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易相信腦中的每一個念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我最近學到的一件事:不要相信你腦中浮現的每一個念頭

為什麼?因為那些念頭不一定是真的。知道這件事,對我幫助很大。以往我經常被負面想法糾纏,現在我能更有意識地觀察這些念頭,並檢視它們是否合理、是否真實。這個理性的步驟,能明顯減輕我的焦慮與壓力。

事實上,「不要輕信每個念頭」這個概念在心理學與神經科學中,是有實證依據的。

為什麼「念頭不等於事實」?

這要從大腦的「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 DMN)說起。當我們放空、發呆或沒有專注於特定任務時,這個神經網絡就會特別活躍,開始產生各種自動化思維——包括自我批評、擔憂未來、懊悔過去等。但這些念頭,多半是沒有經過邏輯檢驗的。

此外,我們的大腦傾向快速解釋外界訊息,這些解釋卻常受到認知偏誤的影響,例如:

  • 災難化思考
  • 選擇性注意
  • 負面自動想法

這些想法常是根據過去的情緒或經驗自動產生,而非事實本身。

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跳脫念頭的綁架?

以下介紹三種心理學實證支持的練習方式,幫助你學會「與念頭保持距離」。

一、認知重構(Cognitive Restructuring)

這是認知行為治療中的一個核心技巧。

人們常被「對事件的想法」困住,而非事件本身。透過記錄與檢視自動念頭,我們可以學習用更合理的方式來思考。

例子:

  • 情境: 主管不回訊息
  • 自動念頭: 他是不是對我不滿?我是不是搞砸了?
  • 情緒強度(焦慮): 80%
  • 支持證據: 他最近好像比較冷淡
  • 反對證據: 他可能只是太忙,沒人說他生氣
  • 更平衡的想法: 他可能沒空回訊息,不需要過度解讀
  • 新情緒強度(焦慮): 40%

這個練習幫助你把念頭當作「假設」來檢驗,而不是當作真理來接受。

二、五問覺察法

ACT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中有一個概念是「認知脫鉤」(cognitive defusion),這個概念與練習可以幫助我們與"念頭"保持距離。當腦中出現某個影響你情緒的想法時,你可以練習問自己五個問題:

  1. 這是事實,還是想法?
  2. 有什麼證據支持這個想法的合理性?
  3. 如果是我的朋友這樣想,我會怎麼回應他?
  4. 這個想法對我有幫助嗎?
  5. 我能否把這個想法當作「雲朵飄過」般看著它離開?

三、為你的想法取名子

當一個想法或念頭浮現時,你也不必試圖壓抑它,試著直接給它一個名字。

舉例:

  • 「喔,這是『自我批評』的念頭出現了。」
  • 「這是『擔心未來』的念頭。」

命名念頭可以拉開你與念頭的"距離"+,就像站在一旁觀察火車經過,而不是跳上每一班車。

 科學與理論依據

  1. 認知行為治療(CBT)理論
    創始人 Aaron Beck 指出,自動化思維是情緒困擾的核心,負面情緒往往來自我們未經檢視的想法。
  2. 正念認知療法(MBCT)
    結合正念與 認知行為治療的研究證實,這些做法能有效預防憂鬱症復發,因為這些練習教導人「念頭只是念頭」,不一定是真的。
  3. 接受與承諾治療(ACT)
    接受與承諾治療主張:你不是你的念頭,而是能"觀察"這些"念頭"的意識。
  4. 神經科學研究
    腦部掃描顯示,透過正念訓練,理性腦(前額葉皮質)與情緒腦(杏仁核)之間的連結會更穩定,這兩個腦區連結穩定(強健)意味著,情緒調節能力健康與運作正常!

最後提醒,念頭 就像天上的雲,會飄出現,然後飄走或散去。大腦會不斷產生千百種各式各樣、好的、不好的念頭,這是自然現象。念頭就像天空中飄過的雲,你的心就像那片天空,念頭會來,也會走。我們若能學會觀察自己的念頭,而不是糾結於腦中出現的想法,我們的心會更穩定與平靜。

後話: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得很喜歡觀察天空,特別是有陽光的、晴朗的天空。有雲也很美,我會認真觀察雲的形狀。晴朗無雲的藍天也覺得很美,那種美會令我覺得心很舒服,很愉悅又平靜的那種舒服。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的筆記間
4會員
46內容數
生命科學背景的理科女,X世代,來自生技製藥產業。喜歡觀察、喜歡思考、習慣用理性分析問題,也會感性地用文字梳理感受、整理各種心得與經驗。努力把生活過得充實,人生過得精采、有意義,把自己的價值不斷最大化。 我在這裡分享個人工作經驗、生活心得、人生觀點或科普知識筆記。
W的筆記間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程世嘉在他的書"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說,「批判性思考能力夠強,才能駕馭AI」。他說,AI 目前還不會批判思考。
Thumbnail
2025/06/04
程世嘉在他的書"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說,「批判性思考能力夠強,才能駕馭AI」。他說,AI 目前還不會批判思考。
Thumbnail
2025/06/04
這篇文章探討小熊維尼及其朋友們如何象徵我們內在的不同面向,並藉由維尼的經典語錄,引導讀者反思現代社會的「努力」迷思,提倡自我接納、慢活哲學,以及在人際關係中「事緩則圓」的處事態度。
Thumbnail
2025/06/04
這篇文章探討小熊維尼及其朋友們如何象徵我們內在的不同面向,並藉由維尼的經典語錄,引導讀者反思現代社會的「努力」迷思,提倡自我接納、慢活哲學,以及在人際關係中「事緩則圓」的處事態度。
Thumbnail
2025/06/03
斯多葛哲學,源自古希臘的哲學學派,強調理性、自制和順應自然,幫助人們在困境中保持內心平靜。核心概念包含理性與自制、與自然和諧共存、美德是唯一的善、冷靜面對情緒、活在當下,並影響現代心理學、領導力等領域。本文探討斯多葛哲學的源起、現代應用及價值,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其智慧。
Thumbnail
2025/06/03
斯多葛哲學,源自古希臘的哲學學派,強調理性、自制和順應自然,幫助人們在困境中保持內心平靜。核心概念包含理性與自制、與自然和諧共存、美德是唯一的善、冷靜面對情緒、活在當下,並影響現代心理學、領導力等領域。本文探討斯多葛哲學的源起、現代應用及價值,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其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懷疑,我常藉由思考和算計自己,來逃避自己、逃避一些更真實、與存在有關、生而為人該真誠面對的事情。
Thumbnail
我懷疑,我常藉由思考和算計自己,來逃避自己、逃避一些更真實、與存在有關、生而為人該真誠面對的事情。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wn4HEQAAQBAJ 「你說都對!嗎?」 你曾經說過無數的話,那些話,你以為非常有道理,或者只是一時情緒,可能你從未想過,聽那些話的人,心中所思所想。 自從開始想「你說都對!嗎?」,佩佩幾乎禁言,
Thumbnail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wn4HEQAAQBAJ 「你說都對!嗎?」 你曾經說過無數的話,那些話,你以為非常有道理,或者只是一時情緒,可能你從未想過,聽那些話的人,心中所思所想。 自從開始想「你說都對!嗎?」,佩佩幾乎禁言,
Thumbnail
★你以為的深思熟慮,其實只是讓大腦超載。
Thumbnail
★你以為的深思熟慮,其實只是讓大腦超載。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