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來,內心還是會產生「罪惡感」。
從銀行離職後,和姊姊布蘭達一起當了七年的極簡生活YouTuber。差不多滿七年時,有幸一起出了一本書。
出書到現在,已經快三年了。
我也消失了三年了。
寫完書之後,我幾乎沒再理會YouTube頻道,社群也不例外。
非常任性地說斷就斷,頭也不回地轉往畫畫的世界。
我讓布蘭達一個人寫會員影片腳本、剪片。
在這篇文章之前,大家所看到的影片、Shorts、文字,全都出自於布蘭達之手。
我完全沒幫忙。
我只在每次錄Podcast時,坐在一旁,聽著布蘭達分享哲學和說書。
遇到好奇的地方就打斷、追問,時不時還硬要插話、分享自己的「高見」。
我帶著這份罪惡感,任性地投入畫畫的世界,已經三年了。
為什麼我會這樣呢?
難道極簡生活也進入了「七年之癢 」嗎?
寫完書之後,我有一種「沒什麼好講的了」的感覺。
我把所有的自己全都倒進這本書裡了。
我乾掉了、空掉了、沒東西了。
「維尼」不見了,化成「阿維」在另一個平行時空活著。
回顧過去的自己,總是一副「我東西很少、很極簡」、「我可以教別人極簡」的高傲姿態。
造成了大家的不舒適,真是抱歉了!
七年了才發現自己的盲點,希望不算太晚(XD)!
總之,因為「沒什麼好講的了」以及「不該再亂講」,我就停下來了。
影片沒拍,文章也沒寫。
只有罪惡感不斷滋長著。
這三年,「極簡」從我的生活消失,「藝術」卻跑了進來。
我發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世界,徹底翻轉我看待生活的角度。
再次成為生活的「小白」,讓我感到有點不安,又有點興奮。
就好像十年前剛從銀行離職時,那股生命活力又一點一滴地回來了!
我貪戀著這種感覺,而不好好務實地工作。
只能感謝布蘭達和頻道會員朋友的支持,讓這三年如此任性的我,還能有得住、有得吃。
也許,「罪惡感」就是生命活力的「前身」?
十年前,我斷捨離了「物品」,獲得了「空間」和「時間」。
三年前,我斷捨離了「極簡生活」,獲得了「藝術生活」。
接下來,我可能又會開始碎碎念,記錄生活的新篇章吧!
維尼隨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