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為害怕拒絕,而默默的扛起許多不屬於你的工作。
拒絕不了,是因為內心有這些聲音:
- 「這樣是不是太冷漠?」
- 「別人是不是會覺得我不好共事?」
- 「我是不是太計較了?」
大家才不會互相消耗。不是在「拒絕幫忙」,而是在「捍衛秩序」。
拒絕不是不想幫忙,而是要讓事情回到正確的位置。唯有清楚的界線,才能真正的合作。
不要因為害怕被說不合群、貼上「不幫忙」的標籤,或是害怕氣氛變僵就將全部的事吞下來、做掉它。
二、怎麼面對「主管模糊 → 同事裝傻」的情境?
因為主管爛好人的性格、職責劃分不清,讓你承接了許多不屬於你的責任。。
主管劃分不清會帶來哪些現象?
1. 👻 任務總有「空氣責任人」
大家都知道有事要做,但沒人知道要由誰做,結果變成「誰看不下去誰做」。
2. 🌀 弱勢的人一直補位
主動、負責的人會一直被壓榨,推工作的人反而輕鬆閃躲。
3. 🤐 沒人敢說主管錯,改怪同事
當制度不清,底下人只敢彼此微妙角力,久了會變成一種隱性內耗文化。
你要知道的是:這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
你不是制度的守護神,也不是團隊的水庫。
🎯 你把事情都攔下來,別人就學會「反正你會做」;是你築起一堵自己被困住的牆。
不是你太軟,是系統太亂
在主管模糊、制度鬆散的地方:
- 有能力的人變成填補漏洞的人
- 聰明又怕事的人就會裝傻避責
👉 真正要修的是:邊界、分工與主管的責任感。
同事之間因為推卸責任、混淆分工而產生的衝突,無法避免。你要學會在職場中用力量堅持自己,而不是迎合或退讓。「明確界定自己責任範圍」來建立秩序,反而能創造更穩定的工作環境。不要把自己當成壞人,你只是在保護自己。你需要練習『不自責』,而不是『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