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主導會表現怯懦,自以為是是主導能量的陰影,真正的豐盛來自協同,意識同頻交融是支撐的能量。

沒人喜歡被主導;被主導的環境無法真正快樂。理解生而平等,尊重個體特質,以此協同合作,才能達到真實的交融。
陰影是主導,壓抑的能量是怯懦,反動的能量是自以為是
階層制度之中,少數人主導了多數人的一切。被主導的人,總會感覺矮人一截、被控制,因而不快樂。這是主導的陰影。
人類為了求生存而聚在一起,這是必然的。易經45卦卦名為「萃」,意思是聚集,代表將人力、物力、各種資源聚集在一起。團結力量大。聚在一起,產生巨大的力量,有助於群體的生存。
然而,聚在一起之後,如何分配資源、食物、工作,就變成一個領導的問題。領導者才德足以服眾,分配模式也符合公平、正義,群體中的每一分子就樂意協同合作,帶進群體的豐盛,但領導者若師心自用,只為和自己親近的人謀福利,又用不公不義的方式主宰群體,就會產生主導的陰影。
「萃」的意思是聚集眾人、加大豐富,並將豐富分享給每一個人,但在陰影頻率中,集中起來的資源被少數人掌控,以不公平的方式主導,主導的人擁有自由,被主導的人則被控制、失去自由,兩個階層之間就產生矛盾。
主導陰影造就兩類人:一類是怯懦的人,被主導,完全順從權威;另一類是自大、自以為是、自我中心的人,自以為是權威,踩著別人的屍體往上爬,來確保優越的主導地位。主導或被主導,都是意識的陰影。
壓抑式的怯懦,經常表露在意志層面。由於掌控的資源少、身處的地位低,與其他人互動時難免帶著怯懦感。
例如,公司中的基層職員,因為地位低、薪資少、說話不被重視,工作是被別人安排的,甚至該如何說話、如何工作,也外部規範,於是,面對上司、審查、評比的人員,或是面對可能給自己打分數的人時,自然而然產生了怯懦的感覺。為什麼?是因為上司比較聰明嗎?或是因為上司孔武有力,一拳就把自己撂倒嗎?並不是。互動時的怯懦感,是來自於上司擁有資源、地位、權力,可以對自己進行考評,甚至將自己解職。
再以家族為例,家族中上位者對下位者,也有某種主導的權位。被主導的人面對上位者時,就有某種怯懦感。在階層體制中,面對比自己「高一位」的人,特別是對自己有主導權力的人時,求生存所附加怯懦感會自然而然浮現。
但是,主導者就比較快樂嗎?其實,未必如此。想主導別人,就必須花時間、費心思,才能達到目的。這也是很累的。這種人外表都很強勢,在一次又一次展現主導權位時,變得自我中心、自以為是,不顧別人的感受,將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
一些慣老闆、血汗工廠的領導者,都有這種特質。自己永遠是對的,員工永遠是錯的。這種自我中心的主導特質,或許可以維持一個組織,卻無法為組織帶來幸福快樂。維持組織運作,只是最基礎的。用陰影的方式達到組織的維繫,並不能帶來快樂。
在低頻率的運作中,不論被主導或主導,都是陰影,都無法帶來生命的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