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週末到故宮看了《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我以前不太喜歡看畫展。對於有形有像的寫實作品,最多只會讚嘆「畫得真像」,卻難以理解畫家的用意與畫面的深層情感。至於抽象的畫風,那些混亂的線條、誇張的配色,別說欣賞,已經搞得我腦海一片空白,只能迅速略過。

這次我嘗試用新的方法,以「美術史」的角度切入,去探索畫作背後的歷史脈絡和畫家的故事,我很好奇,會有哪些新的發現?

《Springtime》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Springtime》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古典學院派的代表作之一,

古典派的特點是題材為「神話」、「歷史」、「英雄」,且特別著重技法,對「美」有極致追求。因為在那個年代,只有崇高題材、完美技巧的畫作才能被選入沙龍展出,受到王公貴族青睞,藝術家才能維持財務。

畫中是一對情侶,在春天森林的鞦韆,女子依偎著對方,親暱著對望,象徵愛情的美好想像。男子著訪古希臘的短袍隨風飄逸,女子身穿絲綢透出肌膚,加上光影在皺褶上的變化,展現高超的繪畫技藝。

但「完美」的另一面是「不真實」,「沙龍」對於題材的限制成為藝術家的「牢籠」。
進入沙龍,是當代畫家生涯的起點,卻是創作自由的終點。
漸漸的,有人對於「塑造永恆」感到厭倦,他們真正想畫的,是「瞬間光影帶來的感動」,印象派由此而生。

《Allee of Chestnut Trees》 Alfred Sisley

《Allee of Chestnut Trees》 Alfred Sisley

Alfred Sisley 是最純粹的印象派風景畫家,這幅畫作是塞納河畔栗樹的林蔭步道。相較於學院派的作品,這個畫面是一個平凡的瞬間,或許是一般人眼角餘光的一個畫面,沒有主角和焦點,卻祥和寧靜。

大多數人對印象派的理解是「光影」和「瞬間」,但它真正的核心是「自由」和「反叛」。
印象派的先驅必須面對畫作賣不出去,甚至被貶低。生活困苦,沒沒無聞,過世後作品才逐漸被重視。支撐他們的是對於藝術的信念:藝術必須表現於自然、日常與生活。

直到19世紀後期,中產階級興起,他們也有能力購買畫作,市場品味從「古典神話」轉為「生活日常」。印象派終於開始受到重視。

《The Boulevard Montmartre on a Winter Morning》 Camille Pissarro

《The Boulevard Montmartre on a Winter Morning》 Camille Pissarro

這幅畫作是畢沙羅在旅館窗邊俯視巴黎蒙馬特大道。畫中馬車與行人在筆直的大道上融進霧中,沒有臉孔,沒有主角,但正是這些無名的身影,支撐起城市的脈動。

這幅畫特別之處是,印象派前期主要的題材是鄉村和風景,之後轉以都市為題材,仍展現特有的光影詩意。至於轉變的原因嘛?

其一,都市題材更受中產階級的歡迎,畫作更容易賣出;其二,畢沙羅生涯晚期行動不便,時常在室內看著窗外作畫,無心插柳柳成蔭,筆下的巴黎街景系列,成為最著名的作品。

《Two Girls at the Piano》Pierre-Auguste Renoir

《Two Girls at the Piano》Pierre-Auguste Renoir

《Two Girls at the Piano》Pierre-Auguste Renoir

這幅畫作將印象派融合了古典學院派精緻的畫風,展現的風格平衡。畫中前方女孩翻普彈奏、後方女孩轉頭聆聽,傳達出音樂開始演奏的「瞬間」。少女的五官、手指、服裝細緻的材質,展現學院派的細膩感。整體配色用暖色系的柔和色調,如金黃、粉紅、象牙白,呈現午後室內的溫暖光線。

雷諾瓦晚期受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苦,無法快速即時的畫出光影變化,必須改以更慢的方式作畫,同時回歸思考古典派和印象派的核心意義:

古典派最為詬病的是「題材僵化、壓抑創作自由」,但也強調「技術與素描能力」這些扎實的基本功;印象派雖然題材自由,但風格飄逸、輕盈,畫面缺乏力量。

雷諾瓦結合印象派的自由精神,輔以學院派入微的技術,將作品推向另一個高峰。

<總結>

從古典派對完美技藝的追求,到印象派對瞬間與自由的執著,彼此之間沒有高下之分,它們在各自的時代裡,都是藝術家對「美」的信念。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了解背後的時代背景,當代畫家所面對的限制與選擇,就能感受到眼前這幅畫誕生的歷史意義。心中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此時此刻⁠,每一幅作品在我心中慢慢活了過來,美術史開啟我欣賞藝術的全新的視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致源的沙龍
8會員
18內容數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賴致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6
每個醫學生,甚至住院醫師都有這個困擾: 晃了一圈病房,病人看起來都「還好」 Vital sign 正常,沒特別主訴,我卻莫名焦慮 因為我心中沒有接下來的計畫
2025/07/06
每個醫學生,甚至住院醫師都有這個困擾: 晃了一圈病房,病人看起來都「還好」 Vital sign 正常,沒特別主訴,我卻莫名焦慮 因為我心中沒有接下來的計畫
2025/06/28
我以為AI寫作只是修潤與補字,直到我在課堂上與它合作重寫一篇電影賞析,才發現它能幫我拆解感受、建構敘述,讓原本模糊的畫面成為語言。這不只是技術的提升,而是創作思維的轉變——AI可以提筆,但靈魂,仍由人決定。
2025/06/28
我以為AI寫作只是修潤與補字,直到我在課堂上與它合作重寫一篇電影賞析,才發現它能幫我拆解感受、建構敘述,讓原本模糊的畫面成為語言。這不只是技術的提升,而是創作思維的轉變——AI可以提筆,但靈魂,仍由人決定。
2025/06/19
上週約會原本想看《不可能的任務》4DX,但只剩下一般數位版。回頭查了下目前4DX片單,女友一眼看上《馴龍高手》真人版。 我上網查了一下評價,整體還行,就訂了兩張票。事實上很擔心真人版翻車,但又期待能在龍背上翱翔天空的臨場感,帶著矛盾的心情踏入電影院。
Thumbnail
2025/06/19
上週約會原本想看《不可能的任務》4DX,但只剩下一般數位版。回頭查了下目前4DX片單,女友一眼看上《馴龍高手》真人版。 我上網查了一下評價,整體還行,就訂了兩張票。事實上很擔心真人版翻車,但又期待能在龍背上翱翔天空的臨場感,帶著矛盾的心情踏入電影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寫作的力量:超越影像與畫作的深度表達 在現代社會,照片和畫作作為視覺藝術的代表,常被用來紀錄和傳達特定瞬間的美好或情感。 每一張照片和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呈現。 它們以靜態的方式捕捉了短暫的瞬間,讓觀者能夠在無需言語的情況下感受到其內涵與情感。
Thumbnail
寫作的力量:超越影像與畫作的深度表達 在現代社會,照片和畫作作為視覺藝術的代表,常被用來紀錄和傳達特定瞬間的美好或情感。 每一張照片和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呈現。 它們以靜態的方式捕捉了短暫的瞬間,讓觀者能夠在無需言語的情況下感受到其內涵與情感。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英國國家藝廊IG有一段影片吸引我的目光,一位女士形容她如何愛上藝術。 她說:「我對藝術的喜愛要歸功於我的父親。小時候每個週末我的父親都會帶我去英國國家藝廊,唯一規則就是我們只欣賞一幅畫。我們會站在畫前談論那幅畫,一直談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談到最後我們總想對畫作有更多認識。」 奇美博物館引進英國
Thumbnail
英國國家藝廊IG有一段影片吸引我的目光,一位女士形容她如何愛上藝術。 她說:「我對藝術的喜愛要歸功於我的父親。小時候每個週末我的父親都會帶我去英國國家藝廊,唯一規則就是我們只欣賞一幅畫。我們會站在畫前談論那幅畫,一直談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談到最後我們總想對畫作有更多認識。」 奇美博物館引進英國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之前讀完《圖解兒少埃及古文明》好喜歡,沒想到竟然再度出版新主題!且印象派的主題也恰巧搭上台南奇美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不知道有沒有書友前往呢?(我好想去,可是似乎沒有空檔的假期Q_Q)
Thumbnail
之前讀完《圖解兒少埃及古文明》好喜歡,沒想到竟然再度出版新主題!且印象派的主題也恰巧搭上台南奇美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不知道有沒有書友前往呢?(我好想去,可是似乎沒有空檔的假期Q_Q)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畫畫就像人生,人生就像畫畫,適時停筆,才是最美好的時刻,才會獲得滿心喜悅的成果。
Thumbnail
畫畫就像人生,人生就像畫畫,適時停筆,才是最美好的時刻,才會獲得滿心喜悅的成果。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