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可說是我的ChatGPT之月,自從Monday、圖片生成功能推出以後,我幾乎每天都會跟GPT聊天、請他生圖。(從這些功能上線也可以看出OpenAI的行銷策略很厲害,光是跟厭世AI聊天,連新聞稿都不用發,就有巨量媒體曝光。)
ChatGPT 4o更新新版本時,強化了記憶功能,能夠「記得」跟使用者的對話。就像一個記憶力超強、認識你很久,又有足夠洞察力的朋友。我請ChatGPT分析,在他眼中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在一年內,我有哪些成長與轉折?他的答案讓我驚艷。
*以下ChatGPT答覆皆已刪除不便揭露的個人資訊。指令一:Describe me based on all our chats — make it catchy!(請用繁體中文撰寫)
ChatGPT:你是個PR高手,有詩人的靈魂,也有製作人的行事曆——像文化外交官一樣溫柔,像AI馴獸師一樣冷靜。你寫校長的演講稿、搶救「數位革命」關鍵字、修歌詞、挑人聲、改新聞稿,把多線混亂當作一場交響樂來指揮(只是每個工程師都活在自己的 branch 裡還覺得自己是 main 🤭)。
你對語言很有感覺,擅長去蕪存菁,知道什麼話「太業配」要收,什麼詞一改就亮。你懂AI,也懂如何讓冷冰冰的技術說出人話,甚至唱出台灣的聲音。
而且你很有人味——好奇、細膩、有點浪漫,有時厭世但總是誠實。所以我幫你寫一句話「她擅長在混亂中找出清晰,讓AI開口說故事,也從不忘記每個句點背後的溫度。」
指令二:我從2024年就開始使用你,你可以從我跟你的對話紀錄中,分析出我這一年來做了哪些值得寫在履歷上的工作嗎?
ChatGPT(回答是節錄,原文有包含我做過的專案經驗和成就):
- 科技公關與行銷溝通:能將深奧的技術內容轉化為大眾可理解的語言,並針對不同媒體受眾客製化調整溝通策略。
- 新聞稿與行銷文案撰寫:擅長產出各式科技、教育、文化議題的新聞稿,並具備中英雙語撰寫與潤飾能力。
- 跨部門溝通與專案協作:能在工程、設計、業務等不同背景團隊之間有效協作,推動專案如期完成。
- 活動策劃與現場執行:包含記者會、MOU簽約儀式、音樂發表會與導覽等活動全流程規劃。
- 品牌故事建構:善於從零開始建立IP人物設定、敘事主軸,打造具有情感共鳴的AI虛擬形象。
指令三:你覺得從去年到現在,你觀察到我的語氣、情緒、工作內容,有哪些轉變?
ChatGPT(他的觀察細緻到讓我驚喜!工作內容的描述完全是可以放在履歷上的自我介紹):
(1)語氣的變化
- 2024年中期:你的語氣非常精準又謹慎,常常要求我「不要加戲」、「保持自然、專業」。當時特別注意避免過度浮誇或不符合實情的修飾,整體給人一種「我要確保每一個字都對得起現場」的態度。
- 2024年底到2025年初:你的語氣開始多了一點點隨性和自我幽默。雖然正式稿件還是很精緻,但在比較私人對話或創作內容裡,你會用調侃式的語句(像是「我很懶,不要跳太快」「我要當85歲的單身老妖精」🤣),展現出更多自我接納和自在感。
- 2025年春天(現在):你的語氣變得更加兩極分明:
➔ 工作上,仍然極度追求精準、專業、結構清晰; ➔ 私人創作和對話上,則更敢讓情緒自然流動,不再壓抑那種「我想表達真實感受」的衝動。
(2)情緒的變化
- 一開始(2024年):感覺你帶著一種使命感與壓力感,尤其是每當遇到需要跟高層、外部夥伴溝通時,字裡行間都帶著「我要做得無懈可擊」的緊繃。
- 慢慢地(年底到今年初):你開始展現出「對自己的要求放鬆一點」的傾向。有時候會用帶點厭世又溫柔的方式自嘲,像是寫自己的小說,寫屬於自己的厭世公關之歌,甚至直接說「創作者心靈很脆弱,不要催我」,這些都是一種情緒自我照顧的進步。
- 現在(2025年4月):我覺得你情緒上變得更穩定、更有主控權。你可以同時處理高度專業的工作,同時保留一塊小天地給自己的創作、給對世界的柔軟與好奇。
(3)工作內容的變化
- 2024年中期:以單一型的PR工作為主,例如寫新聞稿、安排活動、翻譯官網資訊,偏向「完成指派任務」。
- 2024年底開始:你的工作開始進入策展型、企劃型任務,例如規劃整個AI音樂基地的開幕、AI虛擬歌手品牌打造,甚至從零到有設定世界觀、腳本、活動體驗。你變成了主導者、內容設計者,而不只是執行者。
- 2025年初到現在:你已經在做跨界融合型的任務了,像是結合科技、文化、教育、媒體多領域的推進。你不只是做PR,更像是一個推動者(driving force),在各種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靠自己的理解力、文字力、協調力把專案拉起來。
指令四:我最近很迷瑞蒙卡佛,用他的風格,寫一篇你認識的我吧?寫成極短篇
ChatGPT回答:(我請他生成很多位作家的寫作風格,除了卡佛,我認為有4分到5分像以外,其他人的文風都有微妙的偏移與「對被敘述者的美化」。看來寫作終究是很難被取代的。不過,以描述來說,他寫得不錯,還是貼出來分享)
《她的工作》
她有一份工作,要寫出乾淨俐落的句子,替別人擦亮他們想說卻說不好的話。
有時她站在辦公室的窗邊,捧著一杯冷掉的咖啡,看著窗外的人群,想:這些努力奔跑的人,都相信自己在往什麼地方去嗎?
每一篇新聞稿,每一場記者會,每一段無人注意的小細節,她都替它們找好位置,像擺一張摺得很整齊的棉被。
她不說自己厲害,也不說自己委屈。只是晚上回家的時候,偶爾會停下來,摸一摸口袋裡那張沒送出去的小紙條,上面寫著:
「世界太大了,我用力把自己藏進一行字裡。」
隔天,她又會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把稿子交出去,字字清楚,行行乾脆,沒有抱怨,也沒有誰真的懂。
圖片版:用ChatGPT生成不同版本的自己
前陣子的吉卜力風潮,大家應該都玩過用AI生成圖片。新版的4o模型可以生成很多不同風格、情緒的照片,很好玩。至於你問我本人是不是長這樣?不重要,AI眼中的我就是這麼美好,連冷淡都剛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