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三|未知的首爾 × 家族創傷與情緒繼承:從「為了母親活著」到「為自己選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圖片來源:TVN

圖片來源:TVN

一、母親的缺席與壓力:雙胞胎姊妹角色的情緒根源

柳家姊妹的情緒弧線背後,深埋著母親的存在與缺席。母親既是情緒勒索的源頭(「妳不能讓媽媽失望」),又是自我認同的重要參照。未來因為想證明自己的價值、不姑負母親的期待而努力成為大公司的優秀職員;未知因為從小被母親忽視,選擇留在她身邊當個「乖巧的女兒」。二人都不是為自己活,而是為母親「撐著」。

這樣的情緒動力源,是心理學所稱的「早年情緒照顧不足」與「角色混淆」。孩子成為照顧者、取悅者,而非被照顧者,這是家族創傷的遺產,會潛移默化地複製進職場、親密關係,甚至自我觀感當中。


二、昊洙的家庭關係與創傷性認同

昊洙的身世與創傷不只是背景設定,更是劇中男性角色少有的深層刻劃。
他失去了雙親,繼母因他而與原生家庭切割;交通事故造成的身體殘缺,讓他因自卑而將自己孤立,與人隔絕……這些創傷都未被療癒,進而內化為「我必須成為最優秀的,否則不值得被愛、會被拋棄」的信念。

這正是心理學中的「創傷性認同」:一個人將自己與傷口劃上等號,將痛苦視為自己價值的一部分,影響了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這樣的結果使得昊洙即使當上律師也無法感到真正的幸福,唯有在與未知的情感交會中,才漸漸學會承認「我也是需要被接住的那個人」。


三、創傷的連鎖與中斷:誰是那個說「夠了」的人?

這部劇反覆出現的提問句是:「妳是為自己而活嗎?」

1. 交換人生不是逃避,而是回望自己的人生選擇

雙胞胎姐妹的身份互換,乍看是逃離原有的生活,實則是一次鏡像式的探索。
當未知在首爾經歷職場壓力與人際挑戰後,她才真正感受到未來的孤獨與壓抑;而未來進入鄉下生活後,也才開始認識未知表面陽光下隱藏的創傷。這段交換,讓兩人第一次開始問自己:「我真正想要怎樣的生活?

2.「我不是特別厲害的人,只是很會忍耐而已」

未來在談到離職時哭著說:「我不是什麼出色的人,只是很會忍耐無聊罷了。」這段台詞,是她長期被壓抑的情緒第一次獲得出口 ── 她撐著,是因為不敢辭職;她努力,是因為害怕失敗。這是一種對「假裝堅強」的深刻反思,也是自我覺察的起點。

3. 昊洙的告白:「我只是怕被拋下」

李昊洙在第五集終於承認,他與未知的情感反覆、推拉,其實是源自於內心深處對於「被遺棄」的恐懼。他的坦承,不只是戀愛的轉捩點,更是將創傷化為語言、願意被看見的第一步。

4. 心理學連結:斷裂性行動與真實自我

心理學家 Winnicott 曾說:「真實自我會在關係中逐漸浮現,而不是靠努力來證明。」
劇中每個角色的轉折,正是透過與他人情感連結、允許脆弱、允許不完美,才逐漸與「真實的自己」靠近。

我始終相信:成長不是要變得更堅強,而是要學會看清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期待與責任,讓生命可以重新開始。


四、花路教練觀點:創傷的覺察不是控訴,而是理解與選擇

我們每個人都帶著來自家族的情緒樣貌與信念迴路。
花路教練相信:理解不是為了怪罪,而是為了選擇。當我們能看見這些潛藏的情緒遺產——

  • 我總覺得不夠好,是因為小時候只被讚美成績;
  • 我無法拒絕,是因為害怕被遺棄;
  • 我過度努力,是因為「不努力就不值得活」的潛意識

那麼,我們就開始有了選擇的空間。

《未知的首爾》告訴我們:「交換」不是逃避現實,而是終於願意站在另一個角度,看懂自己的困境。

這也是每一位花路旅人,終將走上的一條路:不是去責怪「那個讓我受傷的人」,而是去回應「那個仍然在等愛的幼小的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筠晴的花路沙龍
35會員
76內容數
活成一朵花,人生處處是花路。 歡迎如花般精采的你,進來坐坐,一起分享花香吧~
筠晴的花路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2
一、城市不是背景,而是角色:空間作為情緒的映射 在《未知的首爾》裏,首爾這座城市並未被過度渲染它的繁華,相反的,它被塑造成一座冷峻、壓抑、孤獨的容器。每一個轉角、電車、便利商店、辦公大樓,都不只是「地點」而已,更是角色們情緒延伸的載體。在城市裡的空虛、擁擠、寂靜、聲響,與角色的焦慮、壓抑、麻木、渴
Thumbnail
2025/06/22
一、城市不是背景,而是角色:空間作為情緒的映射 在《未知的首爾》裏,首爾這座城市並未被過度渲染它的繁華,相反的,它被塑造成一座冷峻、壓抑、孤獨的容器。每一個轉角、電車、便利商店、辦公大樓,都不只是「地點」而已,更是角色們情緒延伸的載體。在城市裡的空虛、擁擠、寂靜、聲響,與角色的焦慮、壓抑、麻木、渴
Thumbnail
2025/06/22
Netflix上的韓劇《未知的首爾(미지의 서울)》是一部非傳統意義上的浪漫劇集,用雙胞胎姐妹的「交換人生」作為敘事軸線,包裹著關於創傷、身份、療癒與找回自我的城市寓言。 由朴寶英一人分飾二角扮演雙胞胎(嚴格說起來是分飾四角,因為她還要扮演交換生活場域的雙胞胎,這也是全劇最挑戰思維框架的部份)
Thumbnail
2025/06/22
Netflix上的韓劇《未知的首爾(미지의 서울)》是一部非傳統意義上的浪漫劇集,用雙胞胎姐妹的「交換人生」作為敘事軸線,包裹著關於創傷、身份、療癒與找回自我的城市寓言。 由朴寶英一人分飾二角扮演雙胞胎(嚴格說起來是分飾四角,因為她還要扮演交換生活場域的雙胞胎,這也是全劇最挑戰思維框架的部份)
Thumbnail
2025/06/03
重新觀看日本電影《玩美人生》,反思被工作和家庭支配的兩種女性人生。透過一位全職家庭主婦和一位大企業社長的視角,探討她們在得知生命終點將至時,如何接納不同生命視角,並嘗試創造生命的價值。文章並以作者自身創業經驗,闡述家庭主婦工作的艱辛與重要性,呼籲讀者重新審視自身人生,勇於拒絕被支配。
Thumbnail
2025/06/03
重新觀看日本電影《玩美人生》,反思被工作和家庭支配的兩種女性人生。透過一位全職家庭主婦和一位大企業社長的視角,探討她們在得知生命終點將至時,如何接納不同生命視角,並嘗試創造生命的價值。文章並以作者自身創業經驗,闡述家庭主婦工作的艱辛與重要性,呼籲讀者重新審視自身人生,勇於拒絕被支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父親因為太過「溫柔」,而外遇離婚,在父親拋棄原家庭的15年後,某天得知父親的死訊,住在鐮倉的三姊妹,29歲在醫院擔任護士的大姊─幸(綾瀨遙 飾)、23歲在銀行上班的二姊─佳乃(長澤雅美 飾)與20歲在體育用品店工作的小妹─千佳(夏帆 飾),決定前往三形參加父親的告別式,卻意外發現了同父異母的
Thumbnail
父親因為太過「溫柔」,而外遇離婚,在父親拋棄原家庭的15年後,某天得知父親的死訊,住在鐮倉的三姊妹,29歲在醫院擔任護士的大姊─幸(綾瀨遙 飾)、23歲在銀行上班的二姊─佳乃(長澤雅美 飾)與20歲在體育用品店工作的小妹─千佳(夏帆 飾),決定前往三形參加父親的告別式,卻意外發現了同父異母的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本文紀錄了一個女性觀摩家族排列的經驗,討論了母女關係、家族能量和親緣連結的影響。透過這個觀察,探索了家族排列治療對於心靈成長和家庭關係的啟發。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探索自我和處理家庭關係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心得和反思。
Thumbnail
本文紀錄了一個女性觀摩家族排列的經驗,討論了母女關係、家族能量和親緣連結的影響。透過這個觀察,探索了家族排列治療對於心靈成長和家庭關係的啟發。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探索自我和處理家庭關係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心得和反思。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母女的故事,描述了母親為了留住自己的心,用心準備晚餐給女兒的情景。文章充滿溫馨和愛意。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母女的故事,描述了母親為了留住自己的心,用心準備晚餐給女兒的情景。文章充滿溫馨和愛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