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檢討,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在做事。
我在流程的縫隙裡靜靜記錄那些無聲的感受,不為控訴,只為不再遺忘自己。
花園裡的靜默低語之一-----
花園裡的靜默低語 #17
那天,不良品流出。原因是製程中少了一個重要步驟。 回來檢討,大家開始加強進料檢驗、儀器檢測, 但沒有人真正問:那個被跳過的步驟,為什麼沒被落實?
我們不是沒有能力檢驗,只是忘了—有些不良品,是可以在製程中就被看見的。 不是靠儀器,而是靠誠實的流程。
現在的做法,是用更多儀器補救流程的空洞。
不落實製程,卻增加檢驗強度。
這樣的代價,不是有點高嗎?
我開始懷疑,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流程早已成為遮蔽—遮蔽了責任,也遮蔽了誠意。
每一次檢討,都像是在證明我們「有在做事」,卻沒有真正回到問題的源頭。
我們還記得品質的初衷嗎?
還記得流程是為了協助,而不是為了掩蓋嗎?
有些流程不是錯,只是太久沒被問過:你還記得為什麼開始嗎?
-----
願這則低語,在你心中悄悄安放一處柔軟的迴響。 因為在這個常被忽略的世界裡,我們都值得被理解,也值得活得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