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含有「微生物」共 6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談到長毛象,大多數人會想到的是牠們如何在冰河時期生存下來,以及為什麼後來神秘的消失了。還有,之前很熱門的「長毛鼠」。但你可能沒有想過,長毛象的牙齒與骨頭,還能告訴我們牠們身上帶著哪些「看不見的乘客」──微生物。 最近的研究,利用長毛象的化石,找到了一些長毛象身上的細菌!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一項利用總體基因體定序分析猛獁象遺骸,成功辨識出古老微生物DNA的研究。透過對310種相關微生物的分析,發現其中部分菌屬可能與猛獁象的疾病有關,甚至重建了110萬年前的最古老宿主相關微生物基因組,為理解古代動物健康、疾病演化與古生態研究開闢了新方向。
Thumbnail
剖腹產與自然產的生產方式可能影響新生兒腦部發育,一篇發表於《Hormones and Behavior》期刊的研究指出,產道微生物菌群影響下視丘旁核神經元的發育,無菌小鼠實驗顯示缺乏產道菌群的小鼠,下視丘旁核神經元數量較少,即使進行交叉哺育,仍然存在差異,顯示子宮內微生物菌群對腦部發育有長遠影響。
Thumbnail
巧克力人人愛,但是巧克力的滋味,需要微生物來發酵轉化喔!未發酵的可可豆會苦澀,良好的發酵則能產生花香、木質香、焦糖香。不過,可可豆發酵的微生物主要來自環境而非人工接種,因此不同地區的發酵結果也不同,造成有所謂的「精品可可」與「大宗可可」。 最近的研究,破解了這個秘密!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如果與「微生物組」相關的疾病中有一半根本不是隨機的,而是遵循一種原則(如安娜·卡列尼娜原則AKP),其中每個失調的微生物組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被破壞,該怎麼辦?難道在這些情況下,一些主要微生物物種(如高度優勢的微生物)在發號施令?真的是它們在打破平衡嗎?有AKP,那麼有所謂的anti-AKP嗎?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想像一下,你開了一家餐廳,平常得依靠廚師每天早上去打魚,才能有新鮮的海產做菜。某天漁港送來了免費又源源不絕的海鮮,還包送到門口——這時候,你還會那麼認真檢查哪個廚師捕的魚比較多嗎? 對植物來說,在有肥料的時候,植物對於自己周圍的微生物會做什麼呢?
Thumbnail
在納米比亞與安哥拉交界的超乾燥沙漠中,有一種被譽為「活化石」的奇異植物:二葉樹(。這種植物一生僅長出兩片葉子,自胚芽萌發後便不斷生長,並隨時間捲曲、破裂,形成極具特色的「抹布」外觀! 這樣的植物,也在根部豢養了一群小伙伴幫它工作,但是這些小伙伴卻不是都一樣的喔!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從前從前科學說憂鬱症主要歸因於大腦中血清素水準低,直到1990年代中期,對血清素模型的懷疑開始流傳...目前已知最早提出類似「口腸腦軸」一詞與憂鬱關係的是義大利學者...
Thumbnail
5/5口腸腦軸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6/13
我今晚才去看了牙醫!感謝小a分享!口-腸-腦軸!原來如此!
這篇文章推薦書籍《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並分享閱讀心得,從打掃、洗衣、廚房清潔等面向,闡述微生物無所不在,以及維持清潔的重要性。文中強調細菌繁殖速度快,環境潮濕溫暖易滋生細菌,並說明如何有效清潔居家環境,避免細菌滋生引發問題。
Thumbnail
「Brain Maker」的作者 Dr. David Perlmutter 是美國知名神經科醫師與營養醫學專家,他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Grain Brain》的作者。David Perlmutter 長期研究神經退化疾病的預防與營養療法,主張飲食與腸道健康對大腦有深遠影響。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