZfXCk 在 YouTube 上觀看「高爾夫提示:將下桿分成兩部分以增加球的飛行距離」https://youtu.be/HdzxY
Thumbnail
2024/11/28
> Here is a quick summary of George Low’s putting method / stroke - the “swinging door” (for RH) ... the putting stroke and the full swing are basica
2024/11/28
> Here is a quick summary of George Low’s putting method / stroke - the “swinging door” (for RH) ... the putting stroke and the full swing are basica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更慘的是,我只管做自己拿手的事,想要將結果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並且沾沾自喜於能做到這些需要技巧的體式,殊不知,這也違反了瑜珈的本意,身心無法一致,反而任由自己的偏好心猿意馬般的駕御著自己。
Thumbnail
更慘的是,我只管做自己拿手的事,想要將結果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並且沾沾自喜於能做到這些需要技巧的體式,殊不知,這也違反了瑜珈的本意,身心無法一致,反而任由自己的偏好心猿意馬般的駕御著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瑜伽課前一段插曲,一位老者善意地提醒大叔在練習時要小心受傷,但大叔拒絕接受,這引發了作者對於善意的交流與協助的反思。作者提到善意的交流應該要預留選擇給對方的空間,並且要先做好對方有不同意和不接受的心理建設。文章深入探討了人際間的互動以及善意的界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瑜伽課前一段插曲,一位老者善意地提醒大叔在練習時要小心受傷,但大叔拒絕接受,這引發了作者對於善意的交流與協助的反思。作者提到善意的交流應該要預留選擇給對方的空間,並且要先做好對方有不同意和不接受的心理建設。文章深入探討了人際間的互動以及善意的界線。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練瑜伽不衝突練重訓。要定義清楚瑜伽和重訓的目標,需要找到好的老師或教練。另外,要先了解練習背後的基本邏輯以及自己的目的,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Thumbnail
練瑜伽不衝突練重訓。要定義清楚瑜伽和重訓的目標,需要找到好的老師或教練。另外,要先了解練習背後的基本邏輯以及自己的目的,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Thumbnail
從《瑜伽經》對體位法的定義到個人在練習瑜伽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探討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以及對身心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悟,鼓勵讀者不斷提醒自己瑜伽的目的,並將這些想法融入每一次的練習中。
Thumbnail
從《瑜伽經》對體位法的定義到個人在練習瑜伽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探討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以及對身心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悟,鼓勵讀者不斷提醒自己瑜伽的目的,並將這些想法融入每一次的練習中。
Thumbnail
多年前,當我還在大型瑜珈會館教課時,一位練習體位法多年的學員有天問我:「老師,我的大腿後側在幾個禮拜前拉傷了,現在練習前彎時,還是會感到相當疼痛,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於是,我詢問了他這幾個禮拜的情況,發現他在拉傷之後,還是每天持續地前來練習,依舊選上他喜愛的強力瑜珈課程,進行高強度的
Thumbnail
多年前,當我還在大型瑜珈會館教課時,一位練習體位法多年的學員有天問我:「老師,我的大腿後側在幾個禮拜前拉傷了,現在練習前彎時,還是會感到相當疼痛,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於是,我詢問了他這幾個禮拜的情況,發現他在拉傷之後,還是每天持續地前來練習,依舊選上他喜愛的強力瑜珈課程,進行高強度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