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看見孩子心裡的光
在一次藝術療癒課程中,我們與孩子們共讀了繪本《陽光之家》。故事溫柔地提醒著我們,曾經強壯的長輩,也需要晚輩的關懷與照顧。13歲的柚子(化名)聽完後,流露出超乎年齡的同理心,他輕聲說覺得很難過,但隨即又慶幸地說:「我的阿公身體很好,不用像故事裡的外婆住在醫院。」
這份從「共情」到「感恩」的細膩情感流轉,催化出了一幅情感濃度極高的作品——《阿公教我寫書法》。這幅畫,不僅僅是對一個下午的紀錄,更是柚子用心,為他與阿公的珍貴時光,進行了一次最溫暖的「封存」。

溫柔的巨人,山一樣的依靠
第一眼看見畫作,最令人震撼的,是阿公不成比例的巨大臉龐,他幾乎佔據了整個世界,而柚子自己,則安心地依偎在巨人身旁。
這不是繪畫技巧的失誤,恰恰相反,這是孩子內心世界最真實、最誠實的呈現。在柚子的心中,阿公是他「溫柔的巨人」,是他「山一樣的依靠」。畫中的尺寸,精準地投射出阿公在他生命中無可取代的重要性,以及那份被全然保護、籠罩在愛裡的幸福與安全感。
刻在皺紋裡的,是愛的地圖
「細節」是愛的另一種語言。柚子用他充滿力量的線條,專注地描繪出阿公臉上的每一道紋路。他凝視的,不是「衰老」,而是「歲月」。
在孩子的眼中,那些我們稱之為「皺紋」的線條,是一圈圈智慧的「年輪」,是一張張充滿故事的「人生地圖」,而地圖上的每一條路,都通往對孫子的慈愛。柚子這份深刻入微的觀察,源自於對阿公無數次的、充滿愛意的凝望。
穿越時光的橋樑:像畫畫一樣的書法
畫中,幾個如同古老印記般的「篆書」圖騰,輕飄在祖孫身旁。柚子分享,阿公教他寫書法時,說「篆書就像在畫畫」,這句話點亮了傳承的魔法。
原本可能枯燥的傳統文化,透過阿公的智慧與引導,變成了一場跨越時光的「圖像遊戲」。阿公傳遞的,不僅是文字的寫法,更是一種生活的趣味、文化的血脈。這份「傳承」,不是沉重的包袱,而是一座由愛與樂趣搭起的橋樑,讓柚子得以愉快地,與家族的根源產生深刻的連結。
記憶的成色,心裡的光
整幅畫作,被一層溫潤、懷舊的黃褐色調所包裹,宛如一張被小心珍藏的泛黃老照片。這便是「記憶的顏色」,溫暖、醇厚,帶著幸福的餘味。
在柚子的畫中,我們看見了孩子心裡最溫暖的光。這道光,是懂得心疼他人的「同理心之光」,是珍惜眼前幸福的「感恩之光」,更是那份與家族緊密連結、從長輩身上獲得力量的「傳承之光」。
謝謝柚子,用畫筆帶我們重溫了那樣一個平凡而深刻的下午。它也溫柔地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去看看、去聽聽我們身邊的「溫柔巨人」,他們臉上的皺紋,或許正是寫給我們最美、最深情的一封信。