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愛看「靠北婚姻」版,然後在心裡偷偷沙盤推演作答,當作預防失智的日常腦力運動。
隨便歸納,九成問題的解方都是:女人要有錢——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能消災解惡。
近期終於看到1則奢侈的煩惱:- 男方——家族事業,看來月收百萬。
- 女方——上班賺錢,實領月薪25萬。
- 男方霸氣開口:婚後女方必須離職專心帶娃,並口頭承諾每月提供10萬家用。
其實,這些關我屁事?!
卻剛好觸發想寫「真正有錢人的觀察筆記」,首篇,就大膽翻出超過20年深處記憶的前塵往事。
月入約2萬的「有錢人」
大學時,課餘打工月入約2萬元,不僅能支應生活費,還繳得起儲蓄險,偶爾回家偷偷塞零用錢給妹妹,甚至幫忙支應賭鬼媽媽的債。
那時候,紮紮實實記下每一筆收支,消費前必先打開迷你帳簿確認預算餘額。幸好,台大紅蘿蔔吐司1條才20元,營養又好吃,簡直是救命神糧。
存款一路累積,到大四時雖然只不過30萬,卻一路看著郵局存摺數字緩慢、穩定、踏實地上升。當年的心滿意足,回想起來仍暖透心房。謝謝年輕的自己。
月入破10萬的「沒錢人」
大四那年,誤打誤撞參加免費美容課,被高中同學洗腦後全心投入直銷2年,甚至為此申請延畢,只為追求續住台大宿舍省下房租。
沒有人脈的大學生,靠著傻笑與幸運,竟能在街頭開發陌生客戶,達成180萬業績,成為團隊小領導。但真心不喜歡複雜人際,賺越多越厭世,常在深夜崩潰大哭。
上線逼著要擴編,下線等著看氣勢。結果,開始花錢吃好穿好營造富裕形象,卻為了維持基本業績不斷囤貨。表面上獎勵滿滿:遠企飯店住宿、粉紅色轎車、月入10萬;私下卻花光積蓄,還借信貸7萬元填補業績黑洞。
直到某天到上線住處,看見房間堆滿直銷產品,高價保養品像垃圾般塞進床底與桌下,美夢瞬間被現實真相擊碎。
隔月,立刻斷開一切,拒絕出席直銷公司業務會議,轉身去租屋處附近的牙醫診所應徵助理,踏實改領月薪2萬5,等租約一到期搬回台北市區上班。
那些經歷,早早悟出殘酷卻真實的心得:
「賺得多,不代表有錢;能留下來的,才叫有錢。」
真正的有錢人,不是靠收入金額來定義,而是能否在數字背後,留住餘裕與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