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照片上傳至 ChatGPT 真的安全嗎?美國史丹佛大學隱私專家發出警告
關鍵字: ChatGPT、隱私保護、數位安全、深偽技術、史丹佛大學
摘要: 隨著 ChatGPT 圖片上傳功能的普及,史丹佛大學隱私專家 Jennifer King 警告用戶上傳照片的潛在風險。用戶上傳照片後即失去對資料的完全控制權,照片可能包含敏感資訊如定位資訊、家中環境及他人臉部,這些資料可能被用於深偽技術等不法用途。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也承認,雖有自動刪除機制,但用戶資料仍可能被法院調閱。專家建議用戶在上傳前應確認所有人物同意,並仔細閱讀隱私政策,家長更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督。
📈 Nvidia 市值飆破 4 兆美元,美股「泡沫警報」響起?
關鍵字: Nvidia、市值泡沫、德意志銀行、美股風險、科技股集中摘要: 德意志銀行最新研究報告指出,Nvidia 市值已達 4 兆美元,可能使美國股市面臨泡沫風險。Nvidia 市值現已超過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整個上市股票市場總和。Nvidia 與其他四大科技巨頭(微軟、Alphabet、蘋果、亞馬遜)合計占標普500指數約30%市值,遠高於2000年網路泡沫時期。美國市場估值已是中國的五倍、歐洲最大市場的20倍。EY-Parthenon 首席經濟學家預測勞動市場將明顯放緩,八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4萬,失業率將升至4.3%。
🛸 美國國會將舉辦 UAP 聽證會,探討政府透明度
關鍵字: UAP、UFO、國會聽證會、國防透明度、外星生命
摘要: 2024年民調顯示逾半數美國人相信外星人存在,眾議員 Anna Paulina Luna 宣布將於9日舉行 UAP(不明空中現象)聽證會,檢視國防單位在揭露相關資訊上的透明度。Luna 曾在波特蘭空軍國民兵服役時目擊不明現象,但被告知不得談論。聽證會將聚焦五角大廈2022年成立的「全領域異常現象解析辦公室」績效,並邀請退役空軍分享目擊經驗。美國國防部2024年3月報告稱未發現外星飛行器證據,許多目擊案例實為探空氣球、間諜飛機等正常活動。
💼 AI 只影響初級員工?甲骨文苦主:任何人都可能被裁掉
關鍵字: 科技裁員、甲骨文、AI 影響、資深員工、成本削減
摘要: 科技業裁員潮持續,甲骨文本週在美國、加拿大、印度、菲律賓等地進行大規模裁員。被裁員工表示對裁員標準完全摸不著頭緒,許多資深員工被解僱,包括即將滿25年年資的員工。微軟自5月來已裁員超過1.5萬人,過去一年投資AI基礎設施超過800億美元,鉅額投資對利潤率造成壓力。Salesforce 執行長明確表示 AI 自動化將減少4千個支援職位。員工指出裁員無明確標準,高績效員工被裁而低效率員工留任,可能僅因薪酬考量。甲骨文最新季度營收成長11%達159億美元,股價今年上漲35%。
🧪 AI 提出的科學假設未必可行,人類依然略勝一籌?
關鍵字: 科學研究、人工智慧、假設驗證、創新思維、人機協作
摘要: 《Science》期刊報導史丹佛大學比較人類與AI產生科學假設的研究結果。43位研究員盲測顯示,人類假設通常更具體、貼近問題核心,驗證成功率較高。AI雖能產生大量假設,但缺乏嚴謹可驗證性,傾向提出顯而易見或已有文獻支持的觀點。人類更能跳脫框架,提出大膽反直覺假設。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AI假設創新性評分從5.4分降至3.4分,人類則從4.6分降至4.0分。研究建議理想狀態是「人機協作」模式,AI負責搜尋與初步假說生成,人類掌握最終決定、驗證與創新判斷。
🎨 Gemini「Nano Banana」功能爆紅,教你快速生成 3D 公仔圖
關鍵字: Gemini 2.5 Flash、3D公仔、圖像生成、Nano Banana、Google DeepMind
摘要: Google DeepMind 推出最先進的圖像生成模型 Gemini 2.5 Flash Image,並導入 Gemini 應用程式免費提供用戶使用。這個被稱作「Nano Banana」的圖像功能可根據文字提示精準生成、編輯圖像,並保持角色或物件外觀一致性。社群平台出現大量以個人或特定角色為主題的3D公仔圖。用戶只需上傳圖片、選擇「圖像」功能,搭配特定文字提示,就能將原圖轉換成1/7比例的商業化模型風格,包含透明壓克力底座、電腦桌環境、3D建模過程螢幕顯示及高品質收藏盒包裝設計。
🤖 AI 力量雙面刃?川普擔憂 AI 威脅卻稱其擁有巨大創造力
關鍵字: 川普、人工智慧政策、深偽內容、白宮安全、覺醒式AI
摘要: 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記者會表達對AI生成內容的擔憂,稱「有點可怕」,質疑網路流傳顯示黑色袋子推向白宮窗戶的影片可能是AI生成,因白宮窗戶為重型裝甲防彈且布滿監控。川普7月23日簽署行政命令阻止聯邦政府內「覺醒式」AI技術發展,修訂風險管理框架。他指出AI具雙面性:「如果發生糟糕事情就怪AI,但它也能創造東西。」副總統范斯透露使用xAI的Grok為子女創作兒童書插畫。川普暗示可能允許輝達向中國銷售降級版GPU晶片,美國政府與輝達、AMD達成協議,部分先進晶片在中國銷售收益將返還美國政府。
🔮 未來科技趨勢預測
基於今日新聞分析,以下是值得關注的未來科技趨勢:
1. 隱私保護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隨著AI圖像識別技術普及,對個人隱私的保護需求急劇增長。未來將出現更多端到端加密、去識別化技術,以及更嚴格的數據使用規範。
2. AI輔助科學研究模式確立
人機協作將成為科學研究的標準模式,AI負責數據處理與假設生成,人類專注於創新思維與關鍵判斷,提高研究效率同時保持創造性。
3. 科技巨頭市值集中化風險加劇
少數科技公司市值過度集中將促使監管機構採取行動,可能出現更多反壟斷措施,推動科技產業生態多元化發展。
4. 勞動市場結構性轉變
AI自動化將重新定義職場,不僅影響初級職位,資深員工也面臨挑戰。未來工作將更著重於創意、判斷力和人際互動技能。
5. 生成式AI商業化應用爆發
從3D建模到內容創作,生成式AI將在各行各業找到商業化應用場景,個性化定制服務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6. 政府AI治理政策日趨成熟
各國政府對AI的監管政策將更加細化,在促進創新與防範風險之間尋求平衡,國際合作機制也將逐步建立。
📅 發布日期:2025年9月4日 | 📝 資料來源:TechNews 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