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海湧

含有「聽海湧」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生在困難重重的年代, 光填飽肚子就偷笑了。 遑論有什麼娛樂或興趣, 更別說是戰爭的期間, 能活命安在就奢求了。 一、無血緣的手足情誼 在殖民統治下, 新海三兄弟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從軍。 新海木德深受二哥志遠與大哥輝的疼愛: 在海島的深夜衛兵, 當過兵就知道, 夜
5/5聽海湧
綜觀第 60 屆金鐘獎入圍名單,或許不難發現當前的台灣影視產業,在商業與流量之外,更有意識地透過各式題材,探索歷史、性別身分之間的裂縫,讓觀眾能夠同時看見擁抱主流口味、意圖擴大收視的作品,也能看見堅持自我風格的作者型作品。
Thumbnail
《聽海湧》是一部製作精良的臺灣歷史劇,以二戰末期臺籍日本兵在婆羅洲的故事為背景,探討戰爭的殘酷與人性。劇情緊湊,透過戰後屠殺事件的調查審判,交錯呈現戰爭時期與戰後兩條主線,刻畫了三兄弟在戰爭中的不同命運與立場,以及領事複雜的情感糾葛。本劇反戰的主旨清晰,結局乾淨俐落。
Thumbnail
遲至今年才看了《聽海湧》,想起好久以前看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曾經以為識得的自己,兜兜轉轉,兢兢業業了大半生,才意識到過去的種種,時間、心神、情感,竟無一不是錯付,此後必然迎向瓦解,碎裂,成為虛無抑或成為癲狂,此外大概難有其他。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5/03/16
喜歡沒有反派的戲,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悲,似乎更能讓人深思,但或許那樣的故事太沉重,容易讓人覺得難以承受。看林倚的介紹,剛剛看了聽海湧的宣傳片,我想所有那些參戰過的軍人,即使活下來了,戰後也變不回普通百姓了。 謝謝林倚介紹好片,希望將來台灣有更多優質的歷史片。又,如果想避開因與真實出入而造成爭議,或許用虛擬的角色來還原歷史的情境是不錯的方法。❤️
林倚-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3
陽台觀察者 「所有那些參戰過的軍人,即使活下來了,戰後也變不回普通百姓了。」→我想是的,這是所有戰爭不變的殘酷,希望人們都不要再經歷... 爭議的問題,《聽海湧》已經是虛構角色,但因故事構想取材自真實事件,所以還是受到質疑。我是覺得有點過於苛責了(可能還有一點政治力量在操作...)
年前,我在家中觀看影集《聽海湧》,劇情背景設定在1945年前後的婆羅洲。當劇中角色羅進福開口時,他的口音瞬間勾起我的回憶——那是在北婆羅洲的亞庇,一間肉骨茶店的老闆,說的也是福建話
Thumbnail
以台籍日本兵來談論台灣人在歷史上的身份認同困境,加上前陣子立委刪除公視預算的爭議,讓《聽海湧》不論在戲裡戲外都引發了討論;在被譽為「2024最強台劇」的同時,篡改歷史、醜化特定人士的批評也隨之而來。
Thumbnail
5/5聽海湧
合理使用係著作權法為促進文化發展,平衡權利人與大眾利益而設,本文探討「轉化性合理使用」的概念,並緊扣多個知名案例,如【橘色王子】改作案和【危機倒數】商業利用權案(The Right of Publicity),進而回到【聽海湧】案之分析。
Thumbnail
1946的你,和2024的我,或許有什麼地方仍然一樣吧,我想。 以為自己是選擇的一方,卻常在時代的轉角跌跤,不得不躺下。天空和地面顛倒,頭下腳上地讀出一串看不懂的質問。眼淚掉落地面時,因為天氣太乾太熱,很快就蒸發了──彼時的戰爭已然落幕,可歷史沒有和解。 不論願與不願,我們即是故事,即成歷史。
Thumbnail
5/5聽海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