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值得花時間讀完這篇?
- 想搞懂全球科技巨擘 Samsung Electronics 如何在消費電子、半導體和 AI 領域「橫掃千軍」?
- 想一次掌握 業務分類、明星產品、SSD 技術演進,再到最新財報與 AI 佈局?
👉 這篇文章會給你一個從宏觀到微觀、從產品到財務的完整視角。
三星公司概覽:韓國科技帝國的脈動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成立於 1969 年,總部位於韓國水原市。從一間電視組裝廠到今天 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與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三星在 50 多年的演進中,建立了橫跨 消費電子、IT 與通訊、半導體與面板 的龐大生態系。- 擁有超過 27 萬名員工,2024 年市值曾位列全球前 25 名。
- 主席李在鎔(Lee Jae-yong)與 CEO 鄭映賢(Jun Young-hyun)正引領公司在 AI、車用半導體和智慧家電等領域加速布局。
- 2025 年 3 月高層韓鍾熙去世後,三星迅速調整組織架構,體現出面對挑戰的韌性。

業務分類:從終端體驗到核心元件
三星官方將其主要業務分為三大塊,並整合為兩大事業群:

為何重要?
- DX:決定你我手上的 Galaxy S 系列、客廳的 Neo QLED TV。
- DS:驅動 AI 與雲端運算的核心零組件,是 Nvidia、Tesla 等巨頭倚重的供應鏈樞紐。
主要產品:從 Galaxy 到智慧家居
- 行動裝置與穿戴:Galaxy S25 / S25 Ultra、Galaxy Fold/Flip、Galaxy Tab S11、Galaxy Watch、Galaxy Buds、Galaxy Ring。
- 視覺與家電:Neo QLED / OLED 電視、Bespoke AI 洗衣機與乾衣機、SmartThings 智慧家居平台。
- 半導體與核心元件:DRAM、NAND Flash、SSD、影像感測器、電池與顯示面板。
- 晶圓代工(Foundry):包括與 Tesla 簽訂的 165 億美元 AI 晶片合約,凸顯其在先進製程的競爭力。
SSD 領域的三星:從技術革新到市場領導
(1) 三星在 SSD 上的定位
- 全球 最早導入 3-bit TLC NAND、最早量產 3D V-NAND 的廠商。
- 同時橫跨 消費者 SSD、PC OEM SSD、企業級 SSD、外接式 SSD,市場份額長期保持領先。
(2) 技術演進關鍵里程碑

(3) 主要 SSD 產品系列
- SATA 系列:850 EVO/PRO、860 EVO/PRO/QVO。
- NVMe 系列:950 PRO → 960 → 970 → 980 → 990 PRO → 9100 PRO。
- OEM / Client PC SSD:PM9C1 / PM9C1a(高速、低功耗)。
- 企業級 SSD:PM1653(24G SAS)、PM1743(PCIe 4.0)。
- 外接式 SSD:T5、T7、T7 Shield、T7 Touch、X5。
最近財報狀況:挑戰與機會並存
2025 Q2 財報(4–6 月)
- 營收:KRW 74.6 兆,較上季減少 5.8%。
- 營業利益:KRW 4.7 兆,較 Q1 下滑近 30%。
- 半導體部門利潤僅 KRW 0.4 兆,因 AI 晶片出貨延遲與中國出口限制。
- 資本支出:KRW 11.1 兆,其中 9.8 兆投向半導體。
2025 Q1 財報(1–3 月)
- 營收:KRW 79.14 兆,受 Galaxy S25 熱銷推升。
- 營業利益:KRW 6.7 兆。
觀察:
- 行動裝置與智慧家電仍是撐場要角。
- 半導體業務短期壓力大,但 Tesla 合約與 HBM3E 量產有望扭轉局面。
AI 相關最新消息:三星不只硬體
- Microsoft Copilot AI 導入新款智慧顯示器:TV 成為 AI 助手。
- Galaxy S25 系列與 Tab S11:整合 Galaxy AI,提供即時翻譯、生成編輯、智慧多工。
- Samsung Health 虛擬醫師與 iFIT 課程:AI 輔助健康與運動。
- AI Cyber Challenge:奪得美國 DARPA 主辦的 AI 安全冠軍,彰顯技術實力。
- OpenAI 研議與三星合作 AI 基礎建設:凸顯其在硬體端的重要性。
- IFA 2025 展示 AI Home:以 Bespoke AI 家電、Vision AI Companion 打造智慧居住體驗。
Mech Muse 的觀察與評論
身為追蹤科技部落客,我看到幾個值得注意的趨勢:
- SSD:從速度競賽轉向 AI 優化
PCIe 5.0 產品如 9100 PRO 不僅是「更快」,而是為了高頻寬 AI 工作負載、即時影片編輯等應用做準備。Z-NAND 的回歸說明三星在尋求超低延遲儲存以支撐生成式 AI 需求。 - AI 生態系:軟硬整合加速
Microsoft Copilot 上電視、Galaxy AI 下放至更多機型,這是「把 AI 帶到每一個屏幕」的實踐。未來幾年,三星可能更深度整合自家半導體與終端產品,打造閉環體驗。 - 財報起伏:短期壓力與長期潛能
HBM 競賽目前落後 SK 海力士,但長期來看,三星龐大的製程資本支出與 Foundry 事業,仍有扭轉局勢的可能。Tesla 的晶片大單也提供一個關鍵支撐點。 - 品牌策略:從「硬體巨人」到「智慧服務」
Samsung Health、SmartThings Pro、Vision AI Companion… 這些軟體與服務正在重塑其品牌形象。
結語
三星是一個充滿矛盾又充滿活力的巨頭:
- 在消費市場,它是 Galaxy 旗艦手機和智慧家電的代名詞;
- 在半導體戰場,它既面臨 HBM 競爭壓力,又握有改寫遊戲規則的先進製程與客戶合約;
- 在 AI 時代,它從晶片到終端、從醫療到智慧家庭,無所不在地塑造未來。
💡 如果你覺得這篇分析讓你對三星有全新視角:
👉 請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想法:你最期待三星在哪個領域逆襲或突破?
👉 別忘了追蹤 Mech Muse,下篇我將帶你看另一家半導體巨頭在 AI 浪潮下的策略。
— Mech M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