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子宮症狀與母女關係的深層聯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女性子宮方面的症狀,對應到與媽媽的關係,所以經期有不舒服,是心理上對媽媽有負面情緒。除了處理身體的疼痛之外, 請覺察自己的心,消融不平的情緒,一切會有新的開始!

來看看幸芬(化名)的故事。

raw-image


幸芬六月(2024年)來找我,因為經期間會肚子悶痛、腰痠!十月來也是同樣的症狀。緩解的方式是按摩肝經、脊椎、薦椎、腹部。正在為她推拿的時候,她說:「我媽媽經常抱怨腰痠痛、膝蓋痠痛,我覺得她在逃避照顧我阿嬤的責任。」

幸芬的阿嬤今年(2024)一月開始由幸芬的父母親照顧。自從阿嬤來到後,媽媽就開始到處痠痛!幸芬不能諒解媽媽,她心想:「照顧一個還可以自由行動的老人有這麼難嗎?」幸芬憋在心裡,不敢讓媽媽知道。

我提醒幸芬,子宮的症狀跟媽媽有關係喔,你不滿意媽媽照顧阿嬤的方式嗎?還是‧‧‧,嗯,你小時候跟媽媽關係如何?

幸芬說了一段往事。

小時候爸媽為了打拼事業,離開家鄉阿嬤家,搬到大城市居住。搬家那天,妹妹哭著要跟媽媽一起,我眼巴巴的看著媽媽帶妹妹離開,卻留下我!他們拋棄我了、不愛我了!我當時不敢哭喊,因為我要當個聽話的乖小孩‧‧‧。

說著、說著,幸芬紅了眼眶‧‧‧。

我給幸芬一個安慰的擁抱,輕拍她的背,告訴她,哭吧!

raw-image


後來,我看到一段演講(備註),很感動!立刻分享給幸芬。過幾天,幸芬傳來訊息:

看完影片內心忽然放鬆了,好久沒這種感覺了!我意識到原來內心有許多怨懟,那是對媽媽的不滿。小時候媽媽拋棄我的這一幕烙印很深,彷彿就在眼前!我眼淚流了下來‧‧‧。

哭完,很放鬆,有種釋放的感覺!不滿的情緒都沒了!

隔天回爸媽家,我改變自己的態度,在跟爸媽聊天時,懷著感恩,只當個很好的聽眾,不評判任何對錯,認真的看著他們,忽然覺得他們真的老了,媽媽都快八十歲了!其實媽媽很盡心的照顧阿嬤,是我把當年被拋棄的委屈轉嫁給媽媽,才固執的認為媽媽的痠痛是想逃避。

推拿後身體鬆了,心也鬆了,把以前被壓抑的情緒換醒了,我哭了好幾次!像是在一團糾結的毛線球裡找到線頭一樣,我抽絲剝繭的、一層一層的看向內心深處,我看到那個充滿愛的自己,也願意用愛來理解家人。

我明白父母並沒有拋棄我,他們很愛我,是我解讀成「他們不要我了」,然後把自己變成可憐的孤兒,獨自傷心難過。是我誤會了!

原來身、心、靈真的是結合在一起的!因為經痛,我看見小時候的傷口與怨懟,身、心放鬆後,哭一哭,轉個念,發現原來我充滿愛,也是被愛的!

raw-image


所以,身體長期有某個症狀一直好不了,可能不是醫藥能療癒的。請往內心看,把對自己、對別人的負面看法放開,一切就解開了!

備註: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7KfEePo494&t=10s

大愛人文講堂,主題:「句點中突圍的人生」,講者:林品睿。

收聽平台

Soundon

https://player.soundon.fm/p/b19ce546-c58a-433f-8f36-ab8cde8e4d69?fbclid=IwAR0MfH7lC5vk9JeVDjEj-nDaVm6d_Mio8KzVENb-gu5UBQba6J3qivaajr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PjGYClSBK6UCJM8SKTjth?fbclid=IwAR0NruO6P-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蘋果馬鈴薯的沙龍
6會員
67內容數
2025/04/28
本文探討腰痠、腳抽筋、拇趾外翻等症狀的舒緩方法,並分享兩個案例說明如何透過身心靈的調理來改善身體不適。文章強調心靈層面的重要性,建議放鬆心態、調整生活步調,並配合熱敷、按摩等物理治療,才能真正改善症狀。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探討腰痠、腳抽筋、拇趾外翻等症狀的舒緩方法,並分享兩個案例說明如何透過身心靈的調理來改善身體不適。文章強調心靈層面的重要性,建議放鬆心態、調整生活步調,並配合熱敷、按摩等物理治療,才能真正改善症狀。
Thumbnail
2025/04/22
糙米雖然營養豐富,但有些人食用後容易脹氣。文章建議如果糙米造成消化問題,可以改以白米或馬鈴薯為主食,並從其他蔬食補充營養。此外,文章強調良好的心態和輕鬆的用餐環境對消化吸收至關重要。
Thumbnail
2025/04/22
糙米雖然營養豐富,但有些人食用後容易脹氣。文章建議如果糙米造成消化問題,可以改以白米或馬鈴薯為主食,並從其他蔬食補充營養。此外,文章強調良好的心態和輕鬆的用餐環境對消化吸收至關重要。
Thumbnail
2025/04/15
帶狀皰疹與壓力、情緒息息相關,本文透過案例分享,說明如何藉由飲食、生活習慣調整,舒緩帶狀皰疹病程及情緒,並提供SEO建議。
Thumbnail
2025/04/15
帶狀皰疹與壓力、情緒息息相關,本文透過案例分享,說明如何藉由飲食、生活習慣調整,舒緩帶狀皰疹病程及情緒,並提供SEO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一書,該書旨在幫助成年女兒處理與情緒不成熟的母親的關係。文章分享了作者自身與母親相處的困境,並闡述書中提出的修復方法,包括設定界線、同理母親的情緒、練習自我照顧以及學習原諒。文章強調愛與尊重是健康母女關係的基石,並鼓勵讀者閱讀此書以改善自身與母親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一書,該書旨在幫助成年女兒處理與情緒不成熟的母親的關係。文章分享了作者自身與母親相處的困境,並闡述書中提出的修復方法,包括設定界線、同理母親的情緒、練習自我照顧以及學習原諒。文章強調愛與尊重是健康母女關係的基石,並鼓勵讀者閱讀此書以改善自身與母親的關係。
Thumbnail
當身體在說話,你聽得到嗎? 從年輕時的手腳冰冷、經期不穩,到投入二十年自然療法學習,這是我一路摸索與身體重新連結的歷程。 直到2022年遇見負離子纖維,才真正感受到:高頻能量不只是身體的療癒,更是全方位的能量轉化。 這篇,是我與身體的深情對話。
Thumbnail
當身體在說話,你聽得到嗎? 從年輕時的手腳冰冷、經期不穩,到投入二十年自然療法學習,這是我一路摸索與身體重新連結的歷程。 直到2022年遇見負離子纖維,才真正感受到:高頻能量不只是身體的療癒,更是全方位的能量轉化。 這篇,是我與身體的深情對話。
Thumbnail
生理期來襲,你是否感到情緒起伏、身心疲憊?🌹這不是脆弱,而是內在能量的小女孩在提醒你該溫柔對待自己。🧡結合 女性療癒、生理期情緒管理、女性智慧,帶你學會如何舒緩身心、與情緒和平共處,真正找回內在平衡。💁‍♀️點擊閱讀,讓女性能量自然流動,迎接更自在的自己!
Thumbnail
生理期來襲,你是否感到情緒起伏、身心疲憊?🌹這不是脆弱,而是內在能量的小女孩在提醒你該溫柔對待自己。🧡結合 女性療癒、生理期情緒管理、女性智慧,帶你學會如何舒緩身心、與情緒和平共處,真正找回內在平衡。💁‍♀️點擊閱讀,讓女性能量自然流動,迎接更自在的自己!
Thumbnail
一位母親過世後,女兒透過靈媒與母親溝通,得知母親在另一個世界照顧其他靈魂,並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與掛念。女兒在自責與憂鬱中掙扎,靈媒幫助母女放下執著,引導母親繼續提升,也鼓勵女兒走出困境。
Thumbnail
一位母親過世後,女兒透過靈媒與母親溝通,得知母親在另一個世界照顧其他靈魂,並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與掛念。女兒在自責與憂鬱中掙扎,靈媒幫助母女放下執著,引導母親繼續提升,也鼓勵女兒走出困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女性經期不適的症狀如何與她們與母親的關係相關聯。以幸芬的故事為例,分析了過去情感經歷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強調心靈療癒的重要性。透過深層的情感反思,女性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和重建與家人的關係。瞭解身、心、靈的結合,或許能找到更好的療癒之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女性經期不適的症狀如何與她們與母親的關係相關聯。以幸芬的故事為例,分析了過去情感經歷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強調心靈療癒的重要性。透過深層的情感反思,女性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和重建與家人的關係。瞭解身、心、靈的結合,或許能找到更好的療癒之道。
Thumbnail
我們經常歌頌一位偉大母親給予孩子全面的愛,熱衷於充滿神性、無條件的包容,但背後又有什麼值得我們探究的創傷在? 討論傳統母親形象與個人心靈深處之間的矛盾,透過自我認識與感受的分辨,去治癒過去的傷疤。 唯有接納自己的脆弱,我們才能在生活中迎來真正的奇蹟。
Thumbnail
我們經常歌頌一位偉大母親給予孩子全面的愛,熱衷於充滿神性、無條件的包容,但背後又有什麼值得我們探究的創傷在? 討論傳統母親形象與個人心靈深處之間的矛盾,透過自我認識與感受的分辨,去治癒過去的傷疤。 唯有接納自己的脆弱,我們才能在生活中迎來真正的奇蹟。
Thumbnail
本文紀錄了作者在面對母親健康危機時的心路歷程。從準備演講到深入家庭議題,作者探討了自身的情感與成長,並強調在困難中與母親的深厚連結。透過回顧這段經歷,讀者得以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和人際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紀錄了作者在面對母親健康危機時的心路歷程。從準備演講到深入家庭議題,作者探討了自身的情感與成長,並強調在困難中與母親的深厚連結。透過回顧這段經歷,讀者得以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和人際支持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