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

含有「自殺」共 80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了為何憂鬱症患者容易被黑暗、破碎的事物吸引。 以遊戲《夢日記》為例,解析其結構如何呼應內在的孤寂與逃避,以及作者在面對遊戲中的結局時,如何憑藉「生的慾望」產生自我保護的直覺,成功設立安全界線。 文末提出實用的心理指標,強調信任直覺、辨識共鳴與下潛的分界、學習停止與觀察。
付費限定
直覺上,寒冷、陰濕的環境使人憂鬱,也容易導致自殺吧?事實正好相反!各國的自殺數都是冬季最少、夏季最多。
Thumbnail
2025 捍衛天使 Good Fortune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如果你今天中了一張彩劵,一但兌換了,你的親人﹑朋友和戀人都從此再也不會認得你。你願意永遠地換下去嗎? 戰後嬰兒潮的那一代人,享受
5/5捍衛天使 Good Fortune
美May-avatar-img
3 天前
感謝推薦🐽💗
付費限定
事實上,被人們稱為種族的群體,似乎都是由文化而不是血統聯繫在一起的兄弟。甚至,所謂種族經常與國籍混為一談。
lisa liu-avatar-img
7 天前
不曉得之後會否討論到自殺的方式?自殺方式會影響死亡率。
葉高華-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lisa liu 第二編第六章會討論哦~
「他們並不是渴望死亡,只是活得太累了。」只要把想自殺的心情說出口,就有可能轉化成求生的力量.
Thumbnail
4/5現在不是去死的時候
付費限定
確實有許多精神科醫師指出,自殺者大多有精神錯亂的症狀。涂爾幹說,廢話,精神科醫師知道的自殺者當然都是精神病患。但我們不能說精神科醫師沒看到的自殺者也是精神病患,而且這種人可能更多。
鄭紹鈺-avatar-img
2025/10/18
排除法很重要,但現在實證的課很少教,結果投頂刊的時候,Reviewer只想看你怎麼排除其他假說
這篇文章藉由描述貓咪在失去主人時可能出現的各種行為反應,如尋找、食慾不振、焦慮、行為改變等,深刻傳達了貓咪無法理解「死亡」卻會承受「分離」的巨大痛苦。作者強調,對貓咪而言,主人的「缺席」就是一生的痛,以此呼籲讀者珍愛生命,不要讓愛貓獨自面對孤單,並提供生命線協助有困難的讀者。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貓咪#主人#生命
柏鴞-avatar-img
2025/10/13
寵物的世界就是你哦~
上一篇文章有帶大家了解自殺者遺族可能會經歷的情緒、想法等心理狀態,這一篇文章我要來說明陪伴自殺者遺族的原則,讓大家知道我們可以怎樣陪伴他們度過複雜的心境與情緒。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