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選德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的物價其實不高,甚至可以說比我在台灣的生活費還要更低!
前提就是,你自己會煮飯。
在美國的那六年,結婚的這三年,加上我都在家工作,餐餐都是我來煮,常常寫曲寫到一半就要去洗個米、泡個蔬菜,回座位混音再跑去廚房炒菜,然後等老婆回家吃飯飯(愛心)。午餐每人預算-40台幣!(啥啊!?)

這是我們最常見的午餐類型,一份青菜、番茄煎荷包蛋、半顆地瓜、德國上萬種麵包的其中一種、兩種水果,理想的話可以再加點堅果。
會這樣吃是因為以前在台灣有兩年的時間,我每天中午只吃冷凍水餃或炸醬麵,長時間這樣吃胃都要開始出問題,三不五時就肚子燒燒、胃食道逆流,於是某天決定要好好吃健康午餐,但前提是預算可不能比炸醬麵水餃貴,因此發明的菜單!
像圖中的大頭菜,一大顆0.49歐元,一餐切半顆兩個人吃,一個人才大約0.1歐元,切片簡單撒點鹽、油、蒸個七分鐘就很好吃了。
桃子一大盒十顆也才2.49歐元,一餐吃一顆只要0.25;地瓜對腸胃非常好又可以吃飽飽,每餐必備!
當然蔬菜水果會換不同組合,有時茄子、節瓜、萵苣、芝麻葉、蘋果、香蕉、藍莓、彩椒等等,但我發現德國這裡的蔬菜普遍比台灣買起來便宜,尤其台灣颱風過後那一個月的菜價還不如出去外食還比較划算。
所以這樣總共花費=€1.13歐元,乘以匯率35的話=39.5台幣。
一餐只花40塊台幣,吃得這麼健康,我還有什麼可以抱怨的?
交通
在杜塞道夫其實交通費挺貴的,做個一兩公里路程的輕軌電車最少都要€2.6(台幣91),連在台灣坐公車,會去算哪站即將超過一段票,而寧願下車用走的我,還不如走路!
但話雖如此,既然都來德國了,只能在走路範圍活動的話實在太可惜了,小氣歸小氣,跟探索世界比起來,還是要好好權衡哪個比較重要的啦~
於是我和太太各買了一台腳踏車,德國治安算是不錯,但最大宗的犯罪就是腳踏車偷竊,於是我們咬著牙花了€60買了德製的ABUS腳踏車鎖,到目前三個多月都還算安全。
其實不只在杜塞道夫,我們去歐洲各大城市也都盡量走路,省錢只是一部分,更大的原因是,走路更能深度探索一個城市,感受每個區域的氛圍、看到喜歡的小店說停就停、聽到路邊駐足的街頭藝人拉著手風琴,馬上就能站著聽音樂、看著城市的風景、聞著餐廳飄出來的香味。
晚餐
晚餐的話通常會有一份肉、2-4份蔬菜、馬鈴薯、麵包、義大利麵等等來搭配。(我已經四個月沒吃米了嗚嗚…)

今晚吃的是德國香腸、煎節瓜、馬鈴薯、白花椰佐綜合蔬菜!
一個人一餐的總價位是€1.8=台幣63元。
西方國家好像不像我們台灣人特別熱愛雞腿,常常四隻超大的戰斧雞腿只要€5元上下,比雞胸便宜很多,每餐拿個兩支出來,醬油、鹽、胡椒、花椒醃一下,晚上200度烤個40分鐘,就有好吃好巨的烤雞腿可以享受了!
小小分享一下我的小食譜,烤雞腿烤了25分鐘後,再把切片的櫛瓜一起放進去烤20分鐘,出來後沾了雞汁的櫛瓜真的Yummy yummy~~
娛樂
我們最大的娛樂花費都是在每個月的旅行上,歐洲各大城市就在交通一到兩小時的距離,機票、火車票更是台灣飛過來的好幾分之一,當然再常哭窮也要邊哭邊玩啊!
其他在杜塞道夫除了有球賽或是臨時遊樂園等特別活動,幾乎是沒有什麼娛樂花費,頂多偶爾下午去坐路邊喝杯咖啡吃甜點(通常一人大約€5-6元),我老婆愛買樂高,我們也會買戰鎚40k的模型回家自己上色。
其餘的娛樂都是運動、跑步、騎腳踏車、逛植物園(免門票)、逛百貨公司(純逛,好啦偶爾失守)、去萊茵河邊看夕陽等各種不用花錢的活動。
至於看電影,德國人很愛把電影都配上德文,英文版的超級少,當初我找F1的場次一個星期居然只有兩場英文版我都快吐血,所以雖然愛看電影,但也幾乎都忍痛不看了,全德文實在太硬啦!
所以我們一週的生活花費一個人平均不到€50元,根本比我在台灣花的還少,但這樣省錢的生活辛苦嗎?一點都不會,每天吃得健康睡得好飽,上班到中午吃個飯就沒事了,天氣好就出去走走運動一下、坐在路邊喝杯咖啡看看風景,天氣不好就待在家看著雨、塗塗戰棋。
自從我在北卡念書後就徹底體會到,生活在越簡單的地方,心靈越容易感到平靜滿足,好玩的大城市就偶爾去一次爽完,現在我和我太太已經有去完大城市旅遊,回到杜塞道夫後有種「啊~還是回杜賽比較安靜舒服」的感覺了,話說這是不是人老的徵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