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

含有「原住民族」共 16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Umav前往成大醫院分享原住民族在醫療體系中遭遇的日常歧視與「隱微歧視」,強調提升醫療體系的文化安全敏感度,破除對原住民族的歧視,並以災難應變和個人經驗為例說明。同時,也反思媒體報導中的刻板印象,並分享個人漫畫創作與族語翻譯,期望促進社會對原住民族的理解與關懷。
Thumbnail
在碳市場裡,有一個常被忽略但至關重要的詞:FPIC。 它的全名是 Free, Prior and Informed Consent(自由、事先並知情同意),中文翻譯為「自由、事先並知情同意」。
Thumbnail
時間:2025/6/9 + 2025/8/15 地點:新竹縣竹東鎮 關鍵字:客家庄、水粄、青窩坡、北臺灣原客邊界、道卡斯族、賽夏族、泰雅族
Thumbnail
本文探討都市原住民在認同建構上的獨特壓力,分享來自Podcast《Umav如何了》的訪談以及參與新北市原住民族聯合文化活動青年論壇的經驗。文章闡述標籤既是壓力也是契機,如何在跨族群的相遇中,重新詮釋標籤,找到自我突破的自由,並強調青年開放學習、接納自我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大家好、逐家好、太家好~我是來自漫步時光的樂編,咳咳~我們繼續為大家整理2025/8/16~8/17本週末全台活動資訊! 以下活動資訊歡迎到我們網站上的表格查看。 活動可能會因各地天候或調度有所變動,參加前務必先確認官方公告喔! 歡迎追蹤:漫步時光、Facebook、Instagram、Threa
Thumbnail
「家庭電影」(Home Movie),意指的是家庭所擁有、記錄家庭生活並分享於家人之間的影像。其中的「錄影帶」,在1990年代前後的臺灣最為興盛,然而,由於拍攝器材與播放設備的快速淘汰與不斷替換,導致這些格式已不符的錄影帶,往往只能被遺忘在角落,任其發霉損壞而無法讀取,或者只能被當作垃圾而隨意丟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隱微歧視(microaggressions),特別是針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例如「原住民都長得很漂亮、很會唱歌」。文章解釋為什麼這些看似正面的言論仍屬歧視,並強調其對少數群體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覺察與反思來避免此類歧視行為。文章也提供相關的資料與研究,協助讀者深入理解此議題。
Thumbnail
【歧視可能會殺人,所以文化安全很重要】原文來自每天來點布農語啊!粉專 前陣子國立成功大學的原資中心蕭恩霖Zuljezulj Mavaliv 助理管理師,來到通識課堂上談「文化安全」(Cultural Safety)。她和原資中心專員白廷宇 Yadrang Djutjaljimau一起用海龜湯創意推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