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麗而美好的自我思辨】如何善用自我時光更了解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關於那麼一個只有我自己的時光。
陽光灑落在木質紋理上頭,空氣中有著愉悅和閒暇。
最終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好像沒有真正被任何人肯定,或許也沒有交出幾份報告,但思緒的千迴百轉下,更懂的自己,更懂的人生。

raw-image


什麼是屬於自己的時光?

那是可以登出所有社群軟體、不被任何代稱牽制、重回自己名字的片刻。」

時間的消耗不曾減去過什麼,卻讓自己越發既清晰又委靡著,人生能有幾個秋,大概會有這樣的叛逆和恬靜。
那些在工作學業上受的委屈,似乎更有勇氣憤而出走,似乎更加明白一時的忍耐是為了什麼,那些埋藏在心裡的夢想執著,似乎在腦中勾勒變得更加清明。
而最終我們慢慢走回生活,不為任何人的活出自己的模樣。
我們更懂了人生,人生亦更懂了我們。

那些我平凡而珍稀的 個人時光

而到了很久的現在,我才理解,我喜歡的始終不是咖啡香。

我從國中開始就好像知道自己並不是個真正聰明的人,但在高中卻更深刻的理解到這件事情,背東西沒有比別人快,對於數理的理解也總是不靈活,換了一種問法,我就要重新再理一次頭緒,支撐著我走下去的,似乎就是一股對於自己的執著和尊嚴,所以即便努力唸書還是挫折的我,看起來已經狼狽不堪,我卻不允許自己放棄,死撐著才擠進醫學的窄門。

偏偏醫學實在是太過深奧的學問,學習的頭幾年我總是體會不到自己的成長。
就像在泥濘中持續翻滾的豬一般,可一般的豬還翻的開心,我卻持續被無力感包圍。

很久之前看過學長寫的一段文字。
唸醫學的好像特別喜歡斜槓,我想大概是因為想用其他方式證明自己還活著吧。

一開始也沒有特別覺得有感觸,長了幾歲後好像才更懂的這句話。

剛上大學有一陣子,我拼了命的參與各種活動強度極高的社團,當時只覺得不這麼做不行,多年的今天才發現那都是自己的掙扎,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獨特生命所做的奮力一搏。而過了一年,我始終不確定自己是否足夠獨特了,但卻明顯感受到生活的雜亂不堪,我穿梭在各個角色當中,原先都是讓自己閃耀的機會,但久了更像是種不得不的義務。

天時地利人和,我染上了待在咖啡廳的癮頭。

自己特別喜歡在午後或是早晨找一家咖啡廳坐坐,抱著一台電腦或是一本書就這樣無窮無盡浪擲時光,其實我並不怎麼喝咖啡,甚至還是喝了咖啡晚上就會睡不著的小孩體質,但踏進去咖啡廳的腳步就像一種暗號,讓我不由自主的覺得浸淫在咖啡香的包圍中。

一開始僅只是覺得好像在外面做事情效率都會比自己在家裡來的好,心態輕飄飄的,就算是再難再煩的事情,彷彿都有著無限可能,我可以在咖啡廳裡頭做夢,好好的品味時光,就像有些人喜歡待在山林裡,而我不需要走得那麼遠,只需要在街角的咖啡廳就可以滿足疲乏的大腦。

而到了很久的現在,我才理解,我喜歡的始終不是咖啡香,
而是一段屬於自己的時光。

咖啡廳時光對我的影響

作為一個人,好像總是對自己的生活有些責任,要盡了那些責任後,再來思考夢想似乎才是一個成熟人該有的模樣。

而咖啡廳的時光,對我而言是這樣的模樣。

唯有躲在咖啡廳裡,我才能去思考所謂的自己,自己的興趣、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自己想要做的小計畫,在我的小空間裡我的人生似乎無所不能,可以去咖啡廳的、生活的那些餘裕對我而言似乎就是這樣證明自己活著,除了記在腦中的醫學知識以外,我的價值。

而作為一個平凡的人,剛上大學那些在咖啡廳的時光,最終浪擲在了Bossa Nova和人聲嘈雜之中,我並沒有真正的成為了什麼,卻因為那些最私密的時光,一路走了過來,並養成了在處理事情時為自己泡杯好茶我仍然無法喝咖啡和聽著音樂的習慣,並會像是癮頭發作一樣,每個月找一間咖啡廳造訪。

因為那些自我的堆砌,似乎總在這些細碎的時光才能開始建造。


自我時光和其他時光的不同

我曾這麼想過,為什麼只有自我時光才能帶來這樣的自我建造,如果所需要的要求只是短暫的逃離現實生活,那和一般耍廢的時光不同在哪裡呢?

而我終於想通,差別在於動機。
動機決定了這段時間的模式和模樣。

耍廢時光通常發生在無意之間,躺上了床、坐上了沙發就自動發生。
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所謂的報復性心態熬夜,因為忙碌的生活而更想要浪擲時光,藉由自己唯一能掌握的睡眠時間,證明自己對於人生,還有那麼一絲的掌握度,而理所當然的,形成了惡性循環,壓力越來越大。

而有些更無法解釋的耍廢,明明已經是很輕鬆的時間,卻還是慵懶的廢了一整天,當然這樣的生活自有它的魅力存在,可是我們總歸要理解到自己現在所需要的是什麼?

我曾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會無法抑制的滑手機,明明知道不行,卻還是會持續地滑手機,滑到所有東西不斷刷新但仍然停留在我看過的資訊,對於生命的焦慮總是會體現在我滑手機的模式,有焦慮而沒有消除的逃避,就連耍廢也只會徒增痛苦。

有時候我連自己焦慮都找不著理由
只有藉由自我時光和自己對話,我似乎才能解開自己的心結。


如何開啟一個自我時光?

人生總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而我們自己的腦袋亦如是。
可腦袋是自己,自然對自己也特別體貼,他會持續壓抑自己,等待你處理完瑣事的一天,可是瑣事總是處理不完,終於有天,內在小孩爆發了,而這一切就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將自己修復。

怎麼做?
在自己的行事曆選一個完整的早晨、下午、夜晚空下來。
而那個時段就是自己的絕對領域,神聖不可侵犯。

事先預留下來的時間,是需要在其他時光更加專注才能獲得,主觀上我們會更加珍惜,唯有自己也當作一回事,才不會輕易的被瑣事纏住,同時也可以藉此重新審視自己對於時間安排的合理與否,自己是否好好的珍惜了生命中的所有時光。

做什麼?
搭配最喜歡的香氣、耳朵最愛的音樂、一杯最喜歡的熱巧克力。
這是場綺麗而美好的思辨,而你要相信,真理會越辨越明。

這是自己為自己準備的一場重整,在最好的情況下,會蹦出最好的點子,所以我們準備自己本能上最喜歡的環境,犒賞這個日常被壓抑慣了的大腦,喝著最喜歡的飲料,作為自己最可靠的盟友,細細思索今天的討論主題,一開始總是有些彆扭和慌張,但越來越了解自己的過程是抽絲剝繭,先腦袋放空,在紙上寫下思路,這是場綺麗而美好的思辨,而你要相信,真理會越辨越明。

結果是什麼?
或許什麼也沒有,但在更了解自己的練習,自己更懂的坦率面對自己。
而你會記得巧克力的香氣,知道巧克力代表與自己的時光。

想想和朋友最生動的那一場餐敘,從來都不是先預設好討論主題的那一場。
與自己的對話也是,這段與自己的時光並不一定會馬上解決些什麼,過多的期待只會給自己過重的壓力,腳步慢一些,療癒從來不是一種閃現,而是一種浸淫,發生的不知不覺,那些要動用大腦解決的問題,或許都不是太簡單的是非題。

有時候不是我們想不到答案,而是我們還沒到想到答案的時間。

已經在思考問題的自己,就能將自己困在問題中的機率降到最低。

在沒有答案的時候,就當是一種享受吧!

洞穴期常用來形容男生在戀愛關係時,需要自我獨處的一段時光。

然而,不分男女,自我時光就像是人生必要的洞穴期

我們本質上仍是愛人的,也樂於和我們所愛之人分享自己的生活。
但世界轉得太快,想要活出自己的渴望太過強烈,壓縮之下,最常見的就是沒有注意到自己,所以我們比起太快將傷口揭露到網路世界,不如佈置好一個自己最喜愛的洞穴,發生了什麼,就先進去裡頭躲一躲,隨時補充裡頭的啤酒、巧克力庫存,在那裡頭認真的寵溺自己一番,不用和他人討論自己悲傷是否合理,僅只是為了自己。

而等到自己足夠豐沛了,
通往夢想的路都會在洞穴口閃閃發亮

如果喜歡此篇文章、或是有幫助到你,歡迎贊助或是按下方的免費Like coin按鈕或是追蹤我的IG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C (Jocelyn Chen) 的沙龍
10會員
12內容數
就算我們的生活曾經被野獸世界所浸潤,過去曾經遭遇過不被認可的情境,但只要願意有所改變,就擁有可以跳脫自我魔咒的自由,一定要相信,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從來就是一種祝福,而不該是懲罰。 和自己的和解,從正確看待自我開始。 而我們終要相信,我們都值得綻放成一朵最美的花。
2021/06/28
什麼是自我意識?為什麼會臉皮薄? 追根究底,大多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不自信進而引發的自我意識過剩(Excess self-awareness) 希望有同樣煩惱的人,能得到為之努力的力量和方法,並可以在流行展現自己好的一面的社會風氣下,仍然相信每個人都有其不夠好的一面的溫柔。
Thumbnail
2021/06/28
什麼是自我意識?為什麼會臉皮薄? 追根究底,大多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不自信進而引發的自我意識過剩(Excess self-awareness) 希望有同樣煩惱的人,能得到為之努力的力量和方法,並可以在流行展現自己好的一面的社會風氣下,仍然相信每個人都有其不夠好的一面的溫柔。
Thumbnail
2021/06/08
留白的空間帶來思考的空間 其實有好一陣子沒有動筆了,或許是因為我自己都還在找尋動筆的意義,或許也可以說是斷捨離的一種?可能也因為太久沒有動筆,突然間要寫些什麼也不大曉得,後來才想到其實我當初寫字的主要意義,好像是因為希望分享生命中好的東西,抱持著這樣的心情,決定要再來重新動筆。
Thumbnail
2021/06/08
留白的空間帶來思考的空間 其實有好一陣子沒有動筆了,或許是因為我自己都還在找尋動筆的意義,或許也可以說是斷捨離的一種?可能也因為太久沒有動筆,突然間要寫些什麼也不大曉得,後來才想到其實我當初寫字的主要意義,好像是因為希望分享生命中好的東西,抱持著這樣的心情,決定要再來重新動筆。
Thumbnail
2021/05/09
小懶人培養運動習慣的三個小法則 其實運動或許一直都不是勤勞的人的專利。 因為不管勤勞與否,人都會生老病死,始終需要一個什麼契機來重啟人生。 世界常常變得可愛許多,但是其實不是世界變了,而是努力造成了改變。
Thumbnail
2021/05/09
小懶人培養運動習慣的三個小法則 其實運動或許一直都不是勤勞的人的專利。 因為不管勤勞與否,人都會生老病死,始終需要一個什麼契機來重啟人生。 世界常常變得可愛許多,但是其實不是世界變了,而是努力造成了改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很喜歡午後的時候,悠閒的,慢慢啜飲著咖啡、茶或是甜點,看著自己喜歡的小說與文字,從沒有想過那一天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個平台,慢慢地說著我聽到的、我看到的故事。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不管再怎麼小心翼翼,都會犯錯、都會跌倒,也可能也有人會對你〈妳〉很嚮往。
Thumbnail
我很喜歡午後的時候,悠閒的,慢慢啜飲著咖啡、茶或是甜點,看著自己喜歡的小說與文字,從沒有想過那一天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個平台,慢慢地說著我聽到的、我看到的故事。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不管再怎麼小心翼翼,都會犯錯、都會跌倒,也可能也有人會對你〈妳〉很嚮往。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改掉了夜裡還會喝杯咖啡的習慣,還記得很多年前,當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還沒有全面普及咖啡機的時候,有時候為了夜裡忽然會想要來杯咖啡,我會開著車在城裡遊車河,只為了找杯不知道為什麼想喝的咖啡...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改掉了夜裡還會喝杯咖啡的習慣,還記得很多年前,當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還沒有全面普及咖啡機的時候,有時候為了夜裡忽然會想要來杯咖啡,我會開著車在城裡遊車河,只為了找杯不知道為什麼想喝的咖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筆者在大學時期到職場和自由工作者時期對咖啡文化的經歷和理解。文章提及了香港和臺灣城市咖啡市場的發展以及國際和社會局勢對此的影響,以及咖啡文化對筆者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筆者在大學時期到職場和自由工作者時期對咖啡文化的經歷和理解。文章提及了香港和臺灣城市咖啡市場的發展以及國際和社會局勢對此的影響,以及咖啡文化對筆者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沒有特別喜歡咖啡,但自從踏入社會後,咖啡都在我的生活佔據著頗重要的地位。咖啡店是我休息的地方,也是我工作的地方。喝咖啡不只是為自己充電,而是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沒有特別喜歡咖啡,但自從踏入社會後,咖啡都在我的生活佔據著頗重要的地位。咖啡店是我休息的地方,也是我工作的地方。喝咖啡不只是為自己充電,而是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我拿著一杯咖啡安靜地坐著,望著玻璃窗外的三三兩兩的行人,想著這真是難得的時光。
Thumbnail
我拿著一杯咖啡安靜地坐著,望著玻璃窗外的三三兩兩的行人,想著這真是難得的時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隨著學業結束進入職場的困惑和迷茫。分享自己對職涯和社會期望之間的掙扎,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價值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隨著學業結束進入職場的困惑和迷茫。分享自己對職涯和社會期望之間的掙扎,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價值的思考。
Thumbnail
常在想每個人 到了ㄧ個年齡 數字好像就應該要被定格 生命的樣子 好像不是你到了ㄧ定年紀 就ㄧ定要變成什麼模樣 持續地尋找自己 去發現好像 自己還有很多可能性 覺得這樣子 會讓自己很快樂 生命是可以很有活力很有能量的 不管你在什麼年紀 都要愛現在的自己 要相信還有很多可能性 可以讓
Thumbnail
常在想每個人 到了ㄧ個年齡 數字好像就應該要被定格 生命的樣子 好像不是你到了ㄧ定年紀 就ㄧ定要變成什麼模樣 持續地尋找自己 去發現好像 自己還有很多可能性 覺得這樣子 會讓自己很快樂 生命是可以很有活力很有能量的 不管你在什麼年紀 都要愛現在的自己 要相信還有很多可能性 可以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