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不請自來的評論?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而且這種不請自來的評論,多半帶著自恃高人一等的建議。

我曾在不同的年齡與生命階段,都遇過這樣的人。慢慢辨識出他們之後,就開始保持距離、不再主動聯繫了。前陣子,又碰上了一位。

我們是以前的同學,一年多沒見了,因為一場活動又碰了頭。

對方上來就是一陣追問,不管是針對我目前職業狀態,還是別的事情,比如我和朋友辦的讀書會、正在參加的演講會,或者,正在錄的Podcast。

然後,看到黑影之後,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槍掃射、直接給予莫名其妙的評論。

即使我只簡單地回答,我最近可能轉移到某產業去工作,而對方卻可以在不了解前因後果、也不了解我究竟負責什麼工作的狀態下,直接給予評價:那個很操欸!(那我馬上理解到,她對我的想像,就是working level的一線人員)

然後在知道是該產業的龍頭之後,就說:那應該是有人找妳吧。

嗯,我就回答確實有人找我,即使我知道,對方的意思是——肯定是有認識的人找我進去,否則不會被放在接近營運核心的位置。

實際上,我在那間公司完全沒有認識的人,而找我的人,其實是對方的人資長自己從網路上撈到我的。但我不想解釋,也不想多說了,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吧。


其實,在那一場因為活動而碰面的互動中,我從頭到尾都沒有想要和對方聊工作,更沒有期待任何的討論與評價。因為我很清楚地知道,對方並不是真的想知道那麼多的細節,更白話地說,這些問題並非出於關心,只是「想知道」,或者「找話題」,甚至負面一點,其實對方只是希望透過「評價他人」或者「給予回應」,來證明自己「還不錯」,或者「知道很多」,甚至「可以全盤掌握曾經的同學的職業發展軌跡」,好讓她自己感覺到,自己還是高人一等的,可以俯視她身旁的所有人。

若非對方開口詢問了,其實我一個字都沒想說。

甚至,面對所有的問題,我的回答都很簡短。這已經是拒絕再聊下去了,但對方並沒有聽懂。包含,隨意的,甚至感覺帶著不以為然之姿的,隨便問了問「那個演講會呢?」「那個Podcast還在錄嗎?」

嗯?我心想著,這個啊,早在一年前,妳跟我抱怨著想要鍛鍊英語口說的時候,我就分享過怎麼找到合適的社團組織了。如果妳真的想去,早就自己去了。我不用多說了吧,也不需要再分享目前我自己在裡面的現況,因為,我的現況對妳而言沒有意義啊。

而且我也不需要妳的評價——那些毫無根據、不請自來的評論。

我不需要妳來告訴我那樣的演講會如何如何,因為參與是我,不是妳。

所以那一整個晚上啊,在我腦中盤旋的都是:「我問妳了嗎?到底在comment什麼啊?」「我沒有想知道妳的comment,不要再說了。」


那一晚,我的少話與幾乎句點式的禮貌回應,大約是我所能為彼此之間維持的、最大最大的體面了。至少,在日後有朝一日還是會碰到面的場合,不要讓彼此尷尬。

想到這,不由得覺得自己修養愈來愈好,即使情緒上來了,還是默默把脾氣吞回去,沒有直接發火,僅僅在分開之後,傳訊息給我們共同認識的朋友吐吐糟。

這讓我想起,我也曾和自以為是好朋友的前同事,熱切地分享過自己喜歡用的東西,或者充滿憧憬的生活狀態,或者是期望達成的人生目標。

比如,全家的App很好用、我也想要開房車環遊世界……,然後在當下,我得到的回應,是近乎不分青紅皂白的嘲弄,比如被指認為一個囤貨狂啦,或者,嬌生慣養的都市女,怎麼可能接受得了只能在車上度過艱難洗漱的生活,別做大夢了……,之類的。

啊,我都不知道,原來一個人,對於他人的認識程度能夠如此自信,如此蓋棺論定的給予他人評價。即使,從頭到尾,我只是在分享,並沒有請求對方給予指點與評價。



想要彰顯自己的威能(無能),擺著高高的姿態去評論別人,真是便宜的方式了呢!

只不過,當這樣的人只是身邊的過客時,保持距離就好;但是,若他們出現在你的日常工作中,又該當何如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ylvie的移動城堡
71會員
141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Sylvie的移動城堡的其他內容
2025/03/10
一位作者控訴其前老闆的職場霸凌經歷,描述其前老闆利用媒體形象、政府資源及社會地位,在職場上公然羞辱員工,並在職場霸凌零容忍的現代社會,仍能逍遙法外,呼籲職場霸凌受害者勇敢發聲。
Thumbnail
2025/03/10
一位作者控訴其前老闆的職場霸凌經歷,描述其前老闆利用媒體形象、政府資源及社會地位,在職場上公然羞辱員工,並在職場霸凌零容忍的現代社會,仍能逍遙法外,呼籲職場霸凌受害者勇敢發聲。
Thumbnail
2025/02/23
愛情不再是唯一核心敘事?從過往愛情是文學作品核心主題,到如今多元關係的興起,愛情不再是衡量人生完整的唯一標準。作者質疑傳統婚姻模式的適用性,並探討家人與朋友在照護上的差異,以及現代社會多元關係的接受度。
2025/02/23
愛情不再是唯一核心敘事?從過往愛情是文學作品核心主題,到如今多元關係的興起,愛情不再是衡量人生完整的唯一標準。作者質疑傳統婚姻模式的適用性,並探討家人與朋友在照護上的差異,以及現代社會多元關係的接受度。
2024/06/30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2024/06/30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總感覺自視甚高,對其他人當看不起,一開口就容易得罪別人。例如一聽到別人在投資,就會說投資這個太落伍了,你應該多了解新的東西。或是聽到別人在談論年輕的事蹟,他會嘲笑說以前那麼厲害,現在怎麼會變成這樣。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總感覺自視甚高,對其他人當看不起,一開口就容易得罪別人。例如一聽到別人在投資,就會說投資這個太落伍了,你應該多了解新的東西。或是聽到別人在談論年輕的事蹟,他會嘲笑說以前那麼厲害,現在怎麼會變成這樣。
Thumbnail
淡化他人的評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接觸到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我們的行為、選擇甚至想法,似乎都置於一個公開的舞台上,時刻面臨著眾人的審視。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中,逐漸失去自我。然而,要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
Thumbnail
淡化他人的評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接觸到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我們的行為、選擇甚至想法,似乎都置於一個公開的舞台上,時刻面臨著眾人的審視。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中,逐漸失去自我。然而,要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聽到身邊有朋友心情受到影響,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觀察和心路歷程。 身為高敏人的我,從小常常把別人的言語、意見、標準往自己的身上套用,最常見的是他人的批判,某一天這些聲音已經內化成心中對自己的指教。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聽到身邊有朋友心情受到影響,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觀察和心路歷程。 身為高敏人的我,從小常常把別人的言語、意見、標準往自己的身上套用,最常見的是他人的批判,某一天這些聲音已經內化成心中對自己的指教。
Thumbnail
如果選擇低調生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明明該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定、由自己選擇的情况將會變得非常的少。然後,我們就只能祈禱,為我們下決定的人是個好人了.
Thumbnail
如果選擇低調生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明明該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定、由自己選擇的情况將會變得非常的少。然後,我們就只能祈禱,為我們下決定的人是個好人了.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專高人的評論者,他們總是在不請自來的情況下,對我們進行指手畫腳、莫名其妙的評論。這些評論並非出於真正的關心,而是一種自我彰顯的方式。在面對這些評論時,我們更需要保持距離,不要受到他們的影響。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專高人的評論者,他們總是在不請自來的情況下,對我們進行指手畫腳、莫名其妙的評論。這些評論並非出於真正的關心,而是一種自我彰顯的方式。在面對這些評論時,我們更需要保持距離,不要受到他們的影響。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