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一條裙子都沒有!」二○○九年,三姊妹在媽媽的陪伴下來求診,她們有勻稱的身材,可是都有一雙粗壯的蘿蔔腿,因此只能穿褲子,把兩隻腳包起來,其實她們也很想和許多女性一樣,自信地穿上裙子。
蘿蔔腿不是病,但有些人比較粗壯,造成心理上的陰影,從這個觀點上來看,就需要現代醫學的改善了。三姊妹都遺傳到家族的蘿蔔腿,媽媽帶她們來花蓮慈院美容醫學中心,李俊達醫師在改善小腿肌肉肥大方面很有名,希望醫師能幫助她們。
早期蘿蔔腿的整形手術,主要靠抽脂,但蘿蔔腿大都為肌肉型,能抽除的脂肪不多,而抽脂也容易導致皮膚凹凸不平及色素沉著;韓國偏愛用高週波及神經切斷術,但也只能縮一到兩公分,有些效果不佳的個案,後來因為發生肌肉代償而復發;也不適合打肉毒桿菌來改善,因為肉毒桿菌比較適合打在臉部的小肌肉,但腿部肌肉是大肌肉,效果有限。一般來說,縮蘿蔔腿若沒有縮小三公分以上,效果其實不顯著。從二○○一年開始,李俊達採用肌肉切除法改善蘿蔔腿,手術的正式名稱是「腓腸肌部分切除手術」。到二○○六年,發展到只要從膝窩處開一個小刀口,就可以使用內視鏡進行肌肉切除,讓原本會有兩道傷口的手術,變成只有一個小傷口;但這個手術不適合有蟹足腫或疤痕肥厚體質的人。改善後的小腿圍平均可以減少四點五公分,創造出勻稱的腿形,這項技術也獲得全球排名第一的整形外科醫學雜誌刊載肯定。不過,小腿粗大的原因,除了最主要的遺傳因素之外,若是因為心臟病、腎臟病引起的水腫,或靜脈曲張、靜脈回流不佳,以及發炎、外傷等疾病因素造成小腿腫大,就不適合使用這個手術了。
三姊妹接受手術之後,一、兩天就可以下床走路,兩天就出院。雖然第一個禮拜走路會比較吃力,但接下來就慢慢恢復,也可以開始游泳;四到六個禮拜還能跑步、跳舞、打網球和羽毛球等,任何運動都可以進行。她們也終於有了自信,可以隨心所欲穿上喜歡的裙子了。每個人對自己的體型外貌要求都不同,小腿圍大約是身高的五分之一,除非是小腿肌肉肥大已造成心理障礙,才需要手術改善。
站在醫師的立場,李俊達不鼓勵職業運動員及專業舞者,或是未成年及已擁有正常小腿圍的人來縮小腿,因為那就太過頭了,並不是一個健康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