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前丟東西很慢。
而是因為「每樣都好像有點故事」。
那件大學時期穿過的外套、
那雙磨平的鞋、 那個已經沒墨水的筆。
我都會想:「先留著吧,之後再整理。」
然後,「之後」永遠沒有來。
有一天我在整理櫃子,
發現一個用紙袋包起來的老舊相機。
我已經忘記多少年沒用它,
但每次看到都會想:「這是我第一台自己賺錢買的單眼。」
所以,我從來沒丟。
但那天我突然明白了——我留著的不是相機,
是那個「剛開始創業、什麼都不懂但很努力」的自己。
我只是怕,丟了它,就像否定了那段日子。
很多人整理東西,
其實是在整理情緒。
有的人丟不掉,
是因為捨不得一段回憶;
有的人不願清理,
是因為還沒準備好放下那個版本的自己。
就像我們在創業時,也常陷在「捨不得」。
不敢關掉一個沒效益的項目,
不願放棄一個舊客戶、或曾經花太多時間的合作。
因為心裡有個聲音在說:
「我都堅持這麼久了,不能就這樣放棄。」
但其實,放下不代表失敗,
只是讓你有空間迎接新的開始。
某天我真的把相機丟掉了。
不是因為它沒價值,
而是我終於願意相信──
我不需要靠「留著」來證明那些努力。
我開始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當我敢丟的時候,
生活變得輕一點,
而我的工作,也開始變得更清晰。
後來我在面對選擇時,
會問自己一句話:
「這東西,是我需要的,還是我捨不得的?」
很多時候,答案一出來,
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極簡,不是丟東西,
是讓你重新和自己和解。
不是把回憶清空,
而是告訴自己:
「我已經走過那段路,現在可以繼續往前了。」
丟不掉的東西,其實是情緒。
而當你學會放下的那一刻,
你的生活會變輕,
你的生意,也會跟著變柔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