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鼠蹊部疼痛的成因有非常多,包括婦科疾病、髖關節疾病、肌腱炎等等,而其中有兩個時常被忽略的疾病,便是髂腰肌肌腱炎(iliopsoas tendonitis)和滑囊炎 (iliopsoas bursitis)。
髂腰肌肌腱和滑囊其實是相鄰的兩個構造,肌腱在比較表面的地方,而滑囊在它的深層,當我們走路時,這兩個構造彼此之間產生滑動、摩擦,如果使用過度便容易產生發炎。兩者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合併出現,甚至出現彈響聲。

💡髂腰肌肌腱炎
✏典型疼痛位置在鼠蹊部、髖部,因髖部屈曲的動作而加劇,如:抬大腿、走路、爬樓梯等,可能伴隨著彈響聲或局部壓痛 (有時肌腱腫大還可以摸到硬塊)。
✏成因:可能由於急性拉傷、過度使用或長期肌肉緊繃而產生。一般經由病史詢問、理學檢查或超音波檢查等即可診斷。
✏治療:建議患者相對休息,減少使用髂腰肌肌腱,以避免加重肌腱發炎,並輔以消炎止痛藥、物理治療儀器等幫助控制疼痛、降低發炎程度,若上述治療效果有限,可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
💡髂腰肌滑囊炎
✏疼痛位置在鼠蹊部,有時會傳到大腿或膝蓋區域,髖部屈曲或外旋角度較大時,可能加劇疼痛感,有時亦會伴隨髖關節活動角度受限、輕微無力感等。
✏成因:髖部反覆屈曲、過度使用或外傷而產生。一般經由病史詢問、理學檢查或超音波檢查等即可診斷。
✏治療:建議患者相對休息,並輔以消炎止痛藥、物理治療儀器等幫助控制疼痛、降低發炎程度,若上述治療效果有限,可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
❗溫馨提醒
如果你懷疑自己可能有此疾病,請不要自行診斷和吃藥,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釐清真正原因,才能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