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

含有「供應鏈」共 116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 Nano Nuclear 在 2025 年 11 月的全球曝光行動,從阿布達比能源展到紐約投資會,全方位解讀小型模組化核能(SMR)新創的產業脈動、產品線布局與資料中心應用趨勢。讀完後,你會清楚掌握 SMR 商轉的最新進展與投資觀察重點。
Thumbnail
當全球碳市場已進入《巴黎協定》第六條合規體系(PACM)時代,日本與瑞士都以 IA 與 ITMO 打通主權帳本,東盟更走向 RWA 金融化,而台灣卻還在能源展上宣傳 Verra 可抵換。這不只是誤會,而是一場"錯世代"的制度迷航。 【個人觀察/PACM】 我在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如何打造「高摩擦製程壁壘」與「風味SOP統一」,有效阻斷競爭者模仿,同時闡述如何將獨特的風味IP應用於個人化、高單價產品線,擴展市場藍海。並解析「風味壁壘」如何建構「價值、忠誠度、稀缺性」三維溢價模型,帶領食品品牌擺脫通路價格戰,掌握品牌定價權與市場獨佔期,最終實現集團化擴張與永續獲利。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產品#陷阱#品牌
最近在追蹤鴻海的產業布局時,看到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消息: 鴻海正加速推進 2027 年「原型機」目標,整合台灣在地研發能量,從電動車、AI 伺服器到機器人,一步步把藍圖變成具體產品。 這不只是「造車」或「做晶片」,而是一場關於製造思維全面升級的革命。今天就讓我用粉色筆調,帶你看這場「鴻海科技進化論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 Astribot 星塵智能的核心亮點:它們如何用DFAI 思路把 AI 與人型機器人結合,代表產品 S1的技術差異化(快、穩、柔的雙手),以及最新的融資與合作進展。讀完後,你會知道這家公司在全球人型機器人賽道的定位,還有未來可能走向哪裡。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文深入剖析 Shimano 2025 年前三季財報,探討全球自行車市場的挑戰、營收成長但利潤下滑的原因。同時,文章聚焦於稀土對電輔車及高階自行車零件的重要性,並分析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及潛在風險,最後提出自行車產業應對供應鏈轉移與稀土議題的策略。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價值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文章介紹優質公司,內容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99元,歡迎訂閱支持我。 每年 $999 訂閱方案 價值投資 - 基本面研究 X 法人最新財測的方案|方格子 vocus 每月 $99 訂閱方案 價值投資 - 基
Thumbnail
筆記-股癌-Podcast-25.11.01 **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價格區間會引發完全不同的市場敘事與情緒,價格往往塑造共識而非純粹反映基本面。 *大家在價格高時容易集體相信公司的好,價格低時則傾向把同公司當作垃圾股賣光光。 *若能拉出一個穩定的區間,形成共識與穩定的價格帶,對長期價值發現是最理
引言:一顆晶片引爆的看不見的戰爭 一場足以癱瘓全球經濟命脈的風暴正在醞釀,而它的中心,不是華爾街,不是戰場,而是一家名為安世半導體的荷蘭公司。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正在上演的殘酷現實。當中美兩大巨頭的科技戰車迎頭對撞,安世半導體成了最脆弱的夾心,也成了引爆全球汽車產業「晶片斷鏈」危機的導火線。生產線
含 AI 應用內容
#Riot#半導體#引爆
Luxgen n⁵(Model B)已進入測試與認證階段,廠方規劃第4季上市並在台量產。若鴻華先進能把「量產良率、在地供應鏈、售後生態」三件事做好,確實有機會把一次性代工向「平台化+服務化」的製造轉型推進一步;但這條路依然須通過產能放大、毛利改善與現金流管理三大考驗。 --- 🌷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