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

含有「美麗新世界」共 3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最早應該是在高中歷史課本裡看到「反烏托邦三部曲」,喬治・歐威爾的《1984》,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薩米爾欽的《我們》。實際體認到「反烏托邦」社會的存在,以及生存在那樣的社會中人們的反叛,卻是在中國。「我們對抗娛樂至死。」我的中國朋友說,臉上帶著憂鬱而深刻的神情,幾年之後他離開了中國。
Thumbnail
又到了介紹作品的時間,今天要介紹的,是來自Adlous Huxley 的作品《美麗新世界》。 總算有機會拜讀這本三大反烏托邦巨作之一,繼很久以前讀過的《1984》後,終於再次接觸到反烏托邦作品。
Thumbnail
美麗新世界 Aldous Huxley  2014 好讀出版 分類:小說  ★★☆☆☆
Thumbnail
src
匿名投票
你覺得哪款娛樂"致"死
《美麗新世界》出版於 1932 年,主要描寫在距今幾百年後的「世界國」下的體制。《重訪美麗新世界》則是作者赫胥黎在 1958 年回顧《美麗新世界》、以及他對未來世界的想像時,所寫下的補充。其中《美麗新世界》被列為三大反烏托邦小說之一。
Thumbnail
今年的國際書展意外走進大愛展區,聆聽「戰爭·圖書館」演講。探討戰爭對知識的摧毀、極權社會的審查,以及圖書館的價值,並引用《美麗新世界》、《圖書館戰爭》與《卡薩諾瓦是個書癡》三部書。演講中提及安伯托·艾可,與今年國際書展主題國義大利呼應,使我更深入思考知識流動與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期待明天的文章...元宵節快樂! 社會干預知識這點...行之有年 哀~
真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3
Sylvia 太好了!恭喜您!
在帶領學生閱讀〈桃花源記〉之後,對「烏托邦」的討論,我想可以先讓他們閱讀西方反烏托邦小說之後再延伸出問題來討論,藉此剌激他們對社會體制和世界的關心,相信經過這些討論,將能更深化他們對此議題的了解,也將使他們更能體會陶淵明虛構此一美麗桃花源背後的深深感慨。
  哈拉瑞指出,當人們在讀《1984》時,能夠明顯看出那個世界的駭人問題,我們需要去探討的就只是「如何避免世界陷入這種恐怖」,但《美麗新世界》卻勾勒了一種祥和、繁榮、人人滿意的生活狀態,讀者們會感到不安,卻又很難把那些不對勁明確地說出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